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14710900000058

第58章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赏析]

王维的《竹里馆》是他《辋川集》20首中的其中一篇,题名为《竹里馆》,则专写幽居竹林中的感受。

诗中既有诗人自在自得一面的描写,如弹琴及长啸,还能欣赏到幽篁的美景,甚至连明月也来作伴侣,这些意象都同诗人舒畅的心绪有关,表现了隐居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包含同外部污浊世界抗拒时的坚定意志在内。如长啸,从魏晋以来即为文士所喜爱。《晋书·阮籍传》说他“嗜酒能啸,善弹琴。”这位名士因不满司马氏的高压统治,虽然“口不臧否人物”,但依然借长啸及弹琴来抒发他对人身自由和清明政治的向往。王维在诗中沿用这两项意象,自然也有着同阮籍相类似的原因,不过他的处境要比阮籍好得多,因此也更多地包含了长啸和弹琴所能带来的愉悦之感。诗中还有诗人孤独凄凉一面的描写,如“独坐”、“人不知”等语辞的运用便是。再说明月前来造访,也可看成是因为诗人过于孤单,在并无一人相伴的情况下,只有明月前来为他助兴。如此解释,明月便成为突出怨意的意象了。另外长啸及弹琴之用典,也说明诗人借用阮籍受压制之事来表白自己心境不是很舒畅。总之,本诗中所显示的诗人内心情感是复杂矛盾的,而并非单一不变。本诗的结构十分严谨,既首尾呼应,又气脉相通。如首句有“独坐”,三句便有“人不知”,这是相应;首句有“幽篁”,三句便有“深林”,这也是相应;首句有“独坐”,末句便有“来相照”,这是相衬;首句有“幽篁”,三句有“深林”,末句便有“明月”,这是相对。总之,一首仅20字的小诗,诗人运用了这些回应、比衬和映对的结构手段,使全诗成为一个统一整体,读来使人产生回荡呼照之美,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