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男性健康全书
14761300000113

第113章 不仅要懂一点医理药理,更要明情理

中医养生之道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历史,不少养生家研究总结自己的长寿经验,形成了阴阳平衡、内外和谐的养生法则,这不仅是上千年来许多人实践的结果,也是符合现代科学依据的。依此保养,对改善自身健康,延长生命寿数都有非常不错的效果。不要小看一些简单的动作,但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你会慢慢意识到它的好处。

人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深刻认识,不仅要懂一点医理、药理,更要明生活、明情理。只有对生命有了深刻的了解,才不会过于执拗,才能明白生老病死都是生命常态;只有懂得了病由心生,百病生于气,才能从根本上来改变虚弱状态,强身健体。

中国文化最深刻的内涵并非超凡脱俗,而是融入于世俗的日常生活当中。在儒家是人际关系的尽善尽美,在道家及禅宗是取法自然,在医家则是阴阳的和谐及五行生克之间的均衡。而这所有的一切都表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与言语中……

在中医的眼中,人不是机器,而是“内景”。生命就如同一棵树,在自然光影的明灭中,从枝杈在四季风雨的变化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它深埋在地下的根部的情况。从此,人类隐秘的气血内脏不再是黑暗混沌的,而是如诗、如画……

从《黄帝内经》到现在,几千年过去了,但我们心灵对自然的感悟却正在逐步退化,也许我们又要试图寻找一种重新解放自己的方式,平静自己的方式,感受生命喜悦的方式。我们重又在毫无意义的历史的奔跑中停下脚步,来专心致志地仰望灿烂的星空;我们静静地呼吸、放松,放松我们习惯拼搏的臂膀;放松我们时刻戒备的眼神;放松我们极度疲惫的心灵……我们坐下,就这么坐着,等待着刮了几千年的古老的风再次掠过我们的面颊,等待自己将会获得新生。

养生保健之风迎面而来,关于保健方面的书籍也蜂拥而至,多得让人无所适从。今天张说该这样,明天李说该那样,稀奇古怪的方子或锻炼方法随处可见,然而这里的对错却是我们很难掌控的。锻炼方法的对错倒无大碍,真感到不舒服了,停下即可;可肺腑是不会说话的,一旦吃错了药,却是性命攸关的大事。这就是中医常说的明医理,特别需要注意。

中医用药因人而异,几乎没有一个好的药方大家可以一起使用。中医治病讲究的是辨证论治,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同病不同方,同方不同病”的情况,比如,感冒发烧的人,有的用桂枝汤,有的用麻黄汤;对于痛经、抑郁症两种不同的病,医生却可能会开出同一个方子来。这就要看医生辨症施药的水平了,所以,药不可以乱服,一定要是明医理的医生才行。用错了,是会出大问题的。

★宋代大诗人陆游养生妙法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虽经历坎坷,饱经风霜,但至85岁时,还耳聪目明,能到山间拾柴草。这在古代是极为罕见的。陆游为什么有如此高寿呢?这除了他心胸开阔、志趣高洁等内在因素外,还因为他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在他诸多养生诗中都有反映。

“老无声色娱,戒惧在饮食。”陆游十分注意饮食调理。他对饮食讲求“粗足”,多吃蔬菜,力求清淡,笃信粥为养生佳品。在《食粥》诗中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他十分强调“少饱即止”。他劝世人不要贪一时口福,恣意进食,致生诸病,追悔莫及。

陆游睡觉有一套“睡功”,适于中老年人消遣养生。他主张数息入睡,每晚睡前必用热水洗脚。陆游以“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动者不衰”为座右铭,“学剑四十年”。年纪大了仍坚持运动肢体,常作力所能及的劳动。到了高年,还和曾孙一起游乐,享天伦之乐。对于疾病的治疗,不仅要明医理,还要明情理。现在有很多人过分依赖药品,实际上,药是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的。得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灵魂和肉体的双向结合,解除病症同样需要我们从心灵上有所感悟,也就是说要明情理。

在西方国家,有人如果生病了,首先是去看医生,当没有效果的时候,他们就会去求助于哲学、心理学,最后还会祈求宗教,那就是上帝的保佑。而在我们中国,只要有一个好的中医就一切都解决了,因为中国的知识学问在古代是不分科的。中医里本身就涉及了哲学、心理等诸多方面的东西。这也正是中国医学博大精深的最为可贵之处。佛道两家宣称“即身成佛”,也就是让人明情理,当下觉悟,去懂得生命的真谛,才会少生病或不生病,才会保持身体的健康。

明白了医理,就懂得了积劳成疾导致身体虚弱,积精累气才能身体健壮这个道理。明白了情理,也就懂得了珍惜生命的重要性。与其把自己的身体完全交给医生,为什么不试着自我救助呢。其实,每个生命本身,都蕴含着自愈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却源于内心的自信、乐观和觉悟。试问,老天给了我们身体、父母、家庭、儿女,还给了我们粮食、书籍和友情,我们又怎能不负责任地轻易放弃自己的身体呢?

因此,人不仅要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明了的认识,在病情的治疗中,也要明医理、明情理。中医的所谓高明之处,正在于它掌握了人性核心的东西。无论美丑、善恶、聪明还是愚钝,每个人的脏腑本身都是一样的,而后天形成的习惯却使人性情相差甚远。对于身体的不舒服,首先是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性,这才是健康的关键之处,而非一味地去求医问药。万物生命,生生不息,了解它,尊重它,这才是传统医道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