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14710900000128

第128章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

诗人在此诗中表达了他对春之将逝的惋惜和留恋,虽有惜春之情但无伤春之意,显示了作者在对待时光流转问题上的坦然超脱情怀。

诗作的首句先说诗人春晨时依然深睡不醒,其原因除了大家通常所说的“春困秋乏”这条自然因素在起作用外,恐怕另有缘由。因为按照诗意看,三句有“夜来风雨声”,诗人对昨夜的一场风雨是知晓的。他在当时就明白,这场雨一定会打落许多春花。但他为什么于次日凌晨似无任何牵挂似地一直浓睡不起呢?只能如此解释才能讲通,即他对春花遭风雨陨落一事,虽觉殊为可惜,但也感到须顺其自然,用不着过于悲伤。

次句“处处闻啼鸟”为写诗人的欣喜心情。昨夜的风雨无疑是作者心头上的一团阴影,但早上却被啼鸟催醒,看来又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所以诗人的心情遂转为轻松。

后两句是诗人的惜春心情的流露。尽管诗人认为春天的脚步来时该来走时该走,但毕竟多少还有点留恋之意,所以他便要发问:昨夜的风雨催落了多少春花呢?“知多少”三字,既可理解为“是不是落得太多了”,也可理解为“大概落得还不太多吧”。

本诗在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清新明朗,恬淡娴雅。读来犹如品尝一樽上等美酒,有余味不尽之感,所以深得历来诗评家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