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
14768700000040

第40章 稚气销尽百媚生——新娘开脸

开脸是女人在新婚之前必须做的一件大事,只有把自己装扮一新才能够在婚礼之时为自己留下最美好的记忆。开脸不仅要遵循一套独有的习俗,各地开脸习俗也都有着不同的特色。

上头许嫁是遵循古礼,开脸却是民间的习俗。开脸与否是女子既婚与未婚的标志之一,旧时新娘化妆前首先要开脸。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美的追求,新娘在婚礼中也一定想把自己最光彩照人的一面展示给众人,所以脸面的妆饰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古人形象地把面部比作“门脸”、“人身之有面,犹室之有大门,人未入室,先见大门,人相对,先见其面”,可见,人的五官各异,脸部比身体的其他各部位更能被人重视。面部为一身之主,容易引人注目也更容易被妆饰。

有关开脸习俗的产生,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当年昏庸的隋炀帝以巡幸为名,三下江南,专门派人拦截民间娶亲的队伍,看到长得漂亮的新娘就抢走。他的行径吓得百姓们都不敢再光明正大地娶亲了。一次,有个人想要娶妻,女方则坚持要热热闹闹的明媒正娶进门。新郎心生一计,他让媒婆先用毛巾把新娘脸上的汗毛绞干净,然后再把新娘的眉毛修成两勾弯月的样子,施以粉黛。化妆后的新娘美若天仙,艳丽无比。新郎让新娘坐在朱红描金的台阁上面,还请了鼓乐队吹吹打打。官兵看到这场面立刻拦住盘问他们。新郎机智地说:“我们在出庙会,没看见我们抬着城隍娘娘么?”官兵听后仔细打量着新娘,只见“城隍娘娘”的脸庞果然光洁无比不同凡人,于是他们也不敢亵渎,只能恭敬放行。这以后,大家都学这个方法出嫁,逐渐形成了开脸习俗。

开脸方法

开脸的方法是“全福人”利用棉线,将新娘鬓边的散发和脸上的细微汗毛绞光,将眉毛修细。为了减轻新娘的痛苦,在开脸之前,都要把脸用热水轻敷一下,以便使毛孔张开,擦干脸以后,还要轻轻敷上一层粉,方便细线的使用,这种做法类似于男性第一次刮胡须。

由于是初次,所以称开脸或开面,一个女人一生只开一次脸,以后如果出现了离婚或者改嫁等情况就不得开脸了。一般的开脸是由一位年长的“全福”妇女一边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进行,大多是一些吉利话。

古代新娘的化妆程序

开脸之后就开始化妆,即在面容上抹粉、搽脂、涂红、描眉、点唇、精心打扮。粉妆是化妆的第一步骤,新娘坐于梳妆台前,对着镜子,在伴娘的帮助下,慢条斯理,精心涂抹,在脸上脖颈上敷上一层薄薄的白粉。

抹粉之后,便在脸上搽胭涂红。通常是先将胭脂晕于手掌,再匀于脸颊,然后用朱晕红施于面部。这样百里透红,芳香迷人,尤其是新娘“羞脸粉生红”,脸颊泛起阵阵红晕,显得更加妩媚动人。

脸面抹粉搽脂使新娘倍显娇媚,但还需其他的化妆品来点缀,那就是描眉、点唇。古今女子都非常看重修眉饰黛,它可以让人的眼睛更明亮动人,使人眉清目秀,当然修饰眉目也是新娘出嫁的必修课。描眉之后是点唇,涂上口红有画龙点睛之感,使新娘嘴唇像樱桃一般鲜嫩欲滴,而且整个面容也更加艳丽娇美了。

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容院、美发厅、化妆品店遍布于城市和乡村,给人们新婚婚前妆扮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是,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源于人类内心对美的追求的开脸习俗并没有消失。

延伸阅读

古代新娘的化妆用品

新娘面妆的习俗起于先秦,起初只限于宫廷,后来才逐渐流行于平民中,当时面妆的基本材料是铅粉。汉代以后面妆习俗得到新的发展,面妆用品也随之丰富,较贵重的有螺子,普通的有粉、脂等。据记载,王爱将凝固的花汁给宠妻爱染指甲和化妆面容,因这种化妆品最早源于燕国,所以后人就把它叫作“燕脂”。

脂是用来染颊饰红的,在古代就成为妇女们的主要化妆品,它的色彩鲜艳夺目,又象征着吉祥,所以新娘化妆时必以脂饰染面颊。最早的画眉材料是,是一种黑色矿物,也称“石”。描画前必须先将石放在石砚上磨碾,使之成为粉末,然后加水调和。除了石,还有铜、青雀头和螺子。铜是一种铜锈状的化学物质。青雀头是一种深灰色的画眉材料,在南北朝时由西域传入。螺子则是隋唐时代妇女的画眉材料,出产于波斯国,它是一种经过加工制造,已经成为各种规定形状的块。点染朱唇是新娘面妆的一个重要程式,它所用材料是唇脂,形似手指,由新娘细涂唇上,俗称“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