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人间至味菜根香
14751200000028

第28章 诗意绵绵品干菜

聂凤乔,扬州大学烹饪系主任、教授,是美食家,是高厨,是研究者,也是教育家,还写得一手精致的小品文。聂凤乔出生于厨师世家,从事烹饪研究40余年,曾为中国烹饪学会理事,受聘为《中国烹饪信息》主编十年。

聂教授是中国烹饪领域中的大家,对中国烹饪风味体系颇有研究,发表过大量关于烹饪原料的文章,日本饮食文化研究者称聂凤乔为“中国烹饪原料学第一人”。他对浙菜兴趣浓厚,对绍兴菜更是一往情深。几度来绍实地考察体验,曾作文《绍兴风味的思索》,极具指导性。对绍兴菜的历史渊源、风味特色、文化内涵、独特技艺作了宝贵的探索,对绍兴菜的发展十分有益。与霉干菜烧肉更是有着不解之缘,十分肯定霉干菜烧肉的营养与美味,而且高度认同霉干菜烧肉的风味特色。“‘霉干菜烧肉’不仅得名人品题,还受到广泛的喜爱,和‘东坡肉’等成为浙江菜典型。如今已有了软罐头上市;霉干菜自身也播传甚远,在一些地方出现了‘霉菜包子’、‘干菜烧饼’等热销品”。

1999年3月28日聂教授应邀参加绍兴市咸亨酒店特色菜点鉴定会。鉴定时,他对干菜这一风味浓郁的绍兴乡土特产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写的评语为“霉香浓郁,味道鲜美,特色鲜明”。对干菜焖肉的评价是“色泽正常纯厚,香气四溢,味醇正浓郁滋味绵长,口感适度。具有正宗绍兴菜风韵的传统佳品,不愧名牌特色”。对干菜烤虾的评价是:“干菜烤虾,两种原料组合甚有特点,具地方特色,名宜改‘干菜爆烹虾’。”他作风严谨,极具大家风范,并为绍兴菜赋诗一首:“陆游笔底田园趣,鲁迅书中乡土情。三味宜将归一味,一方水土育咸亨。霉糟臭殊酱腌干,千里熟香诱老馋。古越风情滋味在,今番却喜载香远。”聂教授对绍兴菜的烹饪技艺、历史文化、人文特色等有着透彻的了解,多采用诗篇的形式加以阐释、表达和赞美。

“干菜确实非同一般”

王子辉先生为西安烹饪专修学院教授、院长,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系国内饮食文化有影响的学者和不可多得的烹饪理论工作者,著述甚丰。

王子辉教授先后两次来到绍兴,均在咸亨酒店用餐,绍兴菜引起了先生的浓厚兴趣。1988年(戊寅年)3月他在杭州楼外楼张渭林副总经理的陪同下,与熊四智教授、陈光新教授等中国烹饪理论界知名人士,一起参观游览了鲁迅纪念馆、鉴湖、兰亭、舜王庙等绍兴知名景点,用午餐于咸亨酒店。回到西安后,他有感而发,写就《鲁迅·陆游·绍兴菜》一文,编于已出版的《吃喝恋》一书中。

绍兴的人文景观、湖光山色使他回味无穷,绍兴的美食让他念念不忘,干菜和由干菜做成的风味菜肴更令他大快朵颐,赞赏有加。他在《鲁迅·陆游·绍兴菜》的文中写道:“菜点全是绍兴传统风味,大约有十二三个。孔乙己当年喝的黄酒和吃的茴香豆是少不了。绍兴黄酒我是早领略过,色呈琥珀,清澈透明,馥香浓郁,烫热喝其味更加醇和。咸亨酒店的茴香豆似与街上卖的真空包装的不一样,调味不用盐而用酱油,稍带卤汁而潮润,吃起来软而韧,透味鲜香,实为下酒的上品。不过,这次吃的另外两个菜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干菜焖肉,一是干菜烤虾。绍兴干菜是出了名的,也是我早了解的,可用乌干菜作配料制成特殊风味却是这次才认识的……品尝后确实非同一般。难怪乾隆下江南时特嗜干菜做的食物,周恩来更喜食故乡田园风味的干菜焖肉。”

“绍兴东西”

孙伏园先生是我国现代散文作家、著名副刊编辑,浙江绍兴人,于1918年离绍后一直在外工作,他对家乡十分眷恋,时常魂牵梦萦,对绍兴的东西更是记忆犹新,时时回味。“绍兴有这许多特别食品,绍兴人在家的时候并不觉得,一到旅居外方的时候便一样一样的想起来;……解剖起来,所谓绍兴的东西有三种特性:第一是干食,第二是腐食,第三是蒸食”。确实如孙先生所言,这干食、腐食、蒸食是不负其名的绍兴有名的特色食品。干食是便于贮存的,如干菜、酱鸭、鱼干之类的;腐食是以霉千张、霉苋菜梗等为代表的;蒸食是以烹调方法为特征的一类蒸菜,诸如白鲞扣鸡、蒸三鲜等。

孙先生把干菜之类的干食称之为“绍兴东西”,并对这些干食的好处作了归纳和评说。他在《绍兴东西》这篇文章中列举了干食的三大好处。“干食不论动植物质,好处在:(1)整年都可以享用这类食品,例如没有笋的时候可以吃笋干,没有黄鱼的时候可以吃白鲞(这字读作‘响’,是一个浙东特有的字,别处连认也不认得);(2)增加一种不同的口味,例如芥菜干和白菜干,完全不是芥菜和白菜的口味,白鲞完全不是黄鱼的口味,虾米完全不是虾仁的口味;(3)增加携带的便利,既少重量,又少面积,既没有水分,又不会腐烂。这便是干食的好处”。孙先生不但对绍兴的“东西”了然于胸,还对干菜蒸肉的民间做法颇有心得。“又如干菜蒸肉,是生肉一层,干菜一层,放在碗中蒸的,大约要蒸二十次或十五次,使肉中有干菜味,干菜中也有肉味”。此中话语只有亲身实践过的,才能写出如此深切、老到的文字。可见,先生也是一个重实践的美食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