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研究
14765700000007

第7章 东北亚总体安全形势

东北亚地区地缘状况复杂,虽然地区国家数量不多,但却情况各异,有雄及海上和内陆的前超级大国俄罗斯、疆土辽阔濒临海洋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四面环海的世界经济大国日本、经济落后的纯内陆国家蒙古、同为半岛国家又反差对比强烈的朝鲜和韩国,以及利益无所不在的当今世界唯一超级霸权国家美国。美国在地理上虽然不属于东北亚地区国家,但他却是东北亚地区“不可忽视的外在力量和影响因素”,“排除美国的存在,就无法对东北亚地缘政治结构和互动关系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地缘因素的差异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多重利益交织,特别是既影响地区,同时又影响世界局势的大国战略倾向与互动作用,从多角度对地缘政治结构的再造形成了制约,由此注定了东北亚格局整合的复杂性和格局和平转换的渐进性。本书按照整体论证结构,将总体安全形势划分为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两个层面来进行分析。

东北亚的传统安全形势

传统安全是指由国家间政治和军事状况而导致的危及国家、地区和世界安全状态的情势。因此,本书将东北亚的传统安全形势分为政治安全形势和军事安全形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东北亚的政治安全形势

1979年年底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确立了联系的纽带,前后“三个联合公报”确立了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日本也随趋势而动,于1972年抢先赶在中美建交之前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这种“冷战”期间的战略演化为“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局势的平稳过渡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中国的斡旋下,1991年朝鲜和韩国同时以国家身份加入联合国,1992年中韩建交,为新格局的建立与和平互动确立了方向。

但局势的整体趋缓并不能掩盖固有的矛盾。随着全球政治力量失衡,美国单边霸权欲望膨胀,突显了以美国民主整治世界的全球攻势。“9·11”事件后,以恐怖为主的威胁广泛化,不对称的地区冲突增加,大国关系进一步调整,一方面美国需要与更多的国家合作,另一方面也加紧了对诸如朝鲜等所谓“邪恶轴心”、“无赖国家”的讨伐。在东北亚,围绕朝鲜导弹、核武器等问题的紧张程度时有升级,政治关系趋紧。同时日本也乘美国战略上要借助日本控制亚洲而对日采取姑息纵容之机有意加重地区紧张,为其修改和平宪法,加速政治、军事大国化步伐造势。日本不思反省侵略历史问题,反而不断以首相、大臣参拜供奉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等行为伤害周边国家人民的感情,并在分歧问题上对地区内国家采取强硬立场。日本这种整体右倾化的倾向致使中、朝,以及韩国与日政治关系不断降温,且已影响到其他方面,甚至整个地区关系的发展。然而,无论是事态紧张还是政治变冷都无极端发展的倾向,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走走停停,主要还是讨价还价的“技术性”纠缠,日韩关系受到美国的“协调”,朝日之间也在接触,而最重要的中日之间“争端”也在进行战略对话。对于日本,重要的是美国已注意到了由日本导致的日中政治关系持续低温已经不完全符合美国在东北亚的整体战略利益,并开始对日本进行“规劝”。

上述的矛盾和协调综合到一起,便形成了东北亚地区政治安全形势的特点,即对立而不对抗,冷淡而不孤立。

2.东北亚的军事安全形势

随着“冷战”的结束,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军事形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世界大战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但局部战争难以避免的时代背景,一场以“武器装备智能化、编制体制精干化、指挥控制自动化、作战空间多维化、作战样式体系化”为特征的“新军事变革(RMA)”在世界军事领域悄然而生。这既是一次军事思想的革命,也是一次由高科技催生从军队体系到武器装备划时代的变革,是人类战争从冷兵器时代发展到热兵器,继而又到机械化、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必然产物,体现了信息化革命在军事领域的首先运用。谁占领了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谁才能赢得下一个时代。

东北亚地区的军事竞争也是在围绕这场军事领域的技术革命而展开,实质上也是一场经济实力与科技能力的争夺与较量。由于技术层次与国力上的明显差异,虽然在东北亚地区热点从来没有消失,但却没有引发原有意义上的军备竞赛。各国都在根据自身的能力、科技水平以及不同内容的需要依时代发展要求,或强化,或调整,或升级自己的军事战略。如俄罗斯2005年将国防采购的60%用于生产新型军事装备,以迅速提升常规作战能力,而将33%用于科学预研,以保持技术的先进;韩国2005年也将国防预算的约40%用于提高战斗力,并计划至2008年每年增加国防预算10%以适应驻韩美军的战略调整,增强“自主型国防”;日本则依靠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把重点放到了导弹防御体系和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的争夺上;而朝鲜一方面在强化自己的“杀手锏”,另一方面仍在继续增强基础的常规火炮力量以应对半岛可能的“军事事态”。从各国的国防开支来看,各国基本维持了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增长。日本至2005年还连续3年负增长,即便如此,但其绝对值仍在亚洲地区雄居榜首,在世界上长期保持位居美国之后第二位,仅在“9·11”事件后由于英国军费大幅增加而位居第三。近年来西方,包括日本经常在鼓吹“中国威胁论”、“中国军费增加”等,实际上至2006年中国国防预算仅为2838亿元人民币,约合35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7%,不足日本的80%,但中国坚持走防御型军事均衡发展道路,成为地区军事安全中的新亮点。

从东北亚的军事安全形势来看,其特点可以归纳为积极防御、审慎使用、发挥特色、不做竞赛四个方面。

东北亚的非传统安全形势

非传统安全是指由政治和军事等传统安全因素以外的其他原因所导致的影响国家、地区和世界安全状态的情势。本书在分析中将非传统安全划分为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文化安全三个层面,而在非传统安全因素及问题的讨论中,将重点讨论经济(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三个问题,其中能源和环境问题都将受到社会安全和文化安全层面的综合影响。

1.东北亚的经济安全形势

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是举世瞩目的一道风景线。所谓地区经济热,主要是指“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快速增长以及旺盛的地区发展活力。在这方面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火车头的作用。尤其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雁阵模式”发展战略受挫,严重依赖出口的日、韩经济持续萎靡,只有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并坚持人民币不贬值,顶住了困难,避免了整个地区经济的大幅度衰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化,西部大开发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实施不仅使自身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同时也给东北亚地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中日、中韩之间的经济合作持续扩大。在保持中日经贸持续7年增长后,2004年中国对日贸易总额达到1680亿美元,首次超过了日美贸易总额,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2005年中日关系虽遇坚冰,但双边贸易总额仍超过2004年,达到1844.5亿美元,日本也保持了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地位,2006年两国的贸易总额进一步达到2073.6亿美元。而中韩两国贸易总额从1992年建交时的50亿美元一跃突破2005年的千亿美元大关,2006年进一步达到1343.1亿美元,自2004年中国便超过美国成为了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而韩国目前也跃居成为中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中俄、日俄间经贸发展总量相对小一些,但彼此之间能源角力已呈现强劲加速增长势头。

东北亚地区经济层次明显,商品、生产要素以及产业等结构方面互补性明显,具有很强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各国也从合作中获得了巨大经济利益。然而,这种发展更多地表现为双边自主的市场利益驱动,在当今世界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下,缺少政府支持的多边制度化安排,其长势也是有限度的。东北亚经济受制于政治的现象已十分明显。有人主张要“政经分离”,本书认为是不现实的,中日间经贸增长幅度转呈递减之势便是最好的例证。

从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安全形势发展来看,其特点表现为:经济高速发展,形成世界经济中的区域亮点,但相互之间的协调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联系和协作机制,相互间的竞争性因素过于突出。

2.东北亚的社会安全形势

从严格意义上说,社会安全应是介于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之间的一个层面,其表现和促成原因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从东北亚的情势来看,两极世界的“坍塌”,并没有像当时那些始作俑者的民主派精英们想象的那样使俄罗斯迅速融入西方而得到解脱,相反它使灾难深重的俄罗斯不得不吞下自己酿就的苦果。苏联解体最直接的后果便是使俄罗斯这个昔日的超级大国一下陷入了政治、经济、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混乱之中。随后而来的激进“休克疗法”又推波助澜,使其经济、社会状况陷入了低谷,人民生活水平一落千丈。1996年情况刚开始好转,不久便又遭遇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的这种悲惨状态几乎持续了整个20世纪90年代,社会黑帮当道,国家财产依各强力集团所制定的不同游戏规则被瓜分,贫富差距拉大,GDP累计下降了50%,直到2000年普京上台接任总统后才以强硬的手段稳定住了社会颓势,经济逐渐恢复。但车臣分裂势力问题至今尚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恐怖事件还常常困扰着俄罗斯。苏联的解体也给蒙古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使其政治一度动荡,社会长期困难,但并没有发生重大的社会骚乱。

与此同时,随着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萧条,日本和韩国也出现了较大政局动荡,政治丑闻频发,社会消极迷茫。日本内阁在小泉政府之前更迭频繁,韩国也时常出现罢工示威,甚至还发生了卢武铉总统2004年首遭弹劾,最后由宪法法院裁决之事。随着近年的经济复苏,日、韩的状况才趋于稳定。也许这种周期反应正是东方国家嫁接西方民主而出现的水土不服所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最希望“乱掉”的是朝鲜,为此它们利用苏联解体以及自然灾害造成朝鲜经济困难进行诱导、施压、宗教渗透,甚至支持反体制人员等力促其变,但这些均未能奏效,朝鲜保持了政权稳定,并迫使对手坐到了谈判桌前。目前值得关注的是民族主义抬头,民族情绪一旦极端化,极易被人为煽动而造成政治与社会的动荡。

将东北亚这种社会安全形势予以总结,可归纳为社会秩序震荡、多重矛盾交织、制度弹性增强三个特点。

3.东北亚的文化安全形势

从东北亚国家组成的版图可以看出,中国、日本、朝鲜与韩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被人为地分成同一民族的两个国家)和蒙古(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从中国版图独立出去)从地缘上讲无疑都属于东方文化圈,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构成了区域文化的主流。而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在东西方历史洪流的对撞中有机地将东西方文明融合于一身,形成了其既“不是纯粹欧洲民族,也不是纯粹亚洲民族”,具有明显“双重性”的特征。由于俄罗斯的缘故,东北亚区域内文化更显出了多元化的差异,并要承认这种差异在某种意义上是属于根本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调和的“文明冲突”。俄罗斯作为欧亚“大陆桥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交融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尤其在彼此间经济与文化交往密切的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对方的影子。除了俄罗斯,其他国家主体文化历史同出一源,都承袭了中华儒学(也包括中国的佛家、道家)文化思想的精髓,并与原生文化和地域环境结合衍生了自身的民族文化个性。

正是这种宏观主流整合性中的“同”,即同根源、同基础和微观支流分离性中的“异”,即发展中的民族文化个性,它们的有机结合给东北亚地区带来巨大的创造力。朝代可以更迭,但文化不断延续。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思想意识、观念和积淀”,既具有稳定的延续性,也具有自身的包容性和融合性。东北亚地区不同的民族正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学习、借鉴、融合,形成了相同的文化内核并保留了自己文化的个性。东北亚民族间共生的文化基础是稳固的,儒学思想的“仁、义、礼、信”、“以人为本”的道德取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天下”集体价值观念,以及“天人合一”追求中庸、和谐的“和合”精神已深植于各民族文化的内核之中。应该理解,中国文化也是东北亚区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自从儒学思想走出国门并为其他民族所接受,它便不再专属于中国,而属于整个区域了。这就是同一文化圈的不同民族彼此交融和认同的内涵,即“特定个体或群体认为某一文化体系(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在于自身心理和人格结构中,并自觉循之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也包括对这一文化体系所衍生文化个性乃至不同体系文化核心价值的尊重、理解和接纳,体现了民族间文化的相互沟通与彼此信赖。

总之,东北亚地区文化基底的相同、相通,与表现形式上的不相同的“内核凝聚外延扩张”特点将最终演化成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创造力。因为主要的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主要分布在南亚与东南亚地区,东北亚少有涉及,从而本书在非传统安全的分析方面,只是把恐怖主义作为地区安全的一个威胁而不是一个重要问题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