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公司不教,但要你懂的财务常识
14757700000011

第11章 与资本市场共同成长——资本运用中的财务知识(1)

一般而言,随着企业的做强做大,企业往往会面临资金周转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企业通常会通过不同的融资渠道来进行资本运转。而且,随着社会与时代的进步,想做为一个更有竞争力富生命力的企业,必需学会与资本市场共同成长,掌握资本运用中的财务知识。本章我们从企业融资的渠道、企业如何从银行获得贷款、如何运用商业信用融资、如何有效利用风险投资、如何降低融资风险等方面,对如何进行资本运用做介绍,同时帮助大家了解一些需要了解的股票术语等资本运用中的基本知识。

1、企业融资的渠道都有哪些?

一般而言,随着企业的做强做大,企业往往会面临资金周转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企业通常会通过不同的融资渠道来筹集资金。本节主要就企业融资的渠道来做具体的介绍。

从筹集资金的来源角度看,筹资渠道可以分为企业内部渠道和外部渠道。

1、内部筹资渠道。企业内部筹资渠道是指从企业内部开辟资金来源。从企业内部开辟资金来源有三个方面:企业自由资金、企业应付税利和利息、企业未使用或未分配的专项基金。一般在企业购并中,企业都尽可能选择这一渠道,因为这种方式保密性好,企业不必向外支付借款成本,因而风险很小。

2、外部筹资渠道。外部筹资渠道是指企业从外部所开辟的资金来源,其主要包括:专业银行信贷资金、非金融机构资金、其它企业资金、民间资金和外资。从企业外部筹资具有速度快、弹性大、资金量大的优点,因此,在购并过程中一般是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但其缺点是保密性差,企业需要负担高额成本,因此产生较高的风险,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

2、企业如何从银行获得贷款?

一般而言,企业融资筹集的资金毕竟有限,这时候银行就派上了用场。企业如何从银行获得贷款呢?这正是本节将要介绍的内容。

某建筑业企业,由于历史以及建筑市场不规范等原因,导致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无力偿还到期贷款本息。企业决策者采取停发工资,积极催收应收工程款等措施,勉强按期足额偿还了到期贷款本息。后企业又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面对企业贷款申请,银行内部出现了同意贷款和不同意贷款的两种意见,鉴于企业注重维护自己的信誉,银行经慎重考虑,决定继续向该企业发放贷款,保持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从上例可以看出:银行为防范风险,对企业贷款有着严格的审核,但是上述建筑企业明明经营出现困难,为什么最后还能够成功从银行贷款?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发现了自己的困难后,积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从改善自身状况出发,创造条件争取到了银行贷款支持。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应该得到了一些启示,下面我们就针对企业如何从银行获得贷款做如下总结:

1、企业依法合规经营,贷款投向前景看好

银行在考察企业时,一般会了解企业过去的信誉状况,尤其是企业是否有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国家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生产如存在破坏环境的行为,将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而也就威胁到银行贷款的安全;此外,企业的资本投向应是那些有广阔市场前景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

2、健全财务制度,建立良好信誉

银行对一个企业是否贷款和贷多贷少,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就是企业的财务报表。因此,企业一定要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以争取银行贷款的最大支持;诚实守信是银行放贷最为重要的条件,在申请贷款时应真实全面地向银行提供有关资料。

3、注重企业积累,提高员工素质

积累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制胜的法宝,企业有一定的积累后,应设法购置自己的土地厂房,为顺利争取银行贷款创造条件。此外,市场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在市场竞争占据主动,为竞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寻找有效担保

作为第二还款来源,有效的担保如房地产抵押也是银行贷款时必须考虑的。存单质押、房地产抵押或有具备实力的法人提供保证等风险缓释措施银行还是比较青睐的。由有实力的担保公司提供保证银行也是欢迎的。

3、银行对企业信贷的要求有哪些?

上节我们介绍了企业该如何获取银行贷款,然而,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向企业申请贷款前我们还需了解银行对企业信贷的具体要求。

首先,我们先要知道银行信贷的概念,银行信贷是银行将自己筹集的资金暂时借给企事业单位使用,在约定时间内收回并收取一定利息的经济活动。

其次,我们来了解银行信贷的对象,它包括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它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再次,我们来看受理借款申请的基本原则:

1、除自然人和不需经工商部门核准登记的事业法人外,借款人持有在工商管理部门办理年检的手续的营业执照。

2、持有地方人民银行核发的在有效期内的《贷款证》。

3、借款人在我行开立基本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并按贷款比例在我行保持一定数额的存款和结算业务;我行贷款额占其借款总额比重较大的,应在我行开立基本结算账户。

4、借款人具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已发放贷款的到期本息均如数清偿;没有清偿的,已做出我行认可的还款计划。

5、申请中长期贷款的,新建项目的企业法人所有者权益与项目所需总投资的比例不低于国家规定比例。

6、借款人能如实提供我行所要求的资料,在以往的业务往来中,能接受我行对其信贷资金使用情况和有关生产经营、财务活动的审查和监督,能落实有关贷款条件,并按借款合同约定的用途和进度使用贷款。

7、借款人的财务和资信状况以及经营管理情况符合银行要求。

4、银行长期借款筹资方式有何优缺点?

前几节我们对银行贷款做了相关介绍,本节我们针对银行长期筹款方式的优缺点做具体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长期借贷筹款的概念,长期借款筹资是指向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它单位借人的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和满足长期流动资产的需求。

其次,我们来看我国各金融机构的长期借款的划分,它主要有以下三个类别:

1、按借款用途,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借款、更新改造借款、科技开发和新产品试制借款等。

2、按提供借款的金融机构的性质,分为政策性银行借款、商业银行借款。

3、按借款有无担保,分为信用借款和抵押借款。

此外,企业还可以从信托投资公司取得信托投资借款,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取得各种中长期借款等。

在西方,银行长期借款的初始贷款期是3年~5年;长期贷款利率较短期贷款利率高0.25%~0.50%;人寿保险公司等非银行机构的贷款期限一般在7年以上,利率比银行贷款要高些,而且要求借款人预付违约金。

长期借款的种类很多,各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各种借款条件选用。我国目前各金融机构的长期借款主要有:

1.按照用途,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借款、更新改造借款、科技开发和新产品试制借款等。

2.按照提供贷款的机构,分为政策性银行贷款、商业银行贷款等。此外,企业还可从信托投资公司取得实物或货币形式的信托投资贷款、从财务公司取得各种中长期贷款等。

3.按照有无担保,分为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信用贷款指不需企业提供抵押品,仅凭其信用或担保人信誉而发放的贷款。抵押贷款指要求企业以抵押品作为担保的贷款。长期贷款抵押品常常是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股票、债券等。

接下来,我们来看取得长期借款的条件

金融机构对企业发放贷款的原则是:按计划发放、择优扶植、有物资保证、按期归还。企业申请贷款一般应具备的条件是:

1.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有法人资格。

2.经营方向和业务范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借款用途属于银行贷款办法规定的范围。

3.借款企业具有一定的物资和财产保证,担保单位具有相应的经济实力。

4.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

5.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制度健全,资金使用效益及企业经济效益良好。

6.在银行设有账户,办理结算。

具备上述条件的企业欲取得贷款,先要向银行提出申请,陈述借款原因与金额、用款时间与计划、还款期限与计划。银行根据企业的借款申请,针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信用情况、盈利的稳定性、发展前景、借款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等进行审查。银行审查同意贷款后,再与借款企业进一步协商贷款的具体条件,明确贷款种类、用途、金额、利率、期限、还款的资金来源及方式、保护性条件、违约责任等,并以借款合同的形式将其法律化。借款合同生效后,企业便可取得借款。

最后,我们来看长期借款筹资的优缺点:

1、长期贷款的优点:

(1)筹资速度快。通过发行各种证券来筹集长期资金需要证券发行前的准备时间和发行时间,而银行借款与发行证券相比,一般所需时间都较短,可以迅速地获取资金。

(2)资本成本较低。长期借款利息可在税前支付,另外借款的手续费低于证券的发行费用。因而相对于其它长期筹资方式,长期借款的资本成本是最低的。

(3)弹性较大。借款企业面对的是银行而不是广大的债券持有人,而且可以与银行直接接触,确定贷款的时间、数量和利息;另外在借款期间如果情况发生了变化,企业也可与银行再进行协商,修改借款数量及条件等,与其它筹资方式相比有较大的弹性。

(4)具有财务杠杆作用。因为银行借款利息属于固定性融资成本,在息税前利润增加时,会使税后利润以更大的幅度增加。

2、长期借款筹资的缺点:

(1)财务风险较大。因为财务杠杆的作用,在息税前利润减少时,会使税后利润以更大的幅度减少;另外借款会增加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

(2)限制条款较多。银行长期借款都有很多的限制条款,这些条款可能会限制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

(3)筹资数量有限。银行一般不愿进行巨额的长期贷款;另外,当企业财务状况不好时,借款利率会很高,甚至根本不可能得到贷款。

5、如何运用商业信用融资?

在前面的章节里我们已经对融资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我们就具体来了解商业信用融资的概念和方式。

首先,我们来看商业信用融资的概念,它是指在商品交易中,交易双方通过延期付款,或者延期交货的形式,形成以商业信用筹措资金的形式。

其次,我们来看商业信用融资的特点,它实际上是最原始的商品交易资金周转的信用方式。商业信用能为交易双方提供方便,商业信用可以巩固经济活动、加强经济责任,商业信用融资的关键是交易双方都要诚守信用,商业信用融资关键是诚信。我觉得中国市场现在关键是诚信问题,如果大家都诚信,这个生意就都好做了,所以,商业信用融资的焦点也是信用两个字。

再次,我们来看商业信用融资的种类,它有应付账款融资、预付账款融资和商业票据融资三种。我们讲一个“四两拨千斤,赚了一亿五千万”的例子,这也是一个活生生、很生动的例子。

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取得了一块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的建筑用地开发权,每平方米综合造价和费用是三千元,每平方米平均销售价格是4500元,需要总投资为3亿元,总收入为4.5亿元,净收入是1.5亿元。但是这个房地产公司开工时,手里只有1500万元,他们选用了延期付款与预收账款的融资模式,完成了这个房地产的开发项目,赚了1.5亿元。

接下来,我们来看企业利用商业信用进行融资主要有如下优点和缺点:

第一,商业信用融资的主要优点

1、商业信用是一种"自然性筹资",它伴随商品交易自然产生,不需办理手续,一般也不附加条件,使用比较万便。

2、使用灵活且具弹性。

3、若没有现金折扣或企业不放弃现金折扣,以及使用不带息应付票据,则企业利用商业信用筹资并不产生筹资成本。

第二,商业信用融资的主要缺点

1、期限较短,尤其是应付账款,不利于企业对资金进行统筹运用。

2、对应付账款而言,若放弃现金折扣,则需负担较高的成本;对应付票据而言,若不带息,可利用的机会极少,若带息则成本较高。

3、在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若企业缺乏信誉,容易造成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影响资金周转。

最后,我们来看企业利用商业信用融资的具体形式,它通常有:应付账款融资、商业票据融资、预收货款融资等。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第一,应付账款融资的主要含义和操作万法:

应付账款是卖方通过赊消而提供给买万的信用,它是买方的一种短期资金来源。在商品交易中,买方收到货物后暂不付款,也不出具借据,而是延迟一定时日后才付款而对卖方形成的欠款。它是最常见、最典型的商业信用形式。采用应付账款形式,卖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销,而对买方来说,延期付款等于是向卖方借用资金购进商品,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买方的短期资金需求。销货企业在将商品转移给购货方时,并不需要买方立即支付现款,而是卖方根据其特殊交易条件或货物条件向买万开出发票或账单,待一个时期后再由买方付清货款。于是,买方以应付账款的形式获得了这种卖方提供的信贷。这是一种双向获益的行为,买方获得了短期资金来源,卖方扩大了自已的商品销售。

第二,商业票据融资的含义和操作万法

一般所说的商业票据,是指企业财务所称应付票据,是企业在进行延期付款交易时开具的反映债仅债务关系并凭以办理清偿的票据,它可由购货方或销货方开具,并由购货方承兑或请求其开户银行承兑。为了增强赊销款收回的保证程度,卖方更愿意选择商业票据这一科学和完善的商业信用形式。就其具体使用方式来看,商业票据一般有商业本票和商业汇票两种。其中,商业本票里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具的保证在一定时日无条件付款的书面涵诺;商业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签发的。要求债务人在一定时日无条件付款的书面命令。其付款期限由交易双方商定,我国规定一般为1~6个月,最长不超过9个月,遇有特殊情况还可适当延长。应付票据可以带息,也可以不带息。它的利率一般比同期银行借款利率低,且不用保持相应的补偿余额和支付协议费。所以其资金成本低于银行利息。应付票据必须归还,如果延期则需支付罚金,因而风险较大。

6、如何进行企业内部筹资?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企业内部筹资,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企业内部筹资呢?本节我们来做具体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企业内部筹资的概念,企业内部集资是指生产性企业为了加强企业内部集资管理,把企业内部集资活动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在自身的生产资金短缺时,在本单位内部职工中以债券等形式筹集资金的借贷行为。但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以行政命令或其它手段硬性摊派。

其次,我们来看申请集资的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具体如下:

1、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2、有一定的自有流动资金;

3、在银行开设账户。

在申请集资的企业应向负责审批的银行提供下列文件资料:

1、集资申请书和集资方案;

2、营业执照副本;

3、近期会计报表;

4、其它应提供的材料。

再次,我们来看企业内部集资的监督:

1、各级人民银行要根据申请集资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和集资方案,对企业全部资金来源和运用、经营状况以及其它与集资有关的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对经营性亏损的企业,不准集资。但经过考察,亏损企业集资用于有助于该企业发展或扭亏的项目,并有偿付来源和能力,审查确认后可予以批准。

2、企业内部集资方案要写明集资目的、范围、金额、期限、利率、预计经济效益、方式、购券人的权利和义务、企业偿还集资款的资金来源等内容。企业内部集资只支付利息,利率可高于同期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上浮的幅度由审批的人民银行按有关规定确定。申请集资的企业要印制标准集资券,向负责审批的人民银行提供票样,经认可后方可使用。债券到期,由企业兑回销毁。

3、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集资,企业在提报集资申请报告的同时,必须提供县区级以上计划部门批准的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正式批件。

4、对企业承包风险抵押金,人民银行按规金管理条例和有关集资规定进行管理,投入全社会的集资规模内。实行承包制的企业要向所在地人民银行提供企业承包的有关资料和承包协议书,人民银行审核后发给批准书,企业凭批准书支付到期后的风险抵押金。批准的期限可与承包期一致。

5、企业承包风险抵押集资要专户存储,不得挪用。如确属需要,只能用于企业流动资金的临时周转。

6、企业内部集资经人民银行审核同意后,申请企业要填写《集资申请书》,并由具有法人地位、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经济实体对该企业承担保付责任。再经企业主管部门和开户银行签署意见,人民银行最后发给《企业内部集资批准书》。申请企业方可开始集资。

7、怎样运用优先股进行融资?

在企业融资过程中我们可能还会涉及到一个“优先股”的问题,究竟什么是优先股呢?该如何运用优先股进行融资?本节就来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对优先股的概念有所了解,优先股是相对于普通股(ordinary share)而言的。主要指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

一是优先股通常预先定明股息收益率。由于优先股股息率事先固定,所以优先股的股息一般不会根据公司经营情况而增减,而且一般也不能参与公司的分红,但优先股可以先于普通股获得股息,对公司来说,由于股息固定,它不影响公司的利润分配。二是优先股的权利范围小。优先股股东一般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股份公司的重大经营无投票权,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享有投票权。

其次,我们来看优先股的优先权,它主要有以下四点:

1.在分配公司利润时可先于普通股且以约定的比率进行分配。

2.当股份有限公司因解散、破产等原因进行清算时,优先股股东可先于普通股股东分取公司的剩余资产。

3.优先股股东一般不享有公司经营参与权,即优先股股票不包含表决权,优先股股东无权过问公司的经营管理,但在涉及到优先股股票所保障的股东权益时,如公司连续几年不支付或无力支付优先股股票的股息,优先股股东可发表意见并享有相应的表决权。

4.优先股股票可由公司赎回。由于股份有限公司需向优先股股东支付固定的股息,优先股股票实际上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举债集资的形式,但优先股股票又不同于公司债券和银行贷款,这是因为优先股股东分取收益和公司资产的权利只能在公司满足了债权人的要求之后才能行使。优先股股东不能要求退股,却可以依照优先股股票上所附的赎回条款,由股份有限公司予以赎回。大多数优先股股票都附有赎回条款。

再次,我们来看优先股融资的优缺点

1、优先股融资的优点

(1)优先股筹集的资本属于权益资本,通常没有到期日,即使股息不能到期兑现也不会引发公司的破产,因而融资后不增加财务风险,反而使融资能力增强,可获得更大的负债额。

(2)优先股股东般没有投票权,不会使普通股东受到威胁。

(3)优先股的股息通常是固定的,在收益上升时期可为现有普通股股东“保存”大部分利润,具有一定的杠杆作用。

2、优先股融资的缺点

(1)优先股融资的成本比债券高,这是由于股息是在税后支付的,不能冲抵税前利润。

(2)有些优先股(累积优先股,参与优先股先等)要求分享普通股的剩余所有权,稀释其每股收益。

8、怎样运用普通股进行融资?

上一节我们对优先股有了一定了解,本节我们来看如何运用普通股进行融资。

普通股是针对于优先股来说的,发行普通股票筹资,所得资金为公司的资本金,具有使用稳定,不必到期归还等优点。在企业负债较高时,这也是较为可行的筹资方式。

但是,利用普通股筹资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点。

第一,发行成本高。公开发行股票需要经过申报、承销等一系列工作,而这些工作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很高的费用。

第二,发行股票筹资需要增大企业的透明度,需要公布企业的资金使用计划和未来的发展计划等一系列重要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可以被竞争对手所利用的。

第三,增资发行股票对股票市场来说可能是一则“坏消息”,会对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带来不利的影响。

我们来对普通股融资的利弊进行分析:

普通股融资的好处在于,普通股筹集的资金不需归还、无固定的股利负担、可以增强公司的举债能力、发行比较容易、可以提高公司及其产品知名度,问题在于,普通股的资金成本较高,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增发新股会降低普通股的每股收益,股票上市后公司需定期公布财务状况,保密性差,股票交易易被人为操纵,影响公司形象。

9、企业如何进行债券筹资?

除了前面提到过的,企业融资还有一种方式——债券筹资。本节我们就来介绍如何进行债券筹资。

首先,我们先对债券的概念有个初步了解,债券是金融市场上的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发行债券是债务人筹集负债资金的一种重要筹资方式,购买债券则是投资者进行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金融市场上,债权债务双方当事人通过债券实现了资金交易,但是,这种资金交易不同于发行股票,它是种借贷活动。

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对发行企业既有利也有弊,应认真分析进行选择。

其次,我们来看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1、债券筹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筹资成本较低

发行债券筹资的成本要比股票筹资的成本低。这是因为债券发行费用较低,其利息允许在所得税前支付,可以享受扣减所得税的优惠,所以企业实际上负担的债券成本一般低于股票成本。

(2)保障股东控制权

债券持有人无权干涉企业的管理事务,因此,发行企业债券不会像增发股票那样可能会分散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

(3)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不论企业赚钱多少,债券持有人只收取固定有限的利息,而更多的收益可用于分配给股东,增加其财富,或留归企业以扩大经营。

(4)便于调整资本结构

企业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或在发行债券时规定可提前赎回债券,有利于企业主动地、合理地调整资本结构,确定负债与资本的有效比例。

2、债券筹资的缺点

利用债券筹集资金,虽然有前述的一些优点,但也有明显的不足。

(1)限制条件较多

发行债券的限制条件一般比长期借款、租赁筹资的限制条件要多而且严格,从而限制了企业对债券筹资方式的使用,甚至会影响企业以后的筹资能力。

(2)筹资数量有限

利用债券筹资有一定的限度。当企业的负债比率超过了一定程度后,债券筹资的成本会迅速上升,有时甚至会发行不出去。而且国家的有关法规对企业的债券筹资额度也有限制。如我国公司法规定,发行公司流通在外的债券累计总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

(3)筹资风险较高

债券有固定的到期日,并定期支付利息。利用债券筹资,要承担还本、付息的义务。在企业经营不景气时,向债券持有人还本、付息,无异于釜底抽薪,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困难,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10、企业如何进行租赁融资?

租赁即出租。本节主要分析企业通过金融租赁公司租借或者说金融租赁公司向承租方出租巨额、大型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方法、种类以及双方的利弊。

首先,我们来对租赁融资有个大致了解,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会遇到需要某项重大的项目设备,而企业本身一时无法筹措所需全部资金,或者说,花大量资金购入后,却偶尔使用,机会成本过高,此类设备的更新升级换代又相当之快。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完全可以考虑采用租赁融资方式达到目的。从经营原则上分析,企业最终目的是增加净利润或者是增加股东权益,那么,采取什么办法措施以何种形式达到融资目的则是次要的。

其次,我们来看租赁融资的概念与种类

1、概念:租赁融资是双方签订租赁合同,先由金融租赁公司依据企业需要采购企业所指定的大型机械设备,然后,将该设备在双方规定的期限内出租给企业使用,企业作为承租方按期交纳租金,取得设备的使用权,设备的所有权仍属出租方。与银行融资相比,企业租赁融资就其实质而言是相似的,两者都以双方达成某项协议为前提,银行借贷是企业向银行借贷一定数量的资金,并交纳一定的贷款利息,到期归还本金利息;而租赁融资是企业向金融租赁公司租借确定的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同时也要按合同规定交纳租金,到期归还所使用的设备。银行借贷是借"钱",租赁融资是借"物",借"钱"的目的还是为了得到"物",因此,租赁融资比银行借贷更为直接,期限也相对较长,这也是将租赁融资归入中长期贷款的原因。

2、租赁融资的形式多样,主要有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种。

(1)租赁融资

主要解决企业短期资金的不足,一般是企业临时性的设备需求,如计算机、船只甚至火车飞机、大型运输汽车、工程建设设备、办公写字楼、机床、电讯设备等一般性常用设施。因企业使用时间不长,所以租金相对较高,使用期间,有关设备的保养、维修和保险等事项均由租赁公司负责,使用期届满,其设备仍归还出租公司,承租方花钱少,却能享受最新设备的使用,降低自己生产成本,不承担设备折旧、保管等风险。这种租赁也称为服务性租赁。中小企业甚至个人都可采用这种租赁形式。

(2)融资租赁

是企业需要某种较为专业的机械设备,租赁公司不可能什么设备都事先购置备货,可根据企业指定的规格要求特意采购来并租借给企业使用。这种方式又称为资本租赁。企业也应考察租赁公司的经营能力、经济实力、人员素质、服务效率、信誉程度以及综合费用水平等事项。事先双方应该签订协议,对所需设备的品种、型号、规格、数量、质量、技术标准、品牌、价格甚至设备制造商、产地都应具体明确。这类设备一般租用期限较长,租期届满,所用设备往往由承租方留购,留购价格可由设备折旧后的残值按市场价计算。当然,企业可将设备退还租赁公司或另签合同续租。

两种租赁方式相同之处在于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是相分离的,分别属于出租人和承租企业。租期届满,承租企业都可选择设备的留购、退还或续租形式。

再次,我们来对租赁融资进行利弊分析:

我们知道,采用何种方式获得资金并不重要,关键是经济效益要大于投入成本,其次才是进行量化分析,在确定投入量的前提下,如何去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或者在产出确定的前提下,如何去达到投入的最少。企业如急需添置某项重要生产设备,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去买还是借,要买,是自筹资金还是银行贷款,要借,是采用以上哪种方式。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进行详细的投入产出的可行性分析,通过财务比较做出最佳选择。

1、租赁融资的有利之处:

(1)企业不必支付全部款项就可直接得到所需的设备,可立即产生经济效益。还省却了购置设备过程中极其复杂烦琐的谈判程序、时间、费用和精力;

(2)企业掌握了更方便灵活的主动权,可避免因向银行借贷不得不承担的各种附加条件和限制性条款,为企业留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运营弹性;

(3)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财务结构,增强了企业的借贷能力。因为设备是临时租用,并不增加企业的负债,可使企业资本结构更趋合理,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即增强了企业的借款能力;

(4)避免了设备因技术的更新换代而遭致的无形折旧损失。特别是计算机类产品、通讯类产品、生物医药类高科技产品的技术日新月异,企业将此类风险转嫁给了出租方,而免受更新设备带来的经济损失;改善企业财务中的速动指标、现金流量表等数据。企业在得到设备时,无须一次性支付大量资金,可将资金用于更需要的方面。如企业将该设备再转手转租,也可使资产转化为现金;设备租金按财务规定可在企业税后利润中支付,有利于企业降低所得税交纳数额。

2、租赁融资的不利之处。

(1)设备租用费相对较高,如长时间租用,其总支付租金可能会超过设备购置成本;

(2)企业在使用过程中,即使发现设备的不合理处,也无权擅自对租赁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或增减附加设备;

(3)较高的租金支付,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负担,尤其是租用设备未能产生预期效果时。设备一旦因保管不善或使用不当遭到损坏,企业将要负赔偿责任。租赁合同是不可撤销合同,因此,企业作为承租方,不可因市场利率降低而在租期内提前归还租金,终止合同。当然出租方也不能因市场利率提高或设备涨价而提高租金,企业也不能因自己有了新型设备而中途撤销合同,退还设备。

对金融机构而言,有利之处在于开拓业务,是银行信贷的延伸,能弥补银行信贷业务的单一功能,有利于改善贷款结构。不利之处在于承租企业往往会拖欠租金,使租赁公司资金周转发生困难,甚至会拖垮租赁公司。

11、企业怎样利用应收账款融资?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应收账款融资,本节我们就具体来看如何利用应收账款融资

首先,我们来看应收账款融资的概念,它是指企业以自己的应收账款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的贷款额一般为应收账款面值的50%~90%,企业将应收账款抵押给银行后一般不通知相关的客户。

其次,我们来看应收账款融资的功能及特点:

满足借款人因应收账款占用造成短期流动资金不足的融资需求,优化客户财务报表。

再次,我们来看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对象及范围:

借款人应当是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按规定办理年检、实现独立核算,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法人。

接下来,我们来看应收账款融资申办条件

借款人申请流动资金贷款时除要具备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不挤占挪用信贷资金、恪守信用等条件外,还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原应付贷款利息和到期贷款已还清;没有清偿的,已经做了经我行认可的偿还计划。

2、应经过工商部门办理年检手续。

3、在农业银行开立基本账户或一般账户。

最后,我们来看应收账款融资的申办程序

1.提出书面申请

2.提供以下材料:

(1)提交应收账款融资申请;

(2)经年审过的营业执照、近期财务报表和贷款卡(证);

(3)商务合同、发(送)货凭证或货物单据和商业发票(增值税发票);

(4)拟转让应收账款情况;

(5)买方名称、地址、账号、开户行名称及生产经营状况以及财务状况等;

(6)农业银行要求的其它材料。

12、企业如何获得直接投资?[yqbg7]

13、企业如何有效利用风险投资?

“机遇与挑战并存,收益与风险同在”,在投资中也是一样。本节我们就来介绍企业该如何有效利用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的简称是VC,在我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其实把它翻译成创业投资更为妥当。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

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从运作方式来看,是指由专业化人才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特别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方式。

风险投资一般采取风险投资基金的方式运作。风险投资基金在法律结构是采取有限合伙的形式,而风险投资公司则作为普通合伙人管理该基金的投资运作,并获得相应报酬。在美国采取有限合伙制的风险投资基金,可以获得税收上的优惠,政府也通过这种方式鼓励风险投资的发展。

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资本(Equity),而不是借贷资本(Debt)。风险投资为风险企业投入的权益资本一般占该企业资本总额的30%以上。对于高科技创新企业来说,风险投资是一种昂贵的资金来源,但是它也许是唯一可行的资金来源。银行贷款虽然说相对比较便宜,但是银行贷款回避风险,安全性第一,高科技创新企业无法得到它。

风险投资机制与银行贷款完全不同,其差别在于:

第一,银行贷款讲安全性,回避风险;而风险投资却偏好高风险项目,追逐高风险后隐藏的高收益,意在管理风险,驾驭风险。

第二,银行贷款以流动性为本;而风险投资却以不流动性为特点,在相对不流动中寻求增长。第三,银行贷款关注企业的现状、企业目前的资金周转和偿还能力;而风险投资放眼未来的收益和高成长性。

第四,银行贷款考核的是实物指标;而风险投资考核的是被投资企业的管理队伍是否具有管理水平和创业精神,考核的是高科技的未来市场。

第五,银行贷款需要抵押、担保,它一般投向成长和成熟阶段的企业,而风险投资不要抵押,不要担保,它投资到新兴的、有高速成长性的企业和项目。

风险投资是一种长期的(平均投资期为5~7年)流动性差的权益资本。一般情况下,风险投资家不会将风险资本一次全部投入风险企业,而是随着企业的成长不断地分期分批地注入资金。

风险投资家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风险投资家与银行家不同,他们不仅是金融家,而且是企业家,他们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风险投资家在向风险企业投资后,便加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就是说,风险投资家为风险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专业特长和管理经验。

风险投资家在风险企业持有约30%的股份,他们的利益与风险企业的利益紧密相连。风险投资家不仅参与企业的长期或短期的发展规划、企业生产目标的测定、企业营销方案的建立,还要参与企业的资本运营过程,为企业追加投资或创造资金渠道,甚至参与企业重要人员的雇用、解聘。

风险投资最终将退出风险企业。风险投资虽投入的是权益资本,但他们的目的不是获得企业所有权,而是盈利,是得到丰厚利润和显赫功绩从风险企业退出。

风险投资从风险企业退出有三种方式:首次公开发行(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被其它企业兼并收购或股本回购;破产清算。显然,能使风险企业达到首次公开上市发行是风险投资家的奋斗目标。破产清算则意味着风险投资可能一部分或全部损失。

以何种方式退出,在一定程度上是风险投资成功与否的标志。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风险投资家就制定了具体的退出策略。退出决策就是利润分配决策,以什么方式和什么时间退出可以使风险投资收益最大化为最佳退出决策。

与其说风险投资是一种早已做好退路的投资方式,倒不如说是一种做好了投资退路和注重投资过程的决策方式,故须注重风险投资过程的几个关键环节:

1、搜寻投资机会。

投资机会可以来源于风险投资企业自行寻找、企业家自荐或第三人推荐。

2、初步筛选。

风险投资企业根据企业家交来的投资建议书,对项目进行初次审查,并挑选出少数感兴趣者作进一步考察。

3、调查评估。

风险资本家会花大约六周到八周的时间对投资建议进行十分广泛、深入和细致的调查,以检验企业家所提交材料的准确性,并发掘可能遗漏的重要信息;在从各个方面了解投资项目的同时,根据所掌握的各种情报对投资项目的管理、产品与技术、市场、财务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做出投资决定。

4、寻求共同出资者。

风险资本家一般都会寻求其它投资者共同投资。这样,既可以增大投资总额,又能够分散风险。此外,通过辛迪加还能分享其它风险资本家在相关领域的经验,互惠互利。

5、协商谈判投资条件。

一旦投、融资双方对项目的关键投资条件达成共识,作为牵头投资者的风险资本家就会起草一份“投资条款清单”,向企业家作出初步投资承诺。

6、最终交易。

只要事实清楚,一致同意交易条件与细节,双方就可以签署最终交易文件,投资生效。

14、企业如何降低融资风险?

虽然说,机遇里总是潜伏着风险,我们还是应该“尽人事而随天命”,在可把握的范围内学会如何降低融资风险。

企业的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融资结构的变化,以及借款偿还方式及期限的不同,而导致的企业降低或丧失偿债能力。

企业融资方式不同,其偿债压力不同,所承受的融资风险也不一样。权益融资(权益资本),如股本股票,属于企业长期占用资金,不用还本付息,因而不存在偿债风险。负债融资(如贷款、债券)则需还本付息,而且不同期限、不同金额、不同用途的资金,以及对应于企业建设、生产经营的不同时期。

没有可融来资,企业自己不但浪费金钱,最重要的是时间也拖过去了,可能项目因此流产,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求财若渴”,很难断定真假。有些花费不管是真假资金方都要收取,企业拿这个自认为很好的项目,几年投产后一定就能回收成本挣钱,就出来找资金投资,结果找到最多的是投资公司,耗费了大量的花费,却无法获得资金。其实,真实的投资方在选择投资项目后期的发展上一直沿用自己的体系来分析并确定其基金投在什么行业是最合适的,因此发行一支基金前已经划定它的投资范围了。

如何将这些风险降低,首先企业要搞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举个例子,好比两座山,一山要比一山高,企业想发展,有个好项目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可以壮大自己。至于怎么过去那座高一点的山,吃掉那个好项目,这就需要你付诸行动:一是下山再去爬那座高一点的山,可是中间会遇到几个问题,税费>融资>债务>债权。可能企业走到融资这一关就过不去了。二是架一条钢索走过去,至于怎么架?就是你的目地有多远,须要多少钢索(成本)架过去。这里的成本就是指的你企业的现金和固定资产,如果比重不够到不了对面的那一座高一点的山。如果够怎么走过去,当然还须要一只平衡杆,谁见过走钢索的人不要平衡杆的,他们都还走过去了。企业的这只杆一头是银行。企业融资一定要很清楚自己的成本有多少,这样有机会用合理合规的手段把企业做大。

15、企业上市有何利弊?

企业上市在当今已不少见,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上市?企业上市有何利弊呢?

企业上市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IPO新股定价过程分为两部分,首先是通过合理的估值模型估计上市公司的理论价值,其次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发行方式来体现市场的供求,并最终确定价格。

公司上市可以给公司带来以下好处:

1、获取资金上的好处

股份公司上市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获得筹资方面的好处,这些好处包括:

(1)可以筹集到大量的资金。上市公司是广大投资者的投资对象因而容易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扩大筹资的来源。上市公司发行股票,一次性筹集的资金动辄数亿元,甚至10多亿元。

(2)筹集到的资金是公司的股本,属于公司的自有资本。

与借债相比,自由资本有下列好处:

①没有到期日,资金可永久性使用,不需归还,而由借债形成的债务是有固定的偿还期限的,经常对公司的经营产生巨大的压力;

②通过发行股票筹资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约束,没有固定的利息负担,股息的分配也主要是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水平及股利政策,不需要支付固定的股息,而借债的情况下,为保证债权的安全收回,债权人一般会附加一系列的条件,如对公司财务和经营的限制等,另外,还要求支付固定的利息,固定的利息成为公司的一项固有的负担。

③通过上市发行股票筹集得来的资金由于是企业的自有资金,因此公司使用资金的自主性较大,资金的使用不受出资人的干扰。而借债的情况下,债权人一般都会对债务资金的使用作出较为严格的规定,如必须用于指定用途等。

2、有利于股权分散化

股票上市后,上市公司的股权分散在大小不一的个别投资者手中,这种股权分散化能有效避免公司被少数股东单独支配的危险,赋予公司更大经营自由度。

3、提高公司信誉

各国对公司股票上市都制定了较为严格的标准,公司能上市,标志着公司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拥有相当的声誉、信誉,具有一定的实力。同时,公司证券的交易等信息通过中介、报纸、电视台等各种媒介不断向社会发布,也扩大了公司的知名度。提升企业的声誉、信誉和档次。

4、有利于公司的经营管理

(1)可以推动企业建立完善、规范的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

证券管理机构和交易所一般都对上市公司的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有比较明确的要求,这使得公司要上市,就必须按照这些规定建立起规范的企业组织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公司的经营管理。

(2)促使公司特别是经理人员不断加强经营管理

上市后股票价格的变动,形成对公司业绩(或者说)的一种市场评价机制。只有那些业绩优良、成长性好的公司的股价才能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吸引众多的投资者,使公司能以较低的成本筹集大量资本,经理人员也才能获得较高的评价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和声誉。反之,公司经营不好,股价下跌,就吸引不到投资者,公司也将面临被收购的威胁,经理人员的地位也容易不保。这些外部的压力就促使公司特别是经理人员努力地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

(3)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培养更多顾客

上市公司主权分散及资本大众化的直接效果就是使股东人数大大增加,使公司的公众性大为增强,有利于扩大公司的知名度;另外,上述上市公司所标志的良好信誉也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知名度。

5、可能享受减税优待

为鼓励资本市场的建立与资本积累的形成,政府一般对上市公司进行减税优待。正是上市能够带来的这些好处,才使得众多股份公司对上市趋之若骛。股份公司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具备上市的基本条件之后,就开始积极地筹备上市。股份公司上市也带来了以下不利之处:股份公司在获得上市带来的种种好处的时候,也承受若干不利的方面。

主要包括:

(1)公司上市必须花费一定的成本

上市须耗费各种费用,包括支付给券商、投资银行的改制重组费用,支付给律师、会计师等社会中介机构的费用,以及发行费用等。据有关资料披露,每筹资1亿元约需费用1000万元。

(2)上市失败的风险

如果股票的发行中,股民认购数量小,没有达到计划发行的规模,就得宣布发行失败。一旦发行失败,不光是经济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声誉损失难以弥补,消极影响会持续多年。

(3)股价变动的风险

股票价格具有较大的波动性,而股价的剧烈波动不利于公司的稳定经营和形象。

(4)摘牌退市风险

已经上市的股份公司如果出现经营不善、或违规等情况就有可能被终止上市,即所谓摘牌退市。

(5)须披露大量的信息,不利于保守商业秘密

上市公司必须按规定公开财务报表和其它相关的公司信息,这样就不利于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不利于公司的竞争。

6、承受业绩增长及按股分红的巨大压力

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多数要求上市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及稳定的分红,对上市公司构成巨大的压力。由于股票可以自由买卖、转让,使上市公司被购并的可能性增大,由于公司被购并后,收购方通常都会进行大幅地改组,因此频繁地收购将使得公司的经营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