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特种坦克科技知识(上)
14719200000059

第59章 联邦德国海狸装甲架桥坦克

1965年,当豹式主战坦克投入批量生产并陆续装备部队时联邦德国就提出了利用该坦克改装架桥车问题。根据国内障碍的情况,提出了设计至少能克服20m宽障碍的架桥车。

1969年参加竞争的各公司都投入研究试制,试制了以豹式坦克为底盘、桥体桢的A和B两种平推式架桥车。A型桥车的架设机构主要由可伸缩的前悬架和安装在两个支座上的托架组成,但在1970年开始的技术考核中被淘汰。B型桥车的架设机构主要由前悬架和尾部支架等组成,前悬架是活动的,在桥节位于悬架的前端时车体可对前伸的桥节形成一个平衡力矩。

1971年7~9月,对B型架桥车进行了部队试验,同年10月又进行了道路试验,12月获准进行批量生产。1973年11月,马克公司将研制的架桥车交付联邦国防军使用,正式命名为海狸,至1975年已成批装备于配备豹式坦克的部队以替换M48架桥车。

该坦克车体基本与豹1主战坦克相同,具有相当的机动性、防护力和大部分相同的部件。桥体用铝合金制成,桥长22m,能保障50吨级的装甲战斗车辆和其他技术装备通过20m的壕沟或河川,在紧急情况下也可通过60吨级的车辆。桥分两节,双层固定在车上。

该桥的优点是架桥时桥体水平伸出,可伸缩式悬架从桥内伸出,使桥始终水平地向前伸展,为在不利地形条件架桥创造良好的隐蔽性,这种桥可架在有10%坡度的地面上,对岸可比架设端(近岸)高或低2m。

该车架设过程为:架桥车接近壕沟或流时先使车体前面的推土铲落地以支撑车辆,下半节桥向前滑动直至其端部与上半节桥端部对齐为止,之后两节桥连锁在一起,展在壕沟上方。桥降低到位,这时悬架臂缩回,然后提升支撑铲到位。收桥可在任意一端进行。

架设过程采取半自动操纵,全部动作都可以通过机械操纵的控制阀由液压系统完成,电控限制开关能准确地终止每一个架桥动作,从而达到整个架设过程的半自动化。必要时还可使用手操纵。

性能数据:乘员2人,车重(载桥)3.55m,车长(载桥)11.82m,车宽(载桥)4.00m,车高(载桥)45300kg,车底距地高0.42m,履带中心距2.7m,履带宽550mm,履带着地长4.236m。

公路最大速度62km/h,公路行程450km,越野行程300km,燃料储备995L,涉水深有准备1.65m,爬坡度60%,攀垂直墙高0.7m,越壕宽2.5m。

烟幕弹发射器总数量8具,桥梁结构类型双节、双车辙、平推式,载重量50t,自重量9800kg;桥展开全长22m,桥宽4m,单车辙板宽1.55m,展开时高度0.9m,叠置时高度1.25m,架桥时间3~5min,收桥时间5~10min,作业人员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