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白领丽人的职场健康
14715100000021

第21章 职业生涯结束了,快乐仍在身边

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结合离退休老干部的特点。自编了《离退休老干部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男性心理健康得分高于女性。

(2)66~70岁的退休干部人际更和谐。

(3)低学历的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

(4)之前的职位高低不再影响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健康。

(5)中等收入的离退休老干部心态最平和。

(6)对生活感到满意的退休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

很多职场人在临近退休的1~2年内就会产生焦虑恐慌的心理,对自己未来远离单位的生活感觉无所适从。以前在某机关办公室工作的刘女士马上就要到退休的年龄,在同事眼中,她总是活力十足,对人对事都很热情,但是最近,她经常感到情绪低落,工作也没有干劲了,她说:“以后不用按时上下班,那我每天都干些什么呢?我不是和这个社会就失去联系了吗?”那么对于这些即将退休的人员来说,如何有效缓解心理压力呢?

(1)对退休要有一个正确的看法:不管职位的高低,人总有退休的一天,这是生命历程中一个必经过程。有了这样的思考,就会将退休视为自然,心里也不会产生太大的落差。让心理与行为提前到位,在退休之前,适当地少管事,多找退休人员谈谈,做领导的少坐些公车,少一些应酬,同时,提前为退休后做什么事情做好思想准备。这样,一旦退休之后,就不至于如高空突然滑落下来一样,而是有了一个缓速运行的过程。

(2)调整认知,改变观念,优化心理情绪,使自己的思想境界更高些,更理智些:一个退休前抱着“发挥余热”观念的人,退休后并没有得到原来想象的尊重或未被“返聘”的就很容易造成心理不平衡,因而产生失落,抱怨等消极情绪。而持有“工作一辈子,可该享享清福了”这一观念的人,则少有大的情绪波动。

(3)要善于辩证地对待他人和自己:要看到自己在岗时的贡献与功绩,也要看到工作中的失误与不足;要为新一代的朝气与活力而高兴,也不要为他们的势利和狂妄而恼怒。

(4)知足常乐,避免攀比:很多老人的心情不好或情绪波动,均与攀比心理有关,如单位的待遇、福利,子女的工作、成就、孝顺与否,住房的大小,经济水平的高低等。其实知足常乐,我行我素,是离退休人员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5)要发挥优势,享受人生:有些人在以前的工作中的兴趣、爱好、专长没有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正是第二春的潜力和动力所在。以此为切入点,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在最得心应手的圈子内发展自己。

(6)与外界多联系,切忌封闭:思想需要切磋,感情需要交流,技艺需要磨砺,因此经常到亲友家转一转,聊一聊,经常给亲友们写写信,打打电话,既能开拓自己的思路和眼界,同时也会平添许多生活的乐趣。

(7)在家庭的范围内也要进行心理护理:家人要创建良好的家庭气氛。一个和睦相处,充满温馨的家庭,往往是退休老人战胜困难应对不良刺激的力量。

另外,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也是对退休人员调整心态重要的补充。积极开展老年教育,建立老年学习班、老年大学,让老年人学习卫生保健知识,营养常识,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等。鼓励退休老人要善于学习,要抱着老有所用、老有所学的态度,充实精神生活。事实说明,老年大学在实现健康老龄化中,能够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保持参加社会活动,发挥余力,如果退休之前是党政机关的行政干部,则可以从事个人感兴趣的社会活动或公益服务活动,如参加治安、街道居委会、市场管理等社会服务活动,这样既有益于社会,也有助于个人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