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白领丽人的职场健康
14715100000009

第9章 那些看不见的潜规则

李小姐刚应聘到一家公司做销售工作,因为是新入职的员工,所以凡事她都会细心聆听和观察老同事们的谈话和表现。一周观察下来,李小姐发现,同事们在聊天的时候,总是会有意无意透露自己对宠物狗的喜爱,家里养了宠物狗的同事更是会带来好多小狗宝贝的照片,利用午饭时间和大家分享。

李小姐因为曾被邻居的狗咬过,所以对狗没有特别的好感,反而比较厌烦,所以当大家凑在一起热心讨论时,她总是感觉尴尬,不知该怎样介入这个话题。

同时,李小姐也感觉奇怪,为什么在这么一个严肃的公司,同事之间却热衷于对狗的讨论?后来,她偶然得知,原来公司的老板“爱狗如命”,并且他在公开场合也表示过,很欣赏喜欢狗的员工。李小姐突然意识到,自己遇到的应该就是很多单位都有的“潜规则”。

现在,越来越多的员工会意识到,在自己的周围存在着不同的潜规则,企业的潜规则往往和老板的性格和企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在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老板在性格上的某种缺陷或者爱好成为企业员工不得不注意的“问题”。

虽然潜规则没有诉诸文字、没有明文可循,但是这些潜规则的形成是与企业文化密不可分的。企业形成什么样的潜规则其实直接就来源于企业文化的影响与促成。作为一个新人,要了解自己应该遵守什么样的潜规则,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多个侧面去了解企业的文化、组织的行为、员工的习惯等,这些综合而成就是潜规则生长的基础。

据调查,受访者普遍认为潜规则主要作用在企业的“内部管理”、“薪酬福利”和“人际关系”三方面。75.5%的人表示“企业不会允许夫妻在同一公司工作”,63.1%的认为“销售部门是公司最强势的部门,销售部门的意见和要求最受到重视”。这些例子实际上就是公司内部的潜规则,它所发散的力量让人触摸不着又捉摸不透,其客观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如何缓解潜规则带来的压力呢?这是每一个职场人都应该了解的问题。

首先,员工要了解企业潜规则,做一个潜规则的理解者和参与者。有一个在很多企业中广为流传的关于土豆、石头和咖啡豆的故事。人们把这三种东西放在锅里煮的时候,发现土豆一会就变烂了,变成一堆土豆泥,石头则纹丝不动,又硬又没有味道,而咖啡豆则既可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又可以散发出诱人的清香。这三者的隐喻,基本上代表了企业员工对潜规则的三种态度。“石头”型的人,一般很难在企业中生存,这种人很容易在有意无意中与潜规则相违背;“土豆型”的人,在企业里比较遵从潜规则,很容易被潜规则同化,难成大事;“咖啡豆”型的人则非常受欢迎,一方面,他们能在潜规则的侵蚀下保持自己的风格和理念,另一方面,他们还可以为企业做一些好的改变,在他们身上,潜规则和显规则得到了很好的平衡,事业能得到和谐的发展。

对于企业的新人来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摸索企业的潜规则。

(1)仔细观察法:潜规则虽然无形,但也是有迹可循的。作为一名新员工,了解企业潜规则的最好方法莫过于仔细观察企业中群体性行为的表现及习惯。如开会发言的习惯、工作方式的习惯、内部信息沟通的方式等,从这些侧面就可以判断一个企业长久以来形成了什么样的组织文化——是倾向于表现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是鼓励新人积极参与争取表现还是以谈资论辈为导向的。

(2)虚心咨询法:企业文化的承载体实质上是人而不是企业。所以,企业中的老员工往往是企业文化最忠实的支持者或者被同化者,他们的行为准则与思维习惯在某些侧面也可以视为该企业潜规则的表现者。新人可以向这些老员工虚心请教咨询,向他们了解组织的喜好、领导的管理风格等内容,然后通过这些内容去推断出自己不应该触犯的“雷区”有哪些。

(3)横向对比法:企业的潜规则既可能是完全由内部生长而成,也可能由于外部的某些影响引发。新人可以将自己所在企业与同行的企业进行对比,从企业的策略、员工行为、发展的目标、营销的手法多个方面去比较,从中可以更清楚了解自己企业有哪些特有的组织行为方式,如对于企业道德准则的看法、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企业业绩之间的权衡度。组织的行为方式可以深刻反映出最高层管理者的思维方式以及企业长久以来形成的企业文化,而这些也是形成企业潜规则的重要方面。

其次,管理者要不断改进管理体系与方法,慢慢改变潜规则的生态环境。经验告诉我们,潜规则的兴起很大程度上与各种垄断和管制有关,因此增加透明度,引进竞争是很重要的。

潜规则是一把双刃剑,积极、健康、向上的潜规则可以在企业中不断发扬,总结成较好的规章制度,上升为企业文化,最后为企业服务。反之,消极不利的潜规则,则属于一种边缘行为,需要废除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