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商报》的社区新闻实践
《东南商报》立足本土特色,加强策划,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瞄准社区做新闻,走出了一条本地新闻差异化竞争的道路。
增设机构、编织社区联络网,开掘社区新闻资源
“社区新闻”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成文的界定,它与社会新闻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新闻源或新闻现场是在居民小区里,大多是普通人眼皮底下的日常琐事,或每日生活中新鲜的、不平凡的经历,是发生在社区里的社会新闻,是近年来社会新闻不断发展,报道领域进一步延伸的体现。
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报业竞争日趋激烈。《东南商报》在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内部要与《宁波晚报》和《宁波日报》开展良性竞争,避免同质化;在外部则要与同城的《现代金报》和来自杭州的《钱江晚报》《都市快报》面对面拼杀。面对报业现状,《东南商报》编委会认为,立足社区开掘社区新闻,扩展本地新闻包容量,就是一个很好的竞争途径。
调整机构设置,把原来社会新闻部里的热线新闻组独立为热线新闻部,专门从事社区和热线新闻报道。有意识地选派年轻人从事社区新闻报道,这些年轻记者有理想有朝气,条条框框束缚比较少,能熟练掌握运用网络新技术,能很快地融入各个社区。通过QQ,年轻记者们编织了一张社区联络的大网。目前,宁波主城区约有200个社区,这些社区的报道员都加入到《东南商报》的社区QQ群,基本做到了社区新闻无死角,社区记者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新的社区新闻线索。以新闻策划为龙头,开展各种面向社区的公益活动。除日常新闻之外,社区新闻的策划是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为改变以往社区活动参与面不广的局面,《东南商报》近几年组织策划了很多针对性活动。如每周一次的“社区服务大篷车”活动,联合工商、法律、税务、教育和医院等部门,由报社牵头,每周日直接进入社区,为居民提供各种咨询和服务。两年多来,商报记者的脚步已经遍布市区一百多个社区,直接服务社区居民数万人。
以版面为先导,为社区新闻专门开辟版面和栏目。为更好报道社区新闻,2009年初开始调整版面安排,结合热线和社区报道员需求,将社区版重新定位为“新闻集装箱”版面,充分发挥社区信息小而快的特点,通过建立社区信息QQ群等方式,及时整合有关新闻资源,用整洁明快的版面形式展现出来。此外,设立“社区大篷车”栏目每周一次报道活动情况,还有不定期的“社区记事本”栏目,主要记录社区里的感人事和新鲜事。而“社区小喇叭”则为广大社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利用网络和多媒体,与高校合作,
创立电子杂志“社区周刊”
《东南商报》始终有意识地让社区新闻走上报网互动之路。除在内容上立足本土,坚持社区新闻的接近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以外,特别注重形式上的创新,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技术,更好地进行报网互动。在中国宁波网的支持下,2009年初《东南商报》开辟了全新的互动论坛“趣乐吧”(www。768club。com),通过网络平台的及时反馈,加强了采访者和读者的互动,更好地为社区新闻服务。
2009年4月27日,一份由《东南商报》和浙江万里学院合作创办的电子杂志——“社区周刊”正式上线(bbs。768.cnnb。com。cn/shequ),这不但是平面媒体向多媒体发展的新探索,也是浙江省内平面媒体和高校就“社区新闻”这个范围的首个深层合作项目。
“社区周刊”每期出版50~70页,新闻条数30条以上,主要内容有社区活动、社区新闻、社区人物、社区风光、趣闻、健康保健知识等。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多种格式,通过网络传播。其内容组成主要有以下几块:
1.周刊对报纸上已经刊登的消息,经过深入挖掘,以新的面貌出现。平面媒体由于版面限制,很多时候报道内容有限。而电子杂志则利用Flash、视频等多媒体方式拓展了报道内容,展现了新媒体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如2009年5月发生在宁波大学校区的用飞艇撒花求爱的新闻,虽然已在报纸刊登,但是“社区周刊”通过视频、现场采访录音和Flash以及周边居民反应,更立体地展现了事件全过程。
2.独家的社区故事和人物。如社区的“跳舞大王”“收藏专家”“运动健将”等都会成为专刊的封面人物。很多时候,由于重要性等原因,有些内容并不适合见报。但是,通过电子杂志的形式,则可以将社区里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人物呈现出来,拉近和社区居民的距离。
3.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信息。结合报纸新闻报道及时跟进相关服务信息,如公交逃生锤如何使用、甲型H1N1流感如何预防,夏季如何防暑降温、清热去火等。每个社区都会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开展各种讲座和为民服务的活动。“社区周刊”的学生和记者则深入居民中间,了解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和需求,然后结合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当期的“社区周刊”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4.适当的娱乐休闲内容。作为时尚的社区电子杂志,除了传播信息,提供服务外,还要为广大受众提供轻松愉快的休闲内容。每期“社区周刊”里都提供不同的Flash小游戏,并设有社区电影馆栏目,介绍一周影视资讯。
“社区周刊”一经推出,网上点击率不断攀升,成为宁波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认可的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社区数字出版物。
此外,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东南商报》还与同属一个报业集团的宁报传媒公司合作,《东南商报》每周组织的“社区大篷车”活动由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电子屏报联播网提供全程拍摄,并且在各个社区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达到了传播效果的充分开发。由此,《东南商报》的社区新闻形成了报纸—网络—室外电子屏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传播方式,扩展了报道形式,让传播效益达到了最大化。
(原载《中国记者》2009年第11期、《新闻实践》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