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疾病自查自疗手册
14766200000032

第32章 10、阑尾炎

阑尾的炎症,最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据估计,每15人中即有1人在其一生中患急性阑尾炎。

“健康自测”

腹部压痛:压痛是唯一的体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但有时可触到胀气的盲肠。

腹部疼痛:主要位于右下腹部,其特点是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多数病人在饱餐,运动和长期站立后,诱发腹痛发生。病程中可能有急性阑尾炎的发作。

胃肠道反应:病人常觉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胃纳不佳。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病人可伴有便秘。

恶心呕吐、发热、食欲减退

“常识”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病,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急性阑尾炎可在各种年龄发生,发病率以青年人为最高。阑尾是一条从大肠延伸出来的虫状组织,位于盲肠末端,为一圆形盲管,其长短粗细变异很大,一般长约5~7厘米,直径约0.5厘米,但阑尾腔很窄,仅0.2~0.3厘米。阑尾炎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

急性阑尾炎经非手术治疗或自愈后,可以遗留阑尾壁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管腔狭窄及周围粘连,这称为慢性阑尾炎,易导致再次急性发作。发作次数越多,慢性炎症的损害也越严重,可以反复急性发作,在未发作时没有症状或偶有轻度右下腹疼痛,所以也称为慢性复发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有1%以下的死亡率,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后的死亡率为5%~10%。

若病人从来没有患过急性阑尾炎病,而主诉慢性右下腹痛,不宜轻易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而切除阑尾,应注意排除其他回盲部疾病,如肿瘤、结核、非特异性盲肠炎、克罗恩氏病及移动性盲肠症等,也应排除精神神经因素,否则切除阑尾会遇到困难,即或无其他病变也不一定能消除症状。

“治疗”

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但在决定行阑尾切除术时应特别慎重。

1.慢性阑尾炎确诊后,原则上应手术治疗,切除病理性阑尾,特别是有急性发作史的病人,更应及时手术。对诊断可疑的病人或有严重并存病的高龄病人,应暂行非手术治疗,在门诊追踪观察。

2.在手术中如发现阑尾外观基本正常,不能轻易只切除阑尾后关腹,应仔细检查阑尾附近的组织和器官如回盲部,回肠末段一米,小肠系膜及其淋巴结。女性病人还应仔细探查盆腔及附件,以防误诊和漏诊。

3.在手术后应对每一个病人进行一段时间的随访,以了解切除阑尾后的实际效果。

“预防”

防止过度疲劳。因为过劳会使人体抗病能力下降而导致病情突然加重。

适量饮水。既可以中和胃酸,减轻胃液对溃疡面的刺激,同时还可补充因腹泻造成的身体轻度脱水。

禁止饮酒,忌食生、冷、辛辣食品。

少食油炸及不易消化食物。

避免暴饮暴食,做到少食多餐。

慎用药物,特别是一些解热镇痛药和消炎药,对胃肠刺激较大,严重时还会引起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最好不用或少用。

调节饮食结构,多吃素、少吃荤;多吃软、少吃硬。适当补充营养,加强身体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