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菜根谭每日读
14772300000010

第10章 端正心术,学以致用

原文: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籍寇兵而赍盗粮食矣。

译文:只有心地纯洁的人才可以读圣贤书学古人的道德文章,否则,看到一件古人的好事就私下拿来掩饰自己的缺点,这就等于是资助兵器给敌人,送粮食给强盗。

学习知识,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术,只有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做有益社会和人类的事情,才是一个心底纯洁道德高尚的人。正所谓“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如果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学问,去做一些损人利己的勾当,就是最不道德的行为。

都说学以致用,一个人如何利用自己的学问,大多情况下还是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着。正如洪应明所说:“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

那是处地势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之间当桥。山势的巍峨,涧水的轰鸣,越发烘托出桥的危险与简陋,经常有行者失足葬身涧底。

一天,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人;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铁索桥,必须攀着过了,路至此,决无退路。四个人一个接一个地抓住铁索,凌空行进。结果呢?盲人过桥了,聋人过桥了,一个耳聪目明的人过桥了。另外一个则跌下铁索桥,丧了命。

难道耳聪目明的人还不如盲人、聋人?

他的弱点恰恰缘于耳聪目明。

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心平气和地攀索。聋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那么那个过桥的健全人呢?他的理论是,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只管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还有一个故事。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

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指导下,这10个人皆成功地穿过去了。

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黄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小桥上走过去的。

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没有人回答。过了很久,有3个胆大的站了出来。

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一下子趴下了,再也不敢向前移动半步。

心理学家又打开房内的另外9盏灯,灯光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只由于网线颜色极浅,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

“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

“你们为何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

“这张安全网牢固吗?”这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

很多时候,成功就像过桥,失败的原因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能低下,而是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险境,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衡的心态,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在生活的周围总会有他人的闲言碎语,指指点点,尤其在我们即将迈进成功的大门时,那关键的一步如何走,总会倍加困扰我们,面对众人的意见也会觉得不知所措,十分茫然。这时良好的心态是取胜的关键。在面对是降魏国还是力拼到底时,孙权力排众议,顶着众人主降的压力,毅然决定联蜀抗魏,终以寡敌众,取得“赤壁之战”的辉煌;同样的抉择落在陈忠和身上,在面对改组女排的问题上,大家都劝他还是保险为好,然而他排除他人干扰,断然决定起用新秀,曾经的辉煌再次闪亮。人生总有各种各样的抉择,要面对种种外界压力,这时你需要有良好的心态。

保持良好的心态才会在逆境中崛起。贝多芬一生不乏坎坷挫折,他在世人眼里只不过是一个又聋又疯的音乐痴。双耳失聪对于一个投身音乐事业的人来说已是一种致命的打击。他人的不理解与内心的孤寂更加增添他内心的抑郁,可他没有被命运击倒。在痛苦的深渊中,他爆发出内心所有的愤懑:“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人生总有坎坷,纵然前方荆棘铺路,也要时时燃起那盏不灭的心灵之灯,指引我们走出心灵的困惑,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强烈的精神意念把我们从黑暗之中解救出来,摒除外界的干扰,走向成功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