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经济简史
14768000000105

第105章 元代最大的城市大都

大都,或称元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意即“汗城”)。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朝国都。元大都不仅是元朝的政治中心,还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以及戏剧中心。

元朝统治疆域十分广阔,作为京师的元大都城,因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所以人烟茂盛,商业经济十分繁荣。据元人熊梦祥撰《析津志》所载,元大都城内外的商业行市达30余种。其中,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帽子市、穷汉市、鹅鸭市、珠子市、沙剌市(即珍宝市)、柴炭市、铁器市,皆在今北京积水潭北的钟、鼓楼一带,这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潭上的缘故。

大都钟、鼓楼一带是元大都最繁华的商业区,因这里沿积水潭北岸是一条斜街,所以又称斜街市。顺承门内羊角市也是大都城内繁华之地,有羊市、马市、牛市、骆驼市、驴骡市、穷汉市,买卖奴隶的人市也在此处,其址大约在今北京西城区甘石桥至西四一带。此外,和义门、顺承门、安贞门外各有果市,中书省前有文籍市、纸札市,翰林院东有靴市,丽正门外三桥、文明门丁字街、和义门外各有菜市。

大都市场上出售的商品,除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为当地产品外,很多商品来自全国各地。当时,海运大开,河运通畅,“川陕豪商,吴楚大贾,飞帆一苇,径抵辇下”,为大都城提供了丰富商品。这些商品中更多的是供达官显贵享用的貂等珍贵皮毛,珠瑁等奇珍异宝,锦罗等高贵纺织品。

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述,在大都市场上做生意的有中国境内南北的豪商巨贾,还有远自中亚、南亚的商人,凡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特别是印度的商品,如宝石、珍珠、药材和香料。根据登记表明,用马车和驮马载运生丝到京城的,每日不下一千辆次。元大都城和境内外其他地区的这种经济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作为封建社会都城的经济特点。

就建筑学成就而言,元大都堪称享誉中外的建筑学艺术瑰宝。元大都城在技术方面的主持设计与参与建设者,是来华穆斯林建筑学家亦黑迭儿丁。这位建筑学家运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特色,结合世界上先进的建筑学风格,设计出格局宏大、规划严整,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元大都。参与元大都设计、建设的还有一大批专家、学者、能工巧匠。元大都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汗水的结晶,自1267年开工兴建,至1285年建成,历时18年。

元大都的经济繁荣同开凿通惠河密不可分。史书记载,当时元大都每年要从南方运进粮食百万石以上,多时高达300余万石。在通惠河开凿之前,粮食从水路运抵通州后,要转经陆路方能抵达元大都城内。1292年,郭守敬指挥修建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从通州到元大都,他设计七座水闸,这七座水闸彼此相距约半公里的地方,又设计有斗门。郭守敬就是通过水闸和斗门的关闭与开放,调节运河各段的水位高低,引导船舶顺畅通过。工程竣工后,元世祖亲自将这段164里长的运河命名为“通惠河”。

通惠河是中国工程建设史上的杰作,其运用的巧妙方法与现在国外一些运河采用的技术基本相同。通惠河使用之后,前往大都的船只可由沿海进入河道,以及由大运河,最后经通州直达元大都城内码头(即今天北京积水潭)。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次由完全的内陆城市变成东方繁荣、昌盛的大港。

延伸阅读

胡同

胡同是元朝的产物。蒙古人把元大都的街巷叫做胡同,据说在蒙古语里意思是指“水井”。有了胡同的分割与疏通,北京城便成了一座由游牧民族安营扎寨的大军营。难怪著名作家汪曾在散文《胡同文化》中赞叹道:“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方位感强,恐怕也是蒙古人的遗传,他们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游牧时,一般都要根据日出日落来辨认方向,才不至于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