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伟的是个有双重文化背景的人,出生于天津,两岁时随全家迁往香港,并在那儿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光,后到台湾上大学,毕业后又去了美国。多年后,他把象征着现代生活方式的麦当劳、星巴克店带回了中国。
孙大伟在台湾拿到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后远赴美国,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家公司当程序设计员。也许是机缘巧合,20世纪80年代初,他陪一位在麦当劳工作的新加坡朋友去总部汇报工作,当时麦当劳刚刚开始向海外扩张,孙对其经营方式很认同,认为它今后成功的机率很高,于是很想把麦当劳店开到台湾去。此时,麦当劳也正要大力拓展亚洲市场,且不想找很大的公司来合作,双方一拍即合。
1984年,台湾第一家麦当劳店开张,生意异常火爆。此后,孙大伟陆续在台湾开了70家麦当劳。当时,他和弟弟孙大宇配合得非常默契,孙大伟注重开创性工作,孙大宇则管理日常经营。他们在开店的同时,培训出一批善于经营连锁快餐店的人才,后来麦当劳在北京开店,第一任老总就来自台湾麦当劳。
1993年,孙大伟和麦当劳的10年合约到期,麦当劳总部当时正想回购各地分店的股份,变成独资经营。由于麦当劳“出了很好的价钱”,孙大伟卖掉了所有的70家店,转而经营起迪厅“硬石”,这是一家20世纪70年代由两位美国嬉皮士创立的世界性连锁店。在台湾成功经营“硬石”,两年后,孙大伟又把店卖掉,目光开始瞄准内地。
1998年,孙大伟到西雅图星巴克总部的时候,星巴克国际部只有两个人:一位是总经理,另一位是副总经理。当时,星巴克全球战略计划正在酝酿当中。孙大伟谈了自己的设想:将星巴克开到中国去,结果星巴克欣然授权他在中国北方代理该品牌。
在行内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孙大伟这一次也没有独资开办星巴克店,他成功说服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台湾汉鼎,这也是台湾最早的风险投资公司。这家一直投资于高科技领域的公司为他提供了大部分资金,而这笔投资也是汉鼎当时惟一的非科技投资。为了顺利打入北京,他又找到了一家当地的投资伙伴──北京农工商集团。他将注意力集中在星巴克的经营上,力争把这种西式的生活方式再一次成功推广出去。
点评:真正的经营者从不放弃寻找创业机会,为此,不知疲倦地追求一切孕育的商机。他不断寻找新起点,从而将成功一步步推向更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