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让课堂充满幽默
14752600000057

第57章 灵机一动

二年级上学期的一次“基础训练”里安排了一次怎样接待客人的练习。课堂上,我让学生体会志刚和齐叔叔的说话语气,将二人的对话熟读成诵,然后,请二个小朋友到讲台前,一个扮“齐叔叔”,一个扮“志刚”,进行演练。

齐叔叔:志刚,你好!

志刚:齐叔叔好。

齐叔叔:你爸爸在家吗?

志刚:对不起,爸爸不在家,到图书馆去了。齐叔叔,请到屋里坐吧!

刚演到这儿,教室的门被推开了,门缝里伸进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的头,她对着教室后面喊道:“小华!小华!哎,小华呢?”

我立即请扮演“志刚”的小涛回答这位老奶奶的话,由他来“接待”这位“不速之客”。小涛还真听话,落落大方地迎上前去:“奶奶,请问小华姓什么,上几年级了?”

奶奶说:“小华是俺孙女,姓丁,叫丁小华,上二年级,你们不是二年级吗?”

小涛说:“奶奶,丁小华我认识,在二年级二班,我们是二年级一班。走,我带您去找。”

小涛领着老奶奶去了,小朋友们用热烈的掌声肯定了他的出色表现;同时,他们也对这位“不速之客”发表了看法,说她说话不礼貌。我顺势问:“那么,这位奶奶怎样说才合适,才不至于让人笑话呢?”

通过议论,小朋友们不但知道了怎样有礼貌地接待客人,而且知道了到了别人家怎样说话。

真正锻炼人的口才和能力的,还是现实生活的言语交际,学生对这一次意外的、真正的交际的感受,要比刚才的“演练”深切得多。

不错,这种情况太偶然,但是,教学机智主要是,也恰恰是表现在你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