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苹果式营销
14753100000032

第32章 乔布斯精准定位消费人群,苹果成为年轻人最爱

据美国相关机构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苹果公司的产品在过去一年中所占的市场份额持续高达60%,同比有小幅回落。这项调查数据还表明,购买苹果公司产品的消费者多为年纪在2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购买苹果总体消费者中的80%以上。如此一来,虽然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老牌手机公司仍然占据着中年人和老年人的市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苹果品牌在市场中的表现无疑将会越来越抢眼。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显然是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团队的努力所致,而且他的市场定位就是年轻的高端消费人群。乔布斯知道,手机作为一种单纯的使用工具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行业的不断发展,手机的影音播放、浏览网页和游戏软件等附加功能将最终决定手机品牌的竞争力。而年轻人对于时尚和潮流的关注度是最高的,因此在保障功能强大的基础上,外形设计方面也必须投注巨大精力。

乔布斯的想法可谓高屋建瓴,同样来自美国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年轻用户在选择购买手机时,对商品的外观时尚与否更加重视。在谈论苹果手机时,多数消费者更加热衷于它的精致形体和外观,至于功能和价格反而被放在其次,而乔布斯也恰到好处地抓住了年轻消费者的这一心理。如此一来,有人担心乔布斯会在产品质量方面有所松懈,甚至担心他会主动放弃中老年手机用户市场。事实证明,苹果手机在拥有时尚外观的同时,其质量也是非常有保障的。而至于对中老年客户群的考虑,乔布斯这样表示:“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用户,大多已经对诺基亚等一些老牌手机产生了使用感情,苹果手机即使做得再好,也只会被他们认为是‘花哨’,根本无法让他们买账。因此,与其兼顾整个消费人群,不如集中精力主要针对年轻消费者,以免最终落得个全面‘讨好’,却又全面讨不到好处的尴尬局面。”

乔布斯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做过大量市场调查的。比如,2011年的一项调查结果为,在过去一年中,20岁以下的手机用户更换新手机比例达到一半以上,而且原因都是因为感觉旧的手机不够时尚,而不是在实用方面有所欠缺;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的手机用户,其更换手机的比例在1/3以上,换手机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旧手机不够时尚;而年龄在50岁以上的手机用户,其更换手机的用户比例还不足20%。此外,这些老年人更换手机的原因,仍然有相当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手机实在太落伍。这也就是说,真正因为功能原因更换手机的用户寥寥无几。

为此,乔布斯运用他的创新智慧,以个性化为目标不断赋予苹果手机超凡魅力,其主要成就有以下四点:

(1)与众不同的外观设计。

由于ios操作系统的强大功能,苹果手机从发售的第一款产品开始,就确定了独树一帜的大屏构造,实现了操作键盘的虚拟化和功能使用的智能化,再加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多点触控技术,让苹果产品实现了它的与众不同。此外,苹果手机的一系列外部辅助工具也一改传统的手机风格,全都设计得时尚清新,让用户在使用的时候不禁生出一种享受的感觉。当然,这一切绝非偶然,而是在乔布斯科技美学主义影响下焕发的一次苹果之光。由于苹果手机在制作材质上也非常考究,所以用户将苹果手机拿在手里都有一种把玩艺术品的感受。

(2)美妙绝伦的使用体验。

一直以来,世人对苹果手机华而不实的非议始终没有停止过,但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洗礼,乔布斯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苹果产品的功能是强大的。对于苹果产品的使用,乔布斯曾经制定了“全民共享”的目标,也就是说其操作是非常简单的。而由于独立的操作系统设计,所以苹果产品几乎从来没有受到过病毒的侵害,同时死机和反应过慢的情况也极少出现。在软件性能方面,苹果的ios系统在1999年时就已经和微软的Windows 7不相上下,而且在美观设计上有了明显优势。更值得一提的是,ios系统占用的系统资源非常少。以个人电脑为例,即使是最初级的512内存也可以让整个系统运行自如,而且苹果产品特别注重快捷键的功能,这也让苹果产品赢得了诸多商业人士的青睐。手机方面,960×640的超强分辨率,让苹果手机的文字、图形和影像显示异常柔和,时刻为用户呈现着唯美画面。

(3)丰富的软件资源。

苹果商店(指苹果的网络下载)里究竟有多少种软件,这也许是连乔布斯也说不清楚的一件事情——一方面苹果商店中有浩如烟海的软件库存;另一方面,苹果强大的软件开发团队,也在时刻向软件库中输送着最新软件。其中,虽然有很多软件的使用是收费的,但是资深的苹果用户基本都会“越狱”(基本可以理解为使用盗版),而且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团队也基本默认了这样的事实。比如,乔布斯生前发售的最后一款苹果手机,被很多手机资深用户认为是一款为“越狱”而诞生的手机,而且苹果商店里的软件更新也逐步放缓,一些私人的服务商却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也为苹果产品软件兴盛注入了新的活力。比如,提供旅游指南的“掌上携程”、提供电影搜索功能的“网查影讯”、预订机票和酒店的“哈票”、提供聊天功能的“FaceTime”和浏览电子书的iBooks,等等。

当然,伴随着强大的优势,苹果产品的缺点也不少。比如,由于软件数量繁多,又需要匹配机型等,造成了软件查找和安装的困难,而且由于苹果产品和其他品牌产品的不兼容,使得苹果产品的用户无法玩一些常见的游戏(不过,这一点被苹果强大的游戏开发团队弥补了);其次,虽然苹果产品有单机游戏,但基本上没有支持网络游戏的功能,即使是苹果电脑对于网络的支撑,同样也明显逊色于同类产品(当然,如果进行设计、制作、开发和编辑等工作,苹果电脑的功能是无与伦比的);最后就是苹果产品的驱动工具,由于不兼容其他品牌的原因,一旦损坏将很难更换。比如,iPod系列产品,其早期版本的电池功能就让用户吃尽了苦头,而且制作材料也不像今天这么耐用,很容易损坏变旧。

不过,尽管如此,苹果产品的销售业绩还是扶摇直上,并且在此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稳定的粉丝群体。和以往的诺基亚、摩托罗拉以及三星等手机品牌相比,苹果手机在全球拥有数量众多的粉丝群。在苹果出现之前,如果说人们对于诸多电子品牌的感情是喜欢的话,那么对于苹果则是疯狂的爱了。真如乔布斯所说,他所销售的决不仅仅是一款商品,而是一种特立独行的文化和精神。而消费者一旦被这种文化所吸引,那么苹果的亮点将成为他们热衷于赞美的对象,苹果的不足则将会成为他们包容的对象。纵观全球商品市场,很少有哪个品牌可以拥有自己的粉丝群体,而且数量是如此之庞大,影响力又是如此之广泛。

放眼苹果品牌的发展史,乔布斯总能够带领他的团队不断为年轻人奉上精神大餐,并且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苹果产品。也许,乔布斯特立独行的思想文化天生就是为了苹果产品所生,而苹果产品则天生就是为了年轻人所生。由此而言,广大青年朋友对于苹果品牌的支持,从根本上讲也许是一种文化的认同和心神的回归。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否定、不断地突破,只是乔布斯赋予苹果的强大精神文化,而其实这些也正是年轻人应该具有的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