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14710900000152

第152章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韩愈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君歌声酸辞正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赦书一日行千里,罪从大辟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同时流辈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赏析]

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张署同在长安任监察御史。此年因关中大旱,二人出于忧国忧民之心,进谏德宗减免赋税,却因被人谗毁,激怒德宗而同时遭贬。韩愈为阳山令,张署为临武令。贞元二十一年(805),顺宗李诵即位,大赦天下,韩愈、张署同到郴州待命。该年八月顺宗禅位于宪宗李纯,再次大赦。按理说韩张二人在两次大赦中,本应返回京都任职,却因湖南观察使杨凭从中作梗,而分别改派为江陵府法曹参军和江陵府功曹参军。这一消息传来,使得尚处于“回头笑向张公子,终日思归此日归”的兴奋之中的诗人,再次蒙受了沉重的打击。

此诗就是直接表达韩、张二人的愤懑之情的。诗人借张署之悲声长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二人的不平之鸣。

诗人先用清风明月、沙子波静、四野无声的安谧氛围强烈映衬二人举酒无欢的悲凉心境,并引出张署的悲吟苦述。又借助其歌声的辛酸苦楚和诗人的泪下如雨,表达二者天涯沦落与同命相怜的悲惨境遇。接着便刻意描述贬谪途中的不尽苦难:水阔山高、蛟出兽号、凶险四伏、九死一生;到达任所的艰难景状:下床惧蛇、吃饭忧蛊、毒气害体、腥臊难闻,已濒临朝不保夕的绝境;大赦后的不幸遭遇:“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如此等等,无处不是借张署之语表达自己的悲情。最后诗人变直为曲,看似旷达无怨,实则深深抒发了诗人那无可奈何的穷途之哭。

这首诗在叙述遭遇、表达情感上,颇有开阉自如、波澜曲折、一唱三叹之妙,加之以苍劲古朴的语言,雄奇激越的气势,使得全诗始终充溢着悲凉慷慨之情和愤愤不平之气,令人读后,哀悯顿生,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