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
14768700000042

第42章 喜事悲哭别亲人——哭嫁习俗

哭嫁是一种新娘在与父母家人分别之前以唱歌或者啼哭的形式抒发离别之情的传统婚姻习俗,这种婚俗习惯至今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存在着。

现在的婚礼中,新娘很少有哭嫁的,或者说很少有故意哭嫁的。哭嫁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意义的婚俗,有的人甚至没有听到过哭嫁一说。但是,在旧时,出嫁之前必须哭嫁。这些习俗至今仍然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和地区保留着。

很多地方都有关于哭嫁的传说,四川地区就有这么一则故事:很久以前,有个后娘送前妻的女儿出嫁,故意弄成出丧的样子。众人前来贺喜都笑着说吉利话,后娘却用哭腔唱到:“女儿啊,你红鞋去,白鞋来,出去再莫到我家来……”出嫁女也并不示弱,拉着后娘哭着反唇相讥说:“娘啊,我小轿去,大轿来,麒麟送子抱儿来……”过了些日子,后娘送自己的亲生女儿出嫁,嫁妆齐备,她还喜笑颜开地说了很多吉祥话。前妻的女儿嫁人以后,夫妻和睦恩爱,一年以后就生了个白白胖胖的男孩,家庭和美;自己的女儿嫁人后,婆媳不和,夫妻不睦,最后被丈夫全家人唾弃,气得上吊自尽了。这两个姑娘的婚姻相比较,大家都认为女儿出嫁时哭比笑好,于是就有了哭嫁的习俗。

哭嫁成为习俗的原因

传说毕竟是传说,哭嫁婚俗的形成一定有着其历史渊源。有人认为哭嫁的习俗来源于婚姻的居处关系由从妻居转为从夫居时代,女人逐渐沦为男人的私有财产,男人们也就不愿意过暮合晨离的走婚生活,他们开始把女人娶回家中,有的甚至使用抢劫的手段强制执行。出嫁女子要离开世代居住的氏族,与亲人分别,远嫁他乡。并且,女人的地位也一落千丈,甚至面临成为女奴的命运。每当男人们要抢走她们时,她们就会用大哭的方式诉说自己的痛苦和悲伤。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哭嫁习俗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它是随着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降低而产生的,这种哭泣的形式是对家长专制、男尊女被、包办婚姻的控诉。

骂媒习俗

姑娘哭嫁一般都有“哭爹娘”、“哭兄弟”、“哭姐妹”、“哭嫂嫂”、“骂媒”等形式。各地婚礼习俗均有所不同,但是内容却大同小异。最重要的还是“哭爹娘”、“哭哥嫂”和“骂媒”。

在封建社会,对于一些只以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来决定婚姻的女子来说,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不能抱怨家长,往往只能通过“骂媒”来抒发自己对包办婚姻的不满。如:“板栗开花吊坨坨呀,挨刀的媒婆嘴巴阔;你这儿讲有田有地,你那边讲是花一朵;你讲乌鸦不要墨来染,你讲白鹤不要粉来泼;你讲结亲结义结良缘,你讲郎才女貌天撮合。你只要得口牛尿(酒)喝,哪管人家是死还是活……”这首诗揭露了媒人的欺骗伎俩。在很多少数民族中也有“骂媒”的习俗,不过这些习俗中往往会掺杂着趣味性。根据土家族的习俗,女方家无论骂娶亲者还是骂媒,骂得越凶越狠,姑娘嫁过去的地位也就越高。于是很多新娘的家人会怂恿新娘去骂,有时自己也会上前给新娘助威痛骂一阵。在一些地方,“骂媒”并不一定是对媒人的人身攻击,更多的时候带有取笑戏弄的成分,目的为了增添新婚的喜庆效果。

无论如何,这种“哭别”从更深刻的角度来看,是新娘对自己无忧无虑少女时代的告别。在封建社会里,女性在少女时代的自由程度往往大于作媳妇时的。少女时代,她们有父母的关爱,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礼法对未出嫁的少女束缚会少些。少女一旦嫁做人妇,就会受三从四德等礼俗的制约。因此,哭嫁的习俗在旧时代是女性向自己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童年的诀别的复杂感情。

延伸阅读

各地的哭嫁歌词

云南傣族出嫁姑娘哭母亲:“阿妈呀阿妈,人家的钱财使你眼花。女儿不出嫁,女儿不离家。只有嫩绿的牧场才有肥壮的牛羊;只有女儿守在阿妈的身旁,才有欢乐的歌声回响。”土家族《哭爹娘》唱道:“是你贵气的儿子,好像十五、十六的月亮啊,月团圆;是你下贱的冤家女,好像初三、初四的月亮啊,缺半边!……你们把女儿丢下九重岩,丢在海里水不涨,丢在高山树不青,丢在塘中不起泡,丢在河中水不浑,丢在岩脚不见响,丢在大坑无影踪,丢在青草坪,青草也不生!”内蒙古哭嫁歌唱道:“十六岁喝了婆家的水,好好的人来变成鬼。”还有反映少女时代幸福生活的哭嫁歌如:“父母养娇呀,顶在头上怕掉。衔在嘴里怕烂,抱在手里怕冷。眠在外床怕鬼掐煞,眠在里床怕壁坍煞。早晨开门独怕惊吓我,夜头开门独怕着仔风。……日出东天一点红,塞在被头暖烘烘。日头出仔八仗高,床上翻身只嫌阿妈喊的早。日头出仔九仗九,拿仔鞋袜帽子朝外走。日头出仔屋脊过,我还在廓底下着膝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