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我所知道的国美真相
1473300000025

第25章 决战巅峰时刻 (3)

Glass Lewis对黄光裕很是不满。“在黄先生已被判入狱的情况下,他还选择作为股东活跃分子的身份(采取对抗公司的行为),对于这种说法,我们深表遗憾。”

对此项质疑,黄氏家族认为,黄光裕先生尽管被判入狱,但是并不意味着控股股东的其它权利也被取消,作为占有35.98%股份的控股股东,在董事会里应该有合法的、与持股比例相对应的董事席位,这是合理的要求,不应该受到漠视。

黄氏家族又打出了悲情牌:“国美员工,尤其是大量中层和基层员工对于大股东有着很深的感情,现在国美的个别董事刻意排斥大股东在公司的合理地位,对于很多员工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大股东合理地位的保护,对于国美的内部稳定非常重要。”

对于Glass Lewis在建议中强调陈晓团队表现良好这一点,黄氏家族也有对策。他们再次旧事重提,强调在黄光裕创建并带领国美电器的20多年里,国美所取得的功绩,特别是奠定了国美在中国家电零售连锁业的领导地位。而在过去的一年里,在陈晓的带领下,国美市场份额、盈利能力迅速下滑,国美正在失去自己的领先地位,这是非常危险的。这也是大股东提出罢免陈晓董事及主席职务和重组董事局的原因。

尽管股东们对黄氏家族提名的候选董事颇有微词,Glass Lewis也拿这个问题说事,但是黄氏家族已经被架在了火炉上,不得不站出来为两位候选人辩解:邹晓春先生具有资深的法律背景,能够从法律层面把握国美战略,加强公司管治。黄燕虹作为创始人的亲属,在创业初期、高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她可以为大股东和公司之间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国美继续得到大股东的前瞻性领导和强力支持。

9月13日,也就是我见到余建明的那一天,竺稼到了北京。

那天晚上,我跟我的同事一起到东二环附近,在一家酒店的一楼大堂的酒吧等候余建明,他正在二楼的饭厅跟客人吃饭。大约过了二十分钟,余建明来了。也就是在那一天,我知道了黄氏家族在香港运作的一系列秘密,余建明的话语中透露出无尽的失落。

是的,回去了如何向总部交代呢?一旦流传出去,这将是一个很尴尬的问题,身为2009年香港投行老二的麦格理,跟一大帮投行朋友一起促成了竺稼跟黄氏家族的和谈,自己却被人给甩了。不仅一分钱的酬劳都没有,连名誉也没有,将来的项目更没有了。

全香港的投行界都要嘲笑,嘲笑麦格理?嘲笑美林?嘲笑汇丰银行?还是嘲笑华裔女商人呢?当初国际大行们纷纷拒绝为黄氏家族服务,麦格理站出来了,美林在幕后出主意,汇丰银行也在不断提供帮助,三星证券的张忠良更是积极分子,现在好了,华裔女商人成了黄秀虹口中的骗子,余建明该如何向朋友们交待呢?

华裔女商人一直希望能够当着竺稼跟杜鹃的面,把香港的一切都说清楚,因为香港的投行朋友们需要有一个交代,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声誉。9月5日之后,跟自己一起合作的投行都成了证券界的笑料,他们为黄氏家族的事业付出了,却没有得到回报,换来的却是分道扬镳的恶语相向,这真是一种耻辱。

那一天,竺稼到了北京,跟杜鹃进行了会面。一见面,竺稼就向这位第一次见面的国美老板娘表达了自己的慰问,跟杜鹃聊了贝恩资本进入国美的目的。贝恩资本进入国美,是看重国美这个产业,跟管理层进行广泛接触后,觉得这样的团队是可以投资的。竺稼依然强调,贝恩资本进入国美,只是一个投资者,没有任何要跟大股东作对的意思,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谋取国美大股东地位。在整个谈话过程之中,杜鹃显得很冷静,也很礼貌,但她更多的时候是在倾听竺稼的说话。

香港跟黄氏家族代表见面,深圳与黄氏姐妹的见面,都是当天的话题。竺稼提出,股东之间什么事情都可以谈,没有必要闹得鸡飞狗跳,这不符合股东之间的利益。投资者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打架。当谈到了陈晓的时候,杜鹃转达了黄光裕的意见,陈晓必须离开。作为朋友,黄氏家族对陈晓可谓礼贤下士,甚至在生活上还给他开小灶。但现在,陈晓已经跟大股东不是一条战线上的了,必须离开国美。

陈晓的去留再次成为和谈的障碍。

香港、深圳的几次会谈,问题都纠结在陈晓的去留上。

我问过竺稼,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坚定地支持陈晓?竺稼说,支持陈晓是因为目前陈晓带领管理层,将国美管理的不错。尽管大股东觉得现在国美的经营在退步,甚至已经被对手苏宁超越,但是他依然觉得这个团队是在正常的轨道上经营。国美经历了创始人危机,苏宁没有,国美能有今天,在中国已经非常的不容易。

这是一个难以对比的问题,在中国创始人出现危机之后,在中国,尤其是触犯大陆律法的创始人,旗下的企业往往很难独善其身,除非企业在创始人被抓之前已经有了完整的预备方案,否则就会落得树倒猢狲散的结局。2004年自德隆系开始的中国资本市场大崩溃,尽管有工商联副主席身份的大哥唐万里支撑,上千亿规模的德隆系依然是灰飞烟灭;数百亿规模的科龙系,最后也沦落为国有企业的掌中之物。一心想要打造中国第四石油豪门的龚家龙,被捕以后更是五次被改名,旗下产业全部被收归国有。

国美是不幸的,遭遇了黄光裕大案;国美又是幸运的,在一个强大的管理团队的带领下重生。如果说2008年末的危机是一个肿瘤,那么2009年就是看病救命的一年,现在的国美是不能跟健壮的苏宁去比赛的,病人需要恢复期,企业也一样需要恢复。

“支持陈晓,是因为他现在做的不错,当然,我要说的是,我现在支持陈晓,未必将来就会支持陈晓。”竺稼态度非常明确地告诉杜鹃,黄氏家族派出的接替陈晓的代表,无论是阅历还是资历,都不能胜任国美董事局的主席职务,这也是自己为什么要支持陈晓的原因。

贝恩资本就是来赚钱的,之前我已经说过,无论是明面上的还是背后的资金拥有者,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在黄光裕被捕后进入国美,在台面上他们可以说我们是来救命的。但别忘了,资本是逐利的,如果没有获得三倍以上的利润就退出国美,那不是他们的风格。

在整个见面过程之中,杜鹃也无法提出让竺稼觉得合适的能够取代陈晓的人选。当然,很多人也许会提出,让张志铭重返国美。不错,张志铭确实具备取代陈晓的资格。可是,不要忘了,当初张志铭是如何被扫地出门的?张志铭的友情支援,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强大,道义上实在令人尊敬。

而且根据我的了解,张志铭重返国美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想想看,现在黄氏家族能给张志铭什么呢?当年上市的时候,用股份换取团结那么好的机会,黄光裕都没有抓住,现在黄光裕身陷大狱,又能给张志铭什么?而且,张志铭旗下的地产由谁来掌管?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张志铭两者兼顾,很可能会造成国美跟自己的地产双双下滑的局面,这可不是张志铭愿意看到的结局。

在整个见面过程之中,双方提到了取消9月28日特别股东大会,在不公开决斗的情况下,黄氏家族可以更换别的董事,让陈晓留下。在竺稼的意识里,现在国美的董事会中八人是黄氏家族推荐的,那么黄氏家族换掉处陈晓之外的其他两名董事,换自己觉得可以表达黄氏家族声音的人进来,一样可以钳制董事会。

“换陈晓是一个绕不开,也谈不拢的话题。”一位国美高层告诉我,杜鹃也有杜鹃的难处,当黄光裕兄弟跟自己被捕后,黄秀虹执掌鹏润投资,之前的很多决定都是黄光裕向黄秀虹传达的,8月30日才真正意义上获得自由的杜鹃,既不是鹏润投资的总裁,也不是决策者,真正的决策者是黄光裕,执行者是黄秀虹。在谈判的过程中,杜鹃颇为无奈。她常说一句话:“我只是一个传话的。”

最终因为陈晓的去留问题,第一次会谈,竺稼跟杜鹃没有达成最后的和解协议。

“竺稼到北京应该只是礼节性的拜访,作为股东代表,这也无可厚非吧。”国美一位高管跟我见面的时候,聊起竺稼会不会跟黄氏家族和解的话题,这位高管摇了摇头。他觉得双方和解完全不可能,因为之前黄氏家族两次让竺稼的利益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竺稼在8月23日,已经给董事会写信,要转股,并且参与9月28日的投票。

这位国美高管告诉我,杜鹃出来之后,国美的管理层都跟杜鹃见过面,毕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问候一下是人之常情。当我提出竺稼跟黄氏家族授权代表已经在香港达成了五项共识时,国美这位高管显得很惊讶。

“不可能吧?他们达成了五项共识?”国美的这位高管十分震惊,他说之前碰到很多问题,竺稼都会跟陈晓等人进行及时沟通,甚至就连我跟竺稼的通话,竺稼也迅速转告给了杜鹃。很明显,杜鹃对竺稼打电话给我感到很不爽。有一次吃饭时,杜鹃甚至跟在座的国美的管理层说,她认为不应该跟记者什么都说,毕竟现在是敏感时期。

黄氏家族之所以不肯更换董事人选,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市场上涌现出了一批所谓的挺黄大佬。这些挺黄派可不是纸上谈兵打酱油的愤青,他们在二级市场上不断增持。其中最为耀眼的莫过于炒楼高手郑建明,他透过交银国际持股2.69%;还有被业界称为“最神秘职业投资家”的欧阳雪初,他买入1亿股,约为0.6%。

“力挺黄光裕,是基于对资本文明和中国商业文明秩序的一种坚守,也是出于对‘所有者控制’这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理念的一种价值肯定,同时也是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优势企业的主导权的一种捍卫。”突然买入国美,站出来说话的这位就是欧阳雪初。

欧阳雪初,湖南(深圳)天晴投资的实际控制人,毕业于原湖南财经学院,电视剧《走向共和》制片人之一。上世纪90年代起进入资本市场,凭借投资海南未上市原始股完成资本积累,曾成功操作过天一科技、华天酒店、通程控股、力元新材、银河动力等大牛股,被誉为“三湘第一庄”。

庄家、炒家齐上阵,这让陈晓一方倍感胆寒。当陈晓阵营知晓董事会虽然看上去铁板一块,但却有人在私底下给黄氏家族牵线搭桥时,他十分震怒。更让陈晓阵营提心吊胆的是竺稼跟黄氏家族的密集和谈,一旦失去贝恩资本的支持,陈晓阵营必败无疑,滚蛋只是几天的时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