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不光靠制度
14763800000018

第18章 激起竞争心理

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叫马儿喝水。”激励员工士气的道理何尝不是如此,除非员工发自内心愿意努力,否则再多的鞭策也是枉然。让下属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真诚地鼓励他,激发他的竞争感……这些都会使你的员工干劲十足!

为了让下属拥有工作热情,管理者必须利用平常时间教导下属了解失败的悲惨与胜利的光荣,其目的是激发下属的竞争意识与斗争意识,培养在比赛中克敌制胜的气概。

刺激竞争意识

在先进国家中,由于整体生活水准提高、保险及退休金等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渐整备,三餐不济的阶层已急速减少。因此胆敢与他人激烈竞争、希望成为亿万富翁的人已不少见。此种倾向在年轻人之中更是强烈。

如果只是利润稍微减少、奖金缩减,升迁迟延,而决定维持现况的案例还算正常。但是如果失败仍能平心静气,毫无竞争锐气,不得不说是在激烈变化时代的严重问题。

以往在竞争中失败往往是死路一条,现在虽不至于那么严重,但是缺乏在竞争中获胜的企图,只会不断地累积负面效果,甚至完全断绝了成长的机会。

有时加强下属的竞争意识,有时给予较高的目标,并在幕后协助其推动业务,让其品尝获胜的满足感是相当重要的。

与欲望实现相结合

一般谈到竞争多半流于精神论、说教等抽象言辞,对于培育毫无助益。事实上只要将竞争心的发挥与下属种种欲望实现相结合即可。

其一,实现一个常人对升迁、加薪、奖金的欲望。

“完成此项工作后,就有希望成为科长人选。”

“小孩子已逐渐长大,这些薪水应付家用是否稍嫌不够。”

以上说法,仿佛拿胡萝卜给马儿闻,能激励起其斗志。

其二,实现自我超越的欲望。

“同样的工作对手能做,自己也应该能做”。激起下属的工作意愿,并让其品尝获得成果后的成功感与满足感。但是此种做法必须先行了解下属的欲望,再配合交付工作,并从旁支援、指导,以获得最后成果。如:

“为什么在做之前即有败北感。B君既然能做,你也无不能做的道理。”

“按照你的实力必能完成,故交付此项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