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白领丽人的职场健康
14715100000020

第20章 别让高学历成为“紧箍咒”

高学历的光环,却常成为行走职场的压力。近几年来,研究生的大量增多和企业趋于务实的态度,使研究生的就业不再像当初那样美好。很多企业不再像过去那样“惟学历是图”,而是把实际经验和本身的工作能力放在学历之上。这也给很多盲目追求学历的人敲响了警钟。

春节过后,各地都掀起人才招聘的高潮。将于近期参加“京城职场新春国展人才招聘会”的北京一家电子企业的人事负责人沈先生对记者称,用人求“实”不求“高”已成为企业用人的新趋势。他说,除非企业有特别要求,一般都不需要高学历,以免无谓增加成本。他还表示:“学历并非越高越好,最主要看岗位是否需要,有些岗位用了高学历的人反而会大材小用,人才也会干得不开心。”

在职场中,高学历的负面新闻比比皆是。某大型企业集团从“双高”人才市场上选聘了一名某名牌高校的双硕士毕业生,这位被集团视若珍宝的“顶尖人才”,其工作成效却让企业大失所望。这位双硕士在几个部门工作后都被同事们称为学无所用,连一篇像样的研究报告也不能独立完成,加上个性较强,太自负,造成人际关系僵化。万般无奈之下,该企业只得请其另谋高就。

高学历者只有认清自己根本的价值,妥善规划人生目标,才是比较实际的。针对高学历压力,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1)正确评估自身价值:以为高学历就可以高枕无忧、捧稳“铁饭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揣着大学文凭在人才市场上屡屡碰壁者更不稀罕。拥有高学历,只能说明接受过高层次的教育,反映一个人有系统的专业学问或学术造诣,并不意味着能力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衡量人才的标尺是效益而不是文凭,高学历者在未能为社会创造出效益之前,要抛去自己身上天之骄子的光环,切忌躺在文凭上睡大觉。

(2)不要拿文凭做靠山:有些人虽然学历高,但没有主动去思考,如何融进企业内部,为企业创造效益,仅仅孤立地用高学历把自己架空起来,他们痛苦,企业也痛苦。高学历者优越感的客观存在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不要将其随意、浅薄地流露出来罢了。一些真正成为人才的高学历者,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有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素质,而不是仅仅靠着一张毕业证吃老本。

(3)从头学习,丰富自己:高学历是敲门砖,一旦这扇机会之门被敲开,就该放下包袱,从头开始,现在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人员过剩,把自己打造成人才,绝对要假以时日。依照目前大学的教育方法与老师的水平,能从中得到一个观念体系就不错了,想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管理能力与技巧还是不现实的。作为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出来的“产品”,高学历者一定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到企业后,要一切重新开始,从头学习各项工作技巧,只有抱着这种“空杯”心态,学校里面学的理论框架才有用处。要对自己的职业气质、职业兴趣、职业倾向性进行评估,因为脱离个人职业定位,所有高学历将肯定变成一张废纸。根据个人职业定位,结合个人学习和工作背景,分析职业资质,确定职业发展方向,然后制订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确定实施操作性强的计划。另外,在参加工作后,还要对岗位进行评估,个人优势在哪里,差距有哪些?只有获得科学和权威的信息,这条由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的路线才能成功。

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如何管理好这些富有才智的高学历人才呢?

(1)多听:一个高学历白领员工在识别优劣上可能不比蓝领工人快,作为他们的领导,应当不摆架子,要沉得住气,要多听,虚心听。

(2)尽量多表扬:一位优秀的主管应该维护部下的利益,即错误证据不足时要假定他们是好的,尽量多表扬;出了差错,即使责任不完全在自己也由自己承担,高学历员工对事物不轻易相信,很少崇拜心理。

(3)要善于批评:领导必须善于表扬下级。但是,对那些恃才傲物的人进行恰当的批评,是难度更大的工作。可以采用以下语句,如“你能干得更好。事实上,有些工作,你已经干得很好了”、“我只是希望你把其余的工作干得同样出色”、“对你的同事,我也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

高学历员工对于主管的工作内容往往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主意。新主意与抱怨现状往往混杂在一起。经理必须适应这一点。当他们向领导表达出他们的想法后,不管是好是坏,领导一定要告诉出主意人意见已经收到。事实上,这种源源不断的出谋献策,对公司增强活力和更新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高学历人士是块被打磨过的粗钢,基础不错,他们有较强的学习渴望和学习能力,对新生事物敏感,正因如此,如果沉下心来磨炼自己,他们往往比学历低的人更容易出成就,进步也是快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