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疾病自查自疗手册
14766200000037

第37章 1、晕动病

在医学上,“晕车”称之为“晕动病”,即指因身处运动环境而引发的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群,“晕动”严重者甚至出现心律不齐、虚脱、休克等。尽管大多数人的“晕动病”还不至于危及生命。

“健康自测”

乘车航海飞行和其他运行数分钟至数小时。

上腹不适。

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眩晕。

精神抑郁唾液分泌增多。

呕吐。

“常识”

1.什么是晕动病?

由于有些晕动病患者过去曾患晕动病,当再次遇到引起晕动病的类似刺激时,即可发病。大脑皮层中枢对晕动病的发生起了重要的作用,当大脑皮层受到新的强烈刺激时,便可抑制皮层下中枢及植物神经前庭反射,从而不出现晕动病之症状。

晕动病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时,人体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过度运动刺激,前庭器官产生过量生物电,影响神经中枢而出现的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群。晕动病又称运动病,是晕船、晕机、晕车等的总称。

女性的个体敏感性高于男性,约为2:1,精神情绪不稳定、恐惧、性格内向、信心不足、忧郁、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疲劳等音可使敏感性增加。晕动病的发生,与个体的易感性有密切关系,个体对感觉系统末梢的刺激生理值不同,当神经冲动超过生理阈值,皮层下中枢过度兴奋时,即可发病。

2.汽油味可以引起晕车吗?

晕车是由于内耳前庭受到超限刺激引起,汽油味可能会加重某些晕车人的恶心症状,但不是引起晕车的原因。如果呆在家中闻汽油会晕车吗?但是对于有些人对汽油过敏者除外。

3.为什么晕车的人所乘车辆越高级,越容易晕车?

尽管内耳前庭功能良好,能够接受各种加(减)速度运动刺激,是产生运动病(晕船、晕车、晕机)的基本条件之一,但是适宜产生运动病的加(减)速度运动刺激有一定的范围,那些高频率的颠簸(一般车辆产生)不是它的适宜刺激,而衡稳性能较好的车辆在运行中产生的涌动样的加速度晃动才最合前庭的口味。所以车辆越高级,越容易晕车。

4.为什么有些人原来晕车,但得了眩晕症后却不晕车了?

内耳前庭功能良好是产生运动病(晕车、晕船、晕机)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果前庭功能丧失,人体也就失去接受各种加(减)速度运动刺激的能力,即各种引起运动病的不良或超限刺激对人体失去作用,所以,原来晕车者在得了眩晕症后,其中部分双侧前庭功能丧失者(双侧迷路切除术、耳毒性药物中毒、反复的眩晕发作等)就不晕车了。

5.为什么晕车的人能够开车,却不能够乘车?

由于晕动病主要是人体前庭神经系统受到超限刺激引起,故前庭神经系统的兴奋度的高低是关键。前庭神经系统属于低级中枢,它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影响,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抑制作用。当晕车的人开车时,精神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大脑皮层高级中枢高度兴奋对前庭系统产生抑制作用,自然就不会晕车了。而以乘客身份乘车时,则不具有这种效应。同样,当战斗警报拉响时,原来晕船的海军将士即刻能够以昂扬的斗志投入战斗。

“治疗”

可以确切地讲,运动病不是真正的疾病,与通常意义上的疾病不同,它仅仅是敏感机体对超限刺激的应急反应。因此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根治或治愈措施,现有的各种防治方法都是暂时缓解症状或延缓它的发生。

一般而言,晕动病的最佳防治方法是离开或避免能引起该病的环境,但这是不现实的。以前防治疗运动病多采用药物,主要为抑制中枢兴奋、镇静止吐药、缓解消化道痉挛。但这些药物大多作用慢,伴有嗜睡、口干等副作用,而且疗效不理想。市场上有一种耳后皮肤贴剂,为东莨菪缓释剂可经皮肤渗透吸收,但仍不能消除该药物固有的副作用。

还有就是压内关穴、开窗通风、贴肚脐、向前注视等也是常用而作用极有限的方法。另外就是前庭锻炼方法,像飞行员训练一样,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反复刺激前庭,使前庭产生适应习服,可以达到减轻运动病症状的目的。但一旦停止训练或脱离该刺激环境,运动病症状会再次出现。

“预防”

运动训练给予定量的定向信息冲突的刺激。

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