书城宗教一口气读懂道教的故事
14710800000021

第21章 九天玄女,法力无边

玄女亦称九天玄女,俗称九天娘娘。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经道教增饰奉为女仙,传说她是一位法力无边的女神,因除暴安民有功,玉皇大帝才敕封她为九天玄女、九天圣母。虽然他在民俗信仰中的地位并不显赫,但她是一个正义之神,形象经常出现在古典小说之中,成为扶助英雄铲恶除暴的应命女仙,故而她在道教神仙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也有人说玄女曾化身玄鸟(中国古代称为凤,是一种神鸟)。

玄女源于上古女性生殖崇拜,汉魏两晋时期,玄女身兼房中术神、战神等多种职能,是一位神通广大的女神。玄女被纳入道教之后,地位更加显赫。通俗小说和民间祭祀中又演化为佑护之神和送子娘娘等,开始向民间化发展。

玄女的诸多职能中,其身份首先为房中术神。目的在于养生、延寿乃至成仙。最早记载房中术玄女神的文献始于东汉《列仙传·女几》:“玄素有要,近取诸身;彭聃得之,五卷以陈……倾书开引,双飞绝尘”。文中的“玄素”,玄女常与素女并称,又是房术经典《玄女经》和《素女经》的合称。因此,“玄素”常常是房中术的代称,她们是房中术的的老前辈,彭祖、老聃都是她们的学生,黄帝的飞升也有赖于她们的法术,而在“玄素”之中,玄女又居于首位。

由此可知,在汉魏时期,玄素之道已被视为成仙得道之术,女道人因掌握该术而得以绝尘飞升。

玄女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战神。传说玄女是我国古代的司兵女神,主兵杀之职。她曾授黄帝兵信神符,从而制服了蚩尤。玄女作为指导黄帝战胜蚩尤的战争女神,也有史书记载称: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玄女在此似乎又成了黄帝的军需官。不管如何,玄女具有战神的职能是没有疑问的。

1.玄女助帝战蚩尤

时黄帝继位二十二年,礼贤下士,修身积德。为了拯救人民,奋起讨伐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但蚩尤凭借妖术,使三日三夜大雾冥冥,令军士不见天日,难辨山川四野方向,困黄帝于太山之下。黄帝虽得风后和力牧二圣贤帮助,但仍九战而不胜。于是黄帝虔诚祈祷于泰山,终使西王母深受感动。西王母遣使先授真符给黄帝佩戴,再命玄女降临,传授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以及兵符印剑等天书法宝。且为黄帝制造夔牛鼓八十面,遂使黄帝与蚩尤决战胜利而平定四方。

春秋时,吴王无道,玉帝遣玄女降临凡间助越亡吴。玄女化身为南山处女,受聘越国为国师,教练六千君子军。在吴越战争中,六千猛士所向披靡,但南山处女功成身退,不知所终。越王统治江东后,思念玄女前功,遣使寻访,毫无踪迹,即建仙女祠于南山之上,岁时祭祀。是时玄女游云梦之地,见山中有白云洞,仙气缔绕,遂往暂息。洞中自猿化身袁公,向玄女虔恭朝拜,终日摘花献果,加以供奉,玄女见他小心谨慎,修持养道,遂尽传剑术予他。功成携白猿同上天庭朝见天颜,玉帝见之甚喜,封袁公为白云洞君,敕他掌九天秘书。

2.玄女显灵定汉都

汉高祖打败项羽,建立汉朝王朝后,建都城时却遇到了麻烦:古都咸阳和秦朝的阿房宫被项羽一把火烧毁,刘邦不得不另选都址。他派方士张天罡具体去操办,张天罡首先选中了白鹿原(白鹿原右临泾水,左接渭河,沃野千里,路通八极,是个建都的好住处)。等到破土动工之日,突然地动山摇、天崩地裂,白鹿原顿时成为一片汪洋。张天罡在危机之时,大呼素有灵验的九天玄女来拯救,只见一片五彩祥云自西天而降,九天玄女向白鹿原撒下一把净土,白鹿原立马被恢复原状,无数施工的民工得救了。

九天玄女告诉张天罡:白鹿原下有一巨鲸,这里不适合建都,要另选都址。张天罡按照玄女的叮嘱,最后将都城选定在长安,他按各方方位、距离,打了四十九个钻孔,在最后打中央的钻孔时,地面突然塌陷下去,变成一个深不可测的大洞穴,张天罡急忙恳求九天玄女前来救助。玄女驾云而来,告诉他洞里有一条巨龙,只见她用手中的净瓶倒扣于空中,把洞穴罩住,又让张天罡派勇士进洞把巨龙捆绑起来,用铁板浇铸钟楼,九天玄女再用净瓶倒扣钟楼上,永镇巨龙。从此以后,建都工程进展顺利,一座伟岸的新都城很快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