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苹果式营销
14753100000037

第37章 乔布斯的精湛招数,使苹果完美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2007年1月,乔布斯在苹果公司的例行年度展会上发布了一款新的产品,即iPhone手机,这同时也意味着iPhone手机时代的到来。iPhone手机的最大亮点在于,可以将手机的通信功能和电脑的软件功能进行无缝连接,从而使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畅游网络世界,而其中一款可以在平板电脑上收看网络视频的软件,尤其受到消费者热捧。此外,在这次例行的年度展会上,乔布斯还正式宣布,苹果电脑公司正式更名为“苹果公司”。这标志着苹果品牌从单一的电脑产品,步入到了全面发展电子产品的阶段。这个消息一经发布,立即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世界,而苹果公司的股票价格也因此大幅上扬。

其实,事情发展得如此顺利,也在乔布斯的意料之中。由于其苹果产品的走俏,全球各地的制造型企业市值开始缩水,而乔布斯知道,打开国际市场需要其本土企业的支持,于是苹果公司开始大肆寻求与国际制造厂家合作,其中包括日本和中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由于之前乔布斯利用电脑产品已经得到全世界制造业的认可,这些厂家纷纷和苹果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而这也为苹果产品的全球大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于将苹果电脑公司更名为苹果公司,在乔布斯看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要知道,乔布斯虽然是以做电脑生意起家的,但是苹果的品牌已经打响,全面进军电子行业,对于苹果公司来说是刻不容缓的。然而在乔布斯看来,他所要做的事情还远远不止这些,一个更加庞大,同时也让苹果品牌最终成为传奇的行销计划,已经在他的策划下逐渐展开。

2007年1月8日,也就是在苹果公司例行年度会议召开的几天后,世界第四十届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拉开帷幕。国际消费电子展历史悠久,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仅从参加活动的商家就能看出一二:其中包括微软、英特尔、惠普、IBM等,产品门类包括数码影像、家庭网络、IP电视和移动电子等三十余种,几乎涵盖了全球所有电子产品门类。除此之外,参加此次大会的还有来自全球165个国家的15万余人次,其影响规模和受关注程度可想而知。其实,乔布斯正是看中了国际消费电子展的这一点,才决定在这次大会上做点文章,以使苹果产品能够更加吸引众人的目光。

乔布斯在使用广告宣传为苹果品牌大举造势的同时,也利用媒体释放了一些苹果的负面消息,使苹果品牌长期处于众人的争论之中。往往有争论就会有关注,而乔布斯又使用了一系列欲盖弥彰的手法,致使很多关于苹果的流言在众人心中都成了疑问和谜题。到国际消费电子展召开的时候,世界各路媒体关注的焦点已经不是国际消费电子展本身,甚至忽视了微软、英特尔和惠普等元老级的品牌,将更多的目光投注到了苹果品牌上。而乔布斯选择在此不久之前发布惹人争议的iPhone苹果手机,不得不说是恰到好处,既赢得了市场的先机,又在此后得到了市场的良好反馈。

虽然苹果手机借助乔布斯的个人影响力,以及整个苹果团队的创新能力,赋予了苹果手机无与伦比的魅力,而且苹果手机在软件和硬件技术进步上也有不俗表现,但所谓同行是冤家,国际消费电子展之后,在苹果iPhone手机取得突破性市场进展的时候,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也很快形成。时任微软CEO的鲍尔默在此期间就曾表示:“苹果公司在个人电脑方面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软件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如果乔布斯坚持由苹果公司自行研发软件系统,尤其是在整个领域内尚属全新的手机软件,我想这对于广大的消费者来说,不是一个好的消息。”鲍尔默的这种说法,虽然为乔布斯造成了一些阻力和压力,但无疑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公司,这也许正中了乔布斯的下怀。

虽然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从未减小,而且对于乔布斯和苹果的非议从未停止,但是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在乔布斯的带领下,苹果公司最终成功“杀出了一条血路”。截止到iPhone手机第一个发售期结束,其市场表现已经仅次于世界三大手机品牌,即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并且隐隐有超越之势。西方有媒体评论人认为,“苹果手机的成功,是因为苹果这个品牌的魅力。因为无论是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还是三星,都以更低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但这些手机品牌在市场上的表现却很疲软。”事实上,这位评论人还没有分析到本质的原因,因为苹果品牌的魅力是乔布斯赋予的。换句话说,iPhone苹果手机的成功,是因为乔布斯的个人魅力。

乔布斯对于苹果产品的经营,始终遵循一套独创的理论,即将精力投注到产品的文化、质量、品牌和口碑上,并将这四个要素置于一种良性的循环中。

至于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在乔布斯看来就是将科技运用到极致,要让用户在使用苹果产品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同时也必须保障产品功能操作的简易。回首苹果公司自1976年创办以来,乔布斯正是抱持着这样的思想在设计和生产每一款苹果产品的。期间如果不是因为乔布斯因故离开了苹果公司一段时间,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更加绚丽多彩的苹果产品。苹果文化作用下的初期阶段,虽然苹果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并不高,但是由于苹果文化的独特性,已形成的占有率却非常稳定。这些苹果产品的用户,不仅仅是用户,更是苹果品牌的粉丝,其强大的购买欲望和购买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苹果产品初期阶段的市场占有率不足问题。

此外,苹果文化还表现在独特的商标设计上。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形象,表明了乔布斯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思路。为了暗合这个商标的内涵(独特),乔布斯对每款新发布的产品,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进行创新,以至于很多消费者都为此而欣喜若狂,更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苹果品牌的超级粉丝。乔布斯对于创新理念的关注,不仅表现在巨大的精力投注上,也表现在严格的技术保密上。iPhone手机实质上是手机和电脑功能结合的初级技术创新,乔布斯也发表评论说:“这是一款将完全改变电信行业的革命性移动电话。”虽然这款产品的实际功能还达不到后来成熟时期的水平,但是其革命性的意义却非常巨大,具体的技术转型已经完成,借此而形成的核心技术也已经存在。对于这些技术,乔布斯实施严格的管控,他从不对任何合作商进行授权,也不会完全公开苹果的工作平台。而乔布斯这样的做法,固然有闭门造车之嫌,但是不依靠外界成熟技术,完全进行自主创新,无疑也需要很大的信心和智慧,这些也都在乔布斯日后的表现中得到了印证。

然而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乔布斯也会适当调整自己的策略。比如,为乔布斯带来巨大成就,同时也为苹果公司带来巨额利润的iPod,乔布斯为了尽可能满足用户使用方便的要求,也对微软做出了一定妥协。因为iPod和微软的Windows系统不兼容,而当时世界上大多数用户的电脑都是Windows系统,为苹果用户带去了很大不便。为了弥补这种缺陷,乔布斯在加大苹果电脑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与微软进行了部分的技术合作,并最终解决了iPod和微软系统的兼容问题。但是实际上,乔布斯对于核心技术进行独家管控的理念并没有动摇,他对于微软的妥协也是有限的,而且从整个大局来看,妥协所得到的市场回报也是非常丰厚的。乔布斯知道,自己和苹果公司的成功,真正依赖的就是创新技术,如果这些创新的技术不存在了,或者苹果公司不再具有创新能力了,那么自己和苹果公司也将会面临市场的淘汰。

此外,乔布斯对于苹果产品口碑的关注,也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乔布斯曾经在一次发布会上表示:“口碑,实际上意味着诚信问题,在正常的市场竞争中,如果失去诚信,那就是意味着失去一切。”对于乔布斯来说,找出客户的实际需求,并且融入苹果的文化思想来进行研发只是第一步。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客户需求是瞬间显现的,如果乔布斯不抓住这样的时机,很可能会造成市场份额的流失。但是这种客户的即时需求,乔布斯即使再有魅力,也不可能立即满足,于是举行新款产品发布会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实际上,乔布斯是以许诺的方式满足客户的需求,或者说让客户知道苹果的下一款产品将满足他们的需求。至此,新的问题随即产生,即新产品和新功能的发售时间公布后,乔布斯到时必须交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而能否最终圆满地完成任务,也就涉及到乔布斯所说的诚信问题了。而令人钦佩的是,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团队,每次都能圆满甚至超额完成任务,不断带给用户惊喜。

如今,乔布斯已经被很多人神化,认为其诸多成就都是后人无法超越的。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乔布斯将创新思想运用到了苹果产品的方方面面,其中不仅包括产品的功能设计、实现、生产,同时也包括产品营销。在创新思想的指引下,乔布斯不断给苹果用户带来新奇的体验,而这种体验也是消费者在其他品牌产品那里所体验不到的。从这一方面来讲,也许乔布斯真的已经达到了极致水平,同时也让苹果的商业模式成为了诸多商界顶礼膜拜的完美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