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蘑菇族”的华丽转身
14747000000056

第56章 随机应变,临时为领导解决困难

苦练的金子溢光彩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自古以来,吃苦精神就一直为人们所提倡。可是,“不能吃苦”却是如今很多人对蘑菇族的共识。都说“苦练的金子溢光彩”,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中,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吃苦的准备,让自己在众多挑战中以坚韧的毅力、勇敢的力量战胜困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职场上历经苦炼的溢彩黄金。

吃苦并不是一件坏事儿!一个人能成多大的事,就看他能吃多大的苦。尽管如此,可是很多蘑菇族在工作中吃了一点苦头便会牢骚满腹、叫苦连天:工作环境不好,不够舒适;加班太频繁,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太重,承受不了……这样的员工能委以重任吗?

当然,也有一些蘑菇族选择了叫苦不如吃苦,生气不如争气。因为他们知道:吃苦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资本,工作中的苦难是对自己的磨练,是促使自己上进的动力。只有当我们停止抱怨、平息怒气,开始勇于吃苦、勇于争气的时候,成功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乔治?史蒂芬逊是世界闻名的火车发明家,他出身于清苦的家庭,双亲都是矿工。由于家境贫寒,史蒂芬逊十多岁便在矿场上班;十八岁时,才有机会上学;毕业后,又到矿场当技工。生活的磨难练就了史蒂芬逊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

由于从小目睹矿工工作的艰辛与危险,史蒂芬逊决定为矿工解决工作的难题。史蒂芬逊首先发明了巧妙的矿坑安全灯,解决了采矿的照明问题,减少了意外的灾难发生。其后,史蒂芬逊看到矿井底下运煤困难,又致力于火车的研究,希望缓解矿井工人运煤的辛劳。在当时想研究火车,需要大的经费投入,史蒂芬逊虽然每天过着清苦的生活,但追求成功的意志鼓舞着他克服种种困难,他最终获了别人难以想到的成功。

以上事例中,乔治?史蒂芬逊的成功显然是与他“肯吃苦、能吃苦”的精神分不开的。可见,只有懂得吃苦耐劳,我们才能在生活的磨练中健壮成长。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也是一名能吃苦的成功人士。他曾说:“只埋怨工作辛苦,是不会出人头地的。没有辛勤体验,哪有成果?”正是靠着这种吃苦精神,他才创出一番大事业的。环顾职场,那些能吃苦的人,很少有不成功的。这是因为他们吃惯了苦头,便不再把吃苦当成苦,能泰然处之,遇到挫折也能积极进取。怕吃苦,不但难以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反而会使一个人对困难挫折采取逃避的态度,这样的人当然也就很难成功了。

肯吃苦是一名蘑菇职员成功的法宝,也是每一位渴望被重视的蘑菇族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当你通过苦干,让自己的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时,自然有各种机会垂青于你。

那么,蘑菇族如何才能培养自己的吃苦精神呢?这需要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养成肯吃苦的习惯。每个人都会面临困境,也都有事业上的低谷。因此,我们不能自暴自弃,而要形成一种吃苦的习惯。一个员工如果没有苦干的习惯,就不会创造出骄人的业绩,就无法赢得领导的青睐,就不会拥有灿烂的明天。

第二,吃苦不要靠他人的庇护。在父辈或他人的庇护下,我们是练不出吃苦的精神的。只有靠自己的实力,我们才能形成一种吃苦的习惯。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艺术家,跟从他习画的那个青年人将来会不会成为一个大画家?他回答说:“不,永远不会!他没有生存的苦恼,他每年都会从家里得到好几万元赞助。”

这位艺术家深深知道,人的本领是从艰苦奋斗中锻炼出来的,而在财富的蜜罐中,这种精神很难发挥出来。

第三,吃苦需要技巧。吃苦是好的,但也不能盲目。能吃苦再加上多思考,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工作,积极地把握每个工作的机会,每个员工都是可以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