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14710900000093

第93章 出塞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这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生动描绘出旷远荒凉的塞外风光,尽情倾诉了戍边将士的疾苦,同时又委婉批评了朝廷对边关人员不体恤、不关怀的错误做法。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写得气势宏大,不同凡响。所谓“远上”是说作者的视线由眼前的滔滔黄河水向上游,上溯而渐远渐至天边,只见河身越来越窄,浊浪越来越低,目力所见的黄河从汹涌澎湃竟然化为一线一脉,似从天际白云间隙中垂挂而下。以如此笔力写黄河,真可谓有神力相助,后来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可以说是逆其意而用之,同臻艺术高峰。

二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在写法上明显突出了对比,即以城堡之“孤”同群山之高且广形成强烈比照。“万仞”不仅写山之高,而且也暗示山之连绵不绝,所占地域极广。这是因为山峰越高,山体面积也就越大,所以说它是从“横”的方面绘景。

后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特色是抒情特别委婉。这是因为羌笛本来正吹奏着的是《折杨柳》曲,而此曲倾诉的是离别之情。诗人本应以同情的口吻对将士们说,羌笛应该尽情地吹奏《折杨柳》曲,从而可将你们的离乡思亲之愁得以尽情地排遣。可现在诗人却着“何须”二字,即谓何必吹奏那哀愁悲怨的《折杨柳》曲子呢?你们不是盼望着排遣离情吗?告诉你们,大可不必如此。因为连那一年一度的春风都过不了玉门关,也就更到不了这荒凉僻远的边关了。因此,这里没有一丝春的气息,又哪来的杨柳,又哪里去折柳以赠亲人呢?

最后要说明的是,本诗中的“春风”有含蓄之意。明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所以“春风”即为“君恩”的代名词,此论是有一定之理的。但也有论者认为诗人因在三句中用“何须”二字,因此诗人便无怨情可言,而更主要的是抒发了戍边将士抗敌报国之精神。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懂本诗的情感倾向,尤其不懂“何须”两字作为反语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