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不光靠制度
14763800000016

第16章 不要做妨碍者

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在经济生活中,管理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企业的行为应由“看不见的手”,即纯粹的市场需求来调节。这一理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取得全胜,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西方文明。无独有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也强调“清静无为”,强调圣人处“无为之事”。西汉初年,统治者奉行“黄老之学”,在宏观社会调控上实行“修养生息”政策,结果社会生产得到极大的恢复。

上边这段话似乎扯得太远了,但这似乎也应该是治理公司的道理。作为公司的主要领导,如果你做的事或下的命令有利于公司运行,或有利于别人所做之事,那当然OK;但如果不是这样,那你就是一个妨碍者了,这时候,还不如没你这个领导更好。

我们吃“瞎指挥”和“外行领导内行”的亏实在是太多了;好在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世纪已经到来,那些白痴领导势必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这样的经理或领导,就喜欢以妨碍工作来显示自己的地位,而完全不觉自己正是企业发展的绊脚石。让我们来看一看这种人的嘴脸:

F公司的G经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管部属提出任何意见,他都一概加以反对,譬如:

“我没听说过这件事。”(其实只要你自己去调查,马上就可以明白)

“这件事现在不能跟董事长提起,因为他正在发脾气。”(其实,去说服他是你的职责)

“这件事若突然去报告总经理,他是不会采纳的,而且还会责怪你为何事前不告诉他。”(其实还不是你从中作梗)

“这笔预算不会批准的,我没有信心去说服他们。”(那么,你就应该写辞呈)

括弧中的话,才是部属内心真正想说的,只是没有勇气表达罢了!他们心里明白自己的地位太低,无权发表意见,稍一表示,就会有被贬,或考绩不及格的可能。换句话说,不管他们说什么,都不会被接纳的。

因此,括弧内的话,就换成了另一种形式,在公司里传开来:

“G经理什么事情都说——我要这样,我要那样,一点都不接纳部属的意见。”

“做G经理的部属真是可怜,不时要察看他的脸色,以免……”

“G经理的上司,想必是个不明事理的人,才会任用他,像这种主管,真令人受不了。”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做主管的就要经常作反省,检讨自己是否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妨碍者。万一答案是肯定的,要立即改变作风,站在“促进者”的立场,谋求解决当前的情势,切莫再固执己见、唯我独尊。如此才能改变部属对你的看法,获得他们的信赖。再说,做了妨碍者,不但对部属无所帮助,就是对自己,也毫无利益可言啊!以公司方面来说,有了这种主管还要付薪水给他,可真是一种讽刺。

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激活别人的主动性,让每个人自己做主;那样,公司的绩效就会提高。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也要退而求其次,至少不能做别人工作的妨碍者;假如你不是个耍弄权术者,假如你还希望公司业绩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