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我所知道的国美真相
1473300000038

第38章 借花献佛上兵伐谋 (2)

权利如同春药一般,在没有使用之前,你甚至看不到他,当他一旦使出,效果来得快又来得那么直接。春药会激发人的欲望,会让整个人在欲望中勇往直前。尽管很多人最后筋疲力尽而亡,他们也愿望在欲望中永生。

黄氏家族在贝恩资本谈判进入之前,事实上已经考虑到董事会控制的问题,甚至最后增补了副总裁孙一丁为董事,意图再明显不过。那个时候,黄氏家族已经已经知道贝恩资本的底牌,那就是捆绑董事没有成功,就要求增加董事人数,所以也就有了三人。

好啦,陈晓将黄氏家族的老臣拉到董事会进行权利发酵之后,曾经只是拥有执行力干活儿的人,突然他们变成了决定命运的人物,已经不再是简单替人卖命的角色。陈晓这个突然上位的董事局主席既然没有独柄大权的操控意志,那就将这一帮掌权的兄弟团结起来。

陈晓除了给予他们权利,当然这种权力事实上是黄氏家族给予的,陈晓让他们充分发挥了。可是这一帮兄弟有权,也是人家的权力,就如同保姆看家一样,这只是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在中国这个儒家文化熏陶了上千年的过度,所有权这个问题也斗争了上千年,给予兄弟们所有权,将国美真正变成兄弟们的家,这一点很重要。

期权激励。

在很多国美高管看来,黄氏家族的聚贤计划是吊的高高,他们很难啃到这一块骨头。现在好啦,陈晓让他们直接啃到。这可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儿,也不是黄氏家族心甘情愿给的,甚至一度还很反对。尽管后来黄氏家族也提出所谓的科学化、更为合理,但是管理层部分人担心继续变成高挂的骨头。

黄氏家族的意识里,这是陈晓慷大股东之慨,给管理层戴上了金手铐。这一点太过分了。阳光雨露一般的股权激励,让跟随黄光裕将近20年的铁杆儿,一下子也站到了陈晓一边,尽管后来表达过取消期权激励,但是黄光裕的要求意见被董事会束之高阁。

陈晓有这么大胆么?没有,但是有人给他撑腰,尤其是在5月11日的股东大会结束的那一天晚上,陈晓公开站出来批评黄光裕,这让天下人都看到陈晓跟贝恩资本的人站到了一起。这一点也是黄氏家族最为担心的,陈晓给兄弟们戴上金手铐,然后站到贝恩资本一边。

现在好啦,贝恩资本的三名董事加上陈晓,如果算上戴金手铐的曾经的兄弟,贝恩资本已经掌握了董事会。黄光裕在看守所应该相当的后悔,感觉到董事会已经没有自己的声音。曾经多么强势的操控力,现在成了陈晓跟贝恩资本手上的刀,这不是他们挥刀自宫,是要砍向黄氏家族。

战争无可避免,干掉陈晓已经成了黄氏家族的唯一选择。

事实上,干掉陈晓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是黄氏家族在左手跟右手的对抗。董事会曾经是自己的工具,现在要将一切的权利都收回。收回来的第一招就是让陈晓滚蛋。前面我已经介绍,为了让陈晓滚蛋,双方谈了17天,最后谈崩了。

江湖道义PK游戏规则,谁是国美未来真正的主人

国美内斗争夺的是什么?

这是一场道义与规则、权力与实力的对抗。

国美内斗在本回合中与控股权无关,但却与黄氏家族的控制权有着生死相关,一旦这一次失去控制权,那么接下来就会失去控股权,这个问题已经无需赘述。我们应该看看董事会控制权之争背后的真相。

当年黄光裕在运作国美上市的时候,那个时候国美在全国有131家门面店。但是黄光裕只将其中北京、天津、深圳、成都、重庆、西安、沈阳等地的94家门店纳入上市公司,曾经跟陈晓争夺的上海国美、香港国美等37家门店却没有装进去。

上市公司、非上市门面店,事实上就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当时没有将这些门面店装入上市公司的理由是由于开设的时间短或经营业绩稍差。不过这个理由颇为奇怪,因为让黄光裕发家的北京国美,也就是8月27日要求收回的代管部分,竟然也没有注入上市公司,并且,黄光裕还将国美商标留在了北京国美。

国美的上市过程,将商务部官员拉下马。现在留在非上市公司的国美门面店已经达到372家(注:8月27日之前的统计数据)。我们从黄光裕将国美推向资本市场的过程不难发现,这整个就是一个套现的过程,这就是国美的秘密。

8月27日,黄氏家族发函意欲收回非上市门面店,这一招在很多人看来是大股东的一张牌,警告陈晓不要玩儿火,否则国美就会分裂。但是这一招并没有令投资者害怕,事实上适得其反,我在跟一些投资者聊天的时候,他们提出,这个时候搞分裂会让其他投资者觉得,黄家这是在威胁其他股东,一定要投陈晓赞成票。

这一张牌的背后,跟控制权密切相关的就是大股东利益问题。我问过国美管理层的一些高管们,如果说当年非上市门面店是因为质量或者新开张问题而没有加入上市公司,那么为什么非上市门面店还要跟上市公司的扩张率一样高呢?

上市公司跟大股东形成同业竞争,这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在大陆,我相信都不是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们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如果考虑上市公司股东们的利益,那么大股东就不应该继续扩张,扩张的地盘应该让与上市公司,因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方式,更快地与对手苏宁等竞争。

“大股东的行为我们也不能理解,但黄光裕在的时候那是一个强权时代,我们只有执行的份儿,现在反而让这一块儿成为了他们遏制上市公司其他股东的筹码。如果说竞争者是苏宁,相对于上市公司的股东们来说,黄氏家族内部跟上市公司的竞争更大。”国美的一位高管跟我聊天的时候说,尽管每年有管理费,可是上市公司在大股东开店的地方就失去了开店的机会,可能上市公司开店赚取的不止这些管理费,因为都是同样一帮人在经营。

控制董事会,掌握控股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问题的关键在两个:如果失去控制权,第一,黄氏家族将非上市门面店装入上市公司的价格不会在高位进行;第二,可能上市公司提出现金收购,而不是股权,这样黄氏家族希望用门面店换股权的梦想就落空了。

事实上,控制董事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不断收割,如割韭菜一样,割完一茬,又长一茬。大股东第一次没有将门面店全部装入上市公司,那么以后装入的时候一样面临一个新开店以及亏损门面店的问题,到时候大股东依然可以用这个理由将部分门面店留在上市公司之外,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继续开店扩张。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明显,那就是黄氏家族通过控制董事会,可以做很多想做的事情。想大比例控制上市公司股权的时候,就增发配股;想套现的时候就让上市公司回购;想卖掉手上非上市门面店的时候,就让上市公司高位接盘;想要现金就多拿现金,想要股权就可以提高控股比例,以后依然可以套现。更为关键的是,大股东可以跟上市公司形成跷跷板,永远开自己的店,然后去上市公司套现。

陈晓跟董事会的这帮人太不听话了,打乱了黄氏家族的如意算盘,这也就触及到了黄氏家族的根本利益,这样能让人家心情好么?事实上,黄氏家族如果不抛售一股,等到黄光裕出狱,可能股份会更多,因为上市公司分红送股,他的股份权益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后能不能持续套现。

创始人控制权问题是从道义上指责陈晓的最佳理由,看家护院的怎么能图谋主人的家呢?确实,就是这个理由让陈晓备受指责。陈晓说这是为公司好,但是黄氏家族说我是创始人,公司都是我创办的,当然我会为公司好。黄氏家族说得没错,公司不弄好,怎么套现?

按照游戏规则,董事会确实应该听取全体股东或者大多数股东的建议,而不是大股东的。我们知道,在国际上的大型企业,大股东的股份只有10%甚至百分之几而已,那么这样的大股东是不能决定公司命运的,董事会自然不能听大股东一个人的。我们走出国门的那些投资,为什么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原因也是一样。连话语权都没有,又能改变什么呢?相反董事局主席都是独立董事,总裁才是真正的决策者。

创始人应该赢得尊重,这一点不能否认。创始人的权益也应该得到保护,这话也没错。但是,保护创始人的权益并不是为了保护创始人不断从上市公司套现的权力。苏宁可以将所有门面店注入上市公司,苏宁的大股东可以同全体股东一样享受分红送股,大家得到好处的概率都是均等的,自然也就不存在失去控制权,利益就会受到伤害的问题。

在国际大型公司中,福特公司、微软、苹果都是创始人控制,这些公司之所以平稳,是因为他们没有国美这样大股东不断套现的过往,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创始人没有黄光裕这样深陷官商泥潭的。尤其在中国,陷入官商泥潭就意味着这个企业的创始人迟早是要招惹致命麻烦的,因为中国的律法与制度跟英美不一样。

从欧美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公司创始人在公司浴火重生之后,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诺基亚最初的老板之前只是一个木匠,尽管后人给他的职业一栏填的是工程师,但现在恐怕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诺基亚最初老板的名字。还有那家一味要卖军舰给台湾的欧洲军工豪门汤姆逊,有谁还记得他的创始人?就连世界上目前最伟大的金融企业高盛集团,在1929年之后,它的创始人戈德门家族跟萨切斯家族也早已被人忘记。最神秘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尽管拥有大量的财富,可是旗下的公司早已推行了有限合伙人制度,高管多为合伙人。

世界上任何一家基业长青的公司,都有着严密的组织结构。尽管有些家族的掌控力很强,但董事会依然是有着严密治理结构的,他们会给职业经理人很大的权利,但是他们很少将职业经理人上升到董事会决策者的角度。所以要想既是执行者成为决策者,那创始人千万不能犯事。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董事会中非执行董事一定要占据绝对多数,否则,董事会就会变成内部人控制。

董事会不是给一个股东看家护院的保镖,这一点在国际上已经得到认可。一个公司的大股东或者创始人要得到投资者以及社会的尊重,要想让董事会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那么大股东最好不要整天打着上市公司的主义,将上市公司当成提款机。因为将上市公司当成提款机,是在逼着董事会跟其他股东作对,甚至违法违规,他们不是老板,怎么会冒风险给你干事呢?

当游戏规则已经明确的时候,江湖道义应该遵循游戏规则。如果又想站在江湖道义高度,又想利用游戏规则谋取私利,那么势必会遭到游戏规则的无情抛弃。尽管胜利者灰头土脸,江湖道义最终也会成为伪道义。

国美的主人是国美股东,那么国美真正的掌权者一定是为全体股东谋利的人,而不是将其当提款机的大股东。将上市公司当成提款机,势必会造成大股东现金太多,想法太多,欲望太多,最后就是盘子太大,需要找到更多的人来保护自己。要人保护就要为付出代价,这也也就是为什么中国民营企业做得越大,死得越快的根源。

从摆地摊的小商贩到中国首富,从锒铛入狱到跟董事会决战,不难发现,黄光裕的商业逻辑跟商业道德依然徘徊不前。如果说几万的贷款可以通过行贿等方式来取得,那么上亿元的贷款就应该通过合法的手续办理才对。可是黄光裕的商业逻辑却是,小笔贷款可以用非正当手段搞定,那么大笔贷款一样可以。数十年来他的观念都没有变化,他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国美作为企业公民,当年可以套现,以后一样可以套现,只要掌握控股权以及董事会的控制权,有了这样的商业逻辑就自然演化成为我的企业我做主的商业道德,我是创始人,我是大股东,当然我要谋取我的利益,如果国美没有上市,这一切都没有问题,陈晓那就是十足的叛徒。问题是国美是上市公司,有14万的投资者。

国美是黄光裕的国美吗?在资本属性上说,答案是否定的。从中国道义上讲,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无论怎么看,一家公司一定是在正确健康的商业逻辑之下才能前进的。如果仅仅用中国的道德标准去控制那些具有资本属性的企业公民,那么,当这样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时,势必会被淘汰。

国美是黄光裕创办的国美,这话没错,但是黄氏家族应该用正确的商业逻辑与商业智慧去掌控国美,与其他股东同享权益。那样一来,职业经理人再犯上作乱的话,不用黄氏家族驱赶,那个时候所有的股东都不会支持作乱者了,榜样就在身边。

第一阶段的对决结束了,但战争远远没有结束。如果国美之战一旦发展成持久战,那国美的明天就不会美好,等待国美的将是残酷的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