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一口气读懂道教的故事
14710800000050

第50章 驱鬼化煞有钟馗

每逢春节,人们总少不了要做一件事:贴门神。门本两扇,若贴门神画,正好一扇一神。相对于屋主正好是左为秦叔宝,右为尉迟恭。因为根据传说,秦叔宝的武艺和资历都在尉迟恭之上,而且秦叔宝还帮助过李世民降服过胡人尉迟恭。通常秦叔宝为白脸,留五绺须;尉迟恭为红脸,蓄连鬓须。

钟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中国民间传说中驱鬼逐邪之神。民间最敬重的驱魔神人,同时也是道教中的驱魔帝君,号称钟馗天师。民间传说他系唐初终南山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

秦琼敬德来守门

贴门神是中国年特有的传统文化风俗之一。每逢除夕,人们便把旧门神撕下来,换上新门神。门神,顾名思义就是守护宅门的神灵,是中国古代人们想象出来的宅院保护神的。正宗的传统门神当属唐代名将秦琼与敬德。

秦琼字叔宝,唐初将领,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玄武门之变力佐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后被封为胡国公,是我国古代唯一能与三国关羽并列的义士良将。尉迟恭,字敬德,唐代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市城区)人,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了头功,射杀齐王李元吉,并奏请唐高祖李渊降手谕,令诸君听从李世民的指挥,后赐爵吴国公。两人均为唐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去世后都先后陪葬在李世民之陵寝“唐昭陵”。

为什么二位唐朝的武将,后来成了家家户户贴在门上保佑平安的门神了呢?

《隋唐演义》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国家富强,人民安乐,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心里挺高兴。可是在打江山的时候杀人太多,他心里又有点不得劲;尤其是玄武门事变中杀了他的亲兄弟后,总是疑神疑鬼的,不大安生。

一天夜里,李世民在梦中,忽然听见门外响起一阵奇怪的哭叫声,一会儿,又听见房顶上有重重的脚步声,撞击房门声,敲打窗户声。李世民赶紧叫护卫,护卫进来,却什么也没发现。可李世民一睡下,那些奇怪的声音又响起来,吓得李世民紧紧地抓住被角,连口大气也不敢出。就这样,一直闹到鸡叫,声音才止住了。

天一亮,李世民又叫太监宫女前来询问,可是这些人都说什么也没听见。李世民感到很奇怪,总以为是有什么鬼魂在作怪。

第二天夜里,还是和头天晚上一样,闹个不休,第三天,第四天……一直闹了7个晚上。第八天早朝的时候,李世民再也忍不住了,不由自主地把每天晚上受惊的事告诉文武百官。当下,秦叔宝奏道:“臣一生杀人不计其数,如果把尸体堆起来,就有一座山那么大,可是,也从来没有见什么鬼魂作怪。所以臣从来不信鬼神。今夜臣愿与敬德将军一起,伺候万岁,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李世民一听,十分高兴,点头答应了。

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二人披盔带甲,当夜就站在宫门外守护。李世民心里踏实了,不疑神疑鬼了,也就没再听见什么声音了,能够安睡了。

李世民为了酬谢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守夜辛苦,赏赐他们很多金银珠宝,亦称赞他们说:“两位将军真是门神啊!”随后,又找来许多画师,给他们画像。还把画像悬挂在宫门左右,李世民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驱邪。

就这样,李世民的做法在民间沿袭下来了,把秦叔宝、尉迟敬德尊为门神。

唐朝德宗年间,有个叫钟馗的举子,此人长得豹头虎额,铁面环眼,脸上长满虬须。这钟馗外貌虽丑,可才华出众,武艺超群。这年,恰逢秋季科举考试,钟馗告别了亲友,进京赶考。

钟馗风尘仆仆来到长安,见京城楼台林立,一派繁华景象,自是十分高兴,便在街上游逛起来。他见前面有个测字卦摊,就走到摊前说道:“先生,我是赶考的举子,你给我卜个吉凶,算算前程。”说着,写了一个‘馗’字。测字先生仔细看了看‘馗’字,沉思片刻,慢条斯理地说:“相公此次科考,文章定然独占鳌头,但你时运不济,到时不但名落孙山,且凶多吉少。”测字先生停顿片刻,说:“馗字拆开是九和首,现在时序九月,你来应试,必然名列榜首。但是,这个首字被抛在一边,恐怕旬日内必有大祸临头,望相公谨慎才是。”钟馗听了,心想大丈夫在世,只要行得端正,怎会有大祸降临?他也没往心里去,付了银子便扬长而去。

几天后,钟馗进了考场应试,钟馗看了考题,一气呵成写完文章交了上去。当日主考官乃是吏部侍郎韩愈,副主考是大学士陆贽。两人看了钟馗的卷子,不由眼前一亮,异口同声地说道:“奇才!奇才!这文章字字珠玑,堪继李太白、杜子美之后!”于是将钟馗点为第一名。

德宗皇帝听韩愈禀奏,说新科状元钟馗才华出众,便在金殿上召见钟馗。德宗一看钟馗相貌丑陋,顿时心中不悦道:“我朝取士,全在身言书判,此等丑陋之人,如何点为金科状元?”韩愈连忙跪奏道:“人之优劣,全不在貌,圣主岂不闻晏婴三尺而为齐相,周昌口吃而能辅汉,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万望陛下三思。”德宗皇帝沉吟片刻说:“韩爱卿之言虽说有理,但我朝太宗帝时,曾有十八学士登瀛州之美谈,此人为状元,恐世人笑朕不识人才也。”宰相卢杞为人心胸狭窄,妒贤嫉能,听了皇上的话,忙跪奏道:“金科状元须内外兼修,今科考生三百人众,岂少其人?何不另选一个。”钟馗一看此人如此糊涂,不由怒发冲冠,指着卢杞大骂道:“如此昏官在朝,岂不误国?”说罢,挥拳向卢杞打去。德宗见状,大怒道:“胆大举子,竟敢大闹金殿,速速拿下!”钟馗盛怒之下,顺手拔出站殿将军腰间的宝剑,高声叹道:“失意猫儿难学虎,败翎鹦鹉不如鸡。”说罢,自刎而死。

德宗见钟馗一怒之下竟自刎而死,大出意外,为了笼络人心,他下旨将钟馗以状元官职殡葬,又封钟馗为驱魔神,以祛人间邪魔……

一说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有一次从骊山回宫,身体不适,太医治了一个多月,也不见效。

一天晚上,玄宗在高烧不退,昏昏入睡,忽见有个小鬼走进殿内,穿绎色衫,长个牛鼻子,光着一只脚丫,穿一只鞋,还有一只鞋悬在腰际,插一把竹骨纸扇在后领中,伸手便盗走了杨贵妃的绣香囊和玄宗的玉笛。玄宗气恼,叱问:“你是谁?”小鬼油腔滑调地说:“我是虚耗。”(虚者,望空虚中偷别人的东西,如同儿戏;耗者,专耗人家的吉庆喜事,让他们变喜为忧)。

玄宗大怒,正要由武士来驱鬼,只见又有一个大鬼奔进殿来,长得蓬发虬髯,面目可怖,头系角带,身穿蓝袍,袒露一臂,皮革裹足,一伸手便抓住小鬼,剜出眼珠后一口吞了下去。

玄宗吓得魂不附体,忙问:“你又是谁?”这大鬼向玄宗施礼道:“臣是终南山的钟馗。高祖武德年间,因赴长安应武举不第,羞归故里,触殿前阶石而死。幸蒙高祖赐绿袍葬臣,臣感德不尽,遂誓替大唐除尽天下虚耗妖魅!”其声如洪钟贯耳,一下子把唐玄宗吓醒了。摸摸身上,竟出了一体冷汗,疟疾霍然而愈。

皇帝把名画家吴道子召到宫内,将夜来所梦告诉他,要他如梦中所见画一幅图。吴道子奉旨,仿佛亲睹一般,下笔就画成了,呈给玄宗看后,玄宗瞠目结舌了半晌,感叹道:“难道你也和联做一样的梦吗?怎么画得这样像!”吴道子说:“陛下忧劳宵旰,所以疟疾才得趁机侵犯。现在果有辟邪之物,卫护圣德,是陛下千秋万岁的瑞兆啊!”

这话中听受用,玄宗赏了吴道子一百两黄金,又在画上提笔批道:

灵祗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

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

以祛邪魅,益静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

有关部门奉旨,即将吴道子所画钟馗捉鬼图镂板印刷,连同此图由来因果,广颁天下。让大家“以祛邪魅,益静妖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