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一口气读懂道教的故事
14710800000098

第98章 神游琼花观

南宋时期,以张伯端思想为基点,南方出现了以张伯端为开派祖师的金丹派南宗。金元时期,王重阳创立的全真道,主张从人的本真生命存在中去追求生命的超越,在北方兴起之后,由于修道方法的相近,南宗也被划归到全真道的旗下,张伯端则成为全真道南宗的初祖。

而张伯端本人则生活在北宋年间,他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后于成都遇仙人刘海蟾授道,著书立说,传道天下,传法于石泰,后依次传于薛道光、陈楠、白玉蟾。这五人后被誉为“南宗五祖”。百岁仙逝,飞升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

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

史载张“屡试不第”,接触佛道后,“顿悟无生”;又载其“少业进士”。可见张氏参加过科举考试,甚至参加过进士考试,却落了第。功名的失利,再加上他生长于天台山,难免受到佛宗道源的熏陶;当时宋真宗统治时期是儒、佛、道并行于世,而他“年过三旬,独与大道有缘焉”。在当时东南道教圣地的桐柏宫倾心修道。若干年后,被台州府诚邀出山,为台州录事参军,一干就是四十年。

话说张伯瑞在官府为吏办事,每日午餐由家僮将饭食送到衙门中食用。他钦食中有一嗜好,即佐餐必须有鱼。无巧不成书,他家婢妾中亦有喜好食鱼者。

这一天,家僮送午餐至衙门,适值张伯端随主官大人出外公干,便请同僚传话家僮,将午餐留下自回。可这同僚中亦好喜好玩笑戏闹者,他们知道这张伯端在佐餐食鱼的嗜好,遂将其中那一盘鱼藏若到张伯端那公案上端的房梁上,事后众人竟然忘了这件事,中午张伯端返回,揭开饭笼,发现间然缺少一碟鱼,而晨出家门时,明明见厨上购进一尾鱼!于是心中暗道:“定是那喜食鱼之婢妾与自己争食。回到家中,心中仍然为此而闷闷不乐。

真是合该有事,那喜食鱼之婢妾偏在此时来讨主子欢喜却不知张件端心中正恼她。结果,这女子越是做出那千娇百媚的情态来,他那心中就越是气愤,最后竟情不自禁地伸手扇了那女子一个耳光。那女子一下蒙了。当弄清楚主子是因怀疑她偷吃了佐餐之鱼而打她的,心中甚觉冤枉!既羞又愧,一时想不开,竟然悬梁自尽而死。

宋时女子地位极低,何况死一个婢女,当然算不得什么,那张伯端虽深悔自责不该为口腹之欲而鲁莽,竟使那婢女送了年轻性命。但时间长了,也就将那怀绪淡下来。

再说气候渐暖,忽一日从房梁上掉落数只蛆虫于张伯端的公案上。他忙搬梯上房梁去查看,原来是同僚们藏于其上那盘鱼已腐烂生虫。此时,张伯端猛悟:那盘鱼不是婢妾争食,那地狱中又徒增一名冤魂!

张伯端颓然蒌顿在公案后的木椅中半天方醒过神来,他惊叹道:“我处理公案,积牍盈箱,其中像这“窃鱼”之事不知道还有多少啊!由于此事件的刺激,他遂赋诗发泄胸中烦闷:“刀笔随身四十年,是非非是万千千,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紫缓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任儵然。有人问我蓬菜路,云在青山月在天。”

至此,他看破功名,纵火烧毁案上文书,却因“火烧文书”罪被谪戌岭南兵籍。当时他已是暮年,充军岭南后,仍为求道而奔波不止,一个老人意志仍如此坚强,值得我们佩服。

话说张伯端历四方,孜孜于道业。熙宁二年(1069年)游蜀,遇到刘海赡传授给他金液还丹火候诀,乃改名为用成,号紫阳。因得名师指教,自己又勤加炼养,故而丹功日深。后偶遇一道友,能入定出神,数百里间顷刻而到,二人雅志契合。

一次紫阳在这位道友相约说:“今日能一同远游吗?”回答说:“可以。”紫阳又问道:“听说扬州琼花观琼花开得很美,我们就一同前往扬州观琼花吧。”

于是紫阳与这位道友遂同入一间静室之中,相对瞑目跌坐,入定神游。当张紫阳的元神到达扬州琼花观时,那位道友的元神已先到达了。两人的元神,左右观赏地绕花三圈。紫阳忽提义说:“我们各折一花为记。”遂各折一花而归。

少顷,紫阳与那位道友均神归而觉。紫阳问道:“琼花何在?”那位道友袖手而空,张紫阳却从袖中拈出琼花递与道友把玩……

弟子问道:“道友与吾师同样神游,何以有无之异?”紫阳解释说:“我金丹大道,性命兼修,是故聚成形,散则成气,所至之地,真神见形,谓之阳神。彼之所修,欲速见功,不复修命,故所至之地,人不能见其形影,谓之阴神,阴神不能动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