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14710900000141

第141章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九月,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从北庭轮台戍地出师西征之时。诗中热情讴歌将士们不畏险阻、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是岑参出色的边塞诗代表作之一。

诗的首句,就以飞来之笔精彩描绘了令人触目惊心而又神奇壮阔的西域风光,暗示出征路途的艰险。唐军将士的征战之地,是黄沙滚滚的戈壁大漠。他们出发之时狂风怒吼,漆黑一片。他们途经之地,是斗大的碎石,满地乱滚。这一环境描写,夸张而不失真,惊险而不畏怯,壮阔而不雕琢,可谓极有声势,苍茫壮阔。接着又用秋高马肥、回纥入侵、尘土飞扬、烽烟迭起点出西征的原因。不仅与前几句相呼应,而且以敌人咄咄逼人的声势,反衬唐军的正义抵御与更为强大的声威。由于军情十分紧急,将军重任在身,故而夜不御甲,常备不懈。战士们也衔枚疾走,夜行神速。在凛冽刺骨的寒风中,唯有兵器相互碰撞的叮当响声,绝无人语马嘶的喧闹景象。不难看出,这支大军不仅军纪严明,训练有素,而且精悍勇猛,充满斗志。接着,诗人不写雪满苍穹、悬冰百丈,却刻意落笔于汗气蒸腾的马毛顷刻凝结成冰,就连幕府中用于起草战斗檄文的砚墨,也很快被冻结。如此,仿佛一支顶风冒雪、横枪跃马、头顶冒汗、胡须悬冰的精锐骑兵队伍就出现在读者的眼前。他们不仅精神饱满、斗志昂扬,而且文武兼备、无所畏惧、一往直前。他们所到之处,一定会令敌人闻风丧胆、望之披靡的。最后诗人用立等报捷之语,预祝大军马到成功,其爱国热情与必胜信念溢于言表。

此诗,运用生动的比喻,奇特的夸张,强烈的烘托,典型的细节,生动地再现了边塞的奇景和战况的危急,同时也写出行军的劳苦和将士的斗志,从而构成了慷慨豪壮的艺术风格,充分表现了蓬勃向上的盛唐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