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疾病自查自疗手册
14766200000060

第60章 1、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该病多数发生在20~50岁之间,发病时多伴有便秘、口臭等现象。该病为病毒感染所致。当人们被感染后病毒即存在体内,藏在表皮下的血管,并在细胞核中繁殖,当身体免疫系统异常时,这些病毒会特别活跃,病情也会明显恶化。

“健康自测”

牙龈红肿。

干裂痛。

低烧。

腮部掺杂白点。

张口难。

口麻。

“常识”

1.什么是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目前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也有人称为“口疮”,是一种浅而小、圆形或卵形的溃疡。口腔溃疡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复发性口腔溃疡”,通常生在嘴唇、舌头上或口腔的其他部位,而且会经常复发。

口腔溃疡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一般一至两个星期可以自愈。口腔溃疡成周期性反复发生,医学上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可一年发病数次,也可以一个月发病几次,甚至新旧病变交替出现。

2.如何鉴别口腔溃疡和糜烂?

口腔粘膜溃疡和糜烂虽然都是口腔粘膜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但是全不同的两回事,首先在临床表现上糜烂与浅表溃疡是有区别的。口腔溃疡可由全身或局部因素引起,各种溃疡虽有上皮内或上皮下,浅层或深层,急性或慢性,良性与恶性之分,但都有凹陷性;外形规则,呈圆或椭圆形;边界分明,与周围正常粘膜“经纬分明”。

而口腔糜烂,临床表现为与正常粘膜表面齐平的充血和糜烂,并无凹陷,上覆渗出性假膜,形状多样,并不规则,与周围正常粘膜间界限不清。其次,两者的病程和预后不一样。溃疡一般病程较短,一旦愈合,就“干脆利落”,浅在的和良性的溃疡愈合后都无瘢痕,但深及肌层的溃疡和恶性口腔溃疡例外。糜烂一般病程较长,反复迁延,而且愈合过程“拖泥带水”,但糜烂一般不留瘢痕。最后两者在显微镜下的表现不一样。

溃疡表现为上皮连续性有中断,糜烂比较浅表而无上皮连续性的中断。当溃疡和糜烂不太典型时,鉴别就会有难度,但只要细心观察,一般来说还是可以区别的。值得提出的是,这两种病损是可以相互转化或两者同时存在。

医学研究也发现,这类病毒属于原发性病毒,人类感染后即存在体内,藏在表皮下的血管中,并在细胞核中繁殖。当身体免疫系统异常时,如感冒会激活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这些病毒会特别活跃,溃疡也会明显恶化。

专家认为,现代人生活紧张、精神压力大,口腔溃疡也成为一种因生活形态导致的“文明病”,事实上,根据医生的临床观察,口腔溃疡患者有许多是在过度疲劳后发病的。此外,口腔溃疡也被认为与遗传、荷尔蒙等因素有关,如女性月经前口腔溃疡会有恶化情形,更年期妇女则病例有升高现象,但怀孕期妇女则发病率较低,这些现象都显示溃疡的发生受荷尔蒙变化影响。

口腔溃疡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粘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这些地方的粘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而发生与硬腭和附着龈的复发性口疮则较少见。复发性口疮的发作规律是部位越往后(咽侧)这症状越明显,溃疡越深越大,患者会感觉疼痛剧烈,吃东西难以入口。引起口腔溃疡的原因很多,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波动、睡眠不足,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发病的机会就比较高。在应激状况或身体衰弱的情况下,如你在感冒之初或体力、精神上压力过大时,它就会不定期地出现。这可能与人体内分泌障碍、胃肠功能紊乱、变态反应、局部刺激和微量元素、维生素B1缺乏等有关,不过不用担心,它没有传染性口腔溃疡反反复复的发作,医学上称其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其复发时间长短与口腔溃疡病史长短有密切关系,病史短时,可以几个月或一年发病一次;病史长时,可以一个月发病一次,或口腔溃疡新旧病变交替出现。一般情况下10天左右可自愈,不留疤痕。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反复发作但又有自限性,局部表现为孤立的、圆形或者椭圆形溃疡。

3.口腔溃疡分类。

临床上分为三种类型:复发性口炎性口腔溃疡、复发性轻型口腔溃疡、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

复发性的口腔溃疡一般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发作在口腔被覆黏膜上。二是它们有四大特点:“黄、凹、红、痛”。生口腔溃疡时溃疡的周围会红肿,但溃疡本身一般是黄色的,形状是凹进的,通常比较疼痛。从门诊病人来看,中青年人最容易在口腔出现溃疡,而口腔溃疡病人在牙周黏膜科门诊中大约可以占到1/3,还是比较普遍的。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被这种问题困扰过。

“治疗”

一般而言,口腔溃疡的病因很不明确,可能病毒感染、缺少维生素、精神因素、过度疲劳等有关,所以治疗应综合进行。如用六味地黄丸、西米替丁、抗生素、强的松、西瓜霜、六神丸等。

口腔溃疡也被认为是身体变弱的信号,所以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也不应忽略加强身体健康,改善体质。出现口腔溃疡时,患者若同时感到身体疲乏,就应检查及了解营养是否均衡,休息是否足够,并适量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口腔溃疡多数发生在20岁至50岁之间。发病时多伴有便秘、口臭等现象。一般人认为,口腔溃疡会在7至10天内自行痊愈。问题是许多病人的病情往往显得反反复复,时好时坏,影响饮食和起居,令人困扰。中医认为,要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应注意排便通畅、睡眠充足,尤其是大便通畅是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法。自然疗法治疗师认为,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清理肠胃,同时由于口腔溃疡也可能因缺乏维生素B2引起,可多吃蔬菜和小麦胚芽,并补充维生素C和锌。

“预防”

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对症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疼痛或减少复发次数,很难完全控制复发,口腔溃疡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身体素质有关,因此,要想完全避免其发生,可能性不大,但如果尽量避免诱发因素,仍可降低发生率。所以对本病预防尤为重要。在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避免着急。

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避免和去除一切局部刺激因素。

患者强调戒烟、戒酒及忌用辛辣刺激饮食。

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抗病力。

合理调配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并富含高热量、高蛋白,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