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菜根谭每日读
14772300000011

第11章 活着是一种心情

原文: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召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

译文:人间幸福不可勉强追求,只要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就是追求人生幸福的基础;人间灾祸实在难以避免,只要能消除怨恨的念头,就是远离灾祸的法宝。

人活着是一种心情!这个世界本来很简单,是我们把它弄复杂了。接着来的就是痛苦,人之所以痛苦,是由于你没有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多数人在按照别人的要求生活,刻意改变,违背内心,所以痛苦。

快乐是自己的事情,只要愿意,你可以随时调换手中的遥控器,将心灵的视窗调整到快乐频道。

洪应明认为“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召福之本而已”。

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做一些事情。比如为什么读书、为什么上学、为什么上班。但是我们一直这样生活,这是世袭的一种习惯。就像关在旋转笼子里的小白鼠,每天拼命地跑,不管多么努力,笼子多大,始终改变不了这种老鼠笼子的生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打柴的老头走累了,在大树下乘凉,微风吹过,他感觉很舒服。这时有个好心的过路人问他,你为什么还不赶紧打柴去呢?老头说:“打柴干什么呀?”过路人说:“打柴卖钱呀。”老头说:“卖钱干什么呢?”过路人说:“卖了钱,好买好吃的、好穿的,让你过上舒服的日子呀!”老头就问过路人:“那我现在干什么呢?我现在就很舒服呀!”过路人无语。

现在的人都有一种时代病,就是累!解决累的根本方法就是要领悟活的是一种心情!

有一个原本优雅的女性向心理医生做咨询,她说,因为一些捕风捉影的事闹得自己很不开心,曾经优雅、从容淡定的女人仿佛一夜间换了个人似的,忧心忡忡,眉头紧锁,那一段时间她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一个有修养的女性近乎失去理智。医生告诉她: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情!

于是,医生告诉她保持心理平衡的五大法则:

(1) 真正重视“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权、名是一时的,财产是后人的,健康才是自己的。

(2) 经常实践“两点”,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3) 充分认识“三个忘记”,忘记过去、忘记年龄、忘记恩恩怨怨;注意“三个不”,不要不服老,不急躁,不生气。

(4) 努力做到“四乐”,进取有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

(5) 处世求得“五然”,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惕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

越来越明白,人活着时一种心情。这个世界本来很简单,是我们把它弄复杂了。接着而来的就是痛苦,人之所以痛苦,是由于你没有按照你的生活方式生活。多数人是按照别人的要求生活,可以改变,违背内心,所以痛苦。

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情。得或失,荣或辱,贫或富,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心情好,一切都好。因为有了心情,感觉每天的阳光都是灿烂的。因为有了心情,人们的心灵是相知的。因为有了心情,不再去埋怨一切的不公。因为有了心情,可以和朋友分享快乐,也愿意为他人分担忧愁……[BT2]12.一失足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

原文: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译文:当心中刚一浮起邪念,便发觉有走向物欲或情欲方面的可能,应立刻用理智把这种欲念拉回正路上去。坏念头一产生就立刻有所警觉,有警觉就立刻加以挽救,这才是扭转灾祸为幸福,改变死亡为生机的重要关头,绝不可轻易放过这至关重要的一刹那。

常言说:“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所以,自觉地遵守道德伦理规范,控制自己的私心邪念,使每时每刻的事情,对自己的心灵不能有半点松懈,不然,一念之间就会带来终身的遗憾。

佛经里有一段譬喻:一位年轻人在岸边看到水中有一块闪闪发亮的金块,他很高兴,赶快跳进水里捞取。但是,任凭他怎么捞都捞不到,最后精疲力竭。全身既湿又脏的他只好上岸休息,没想到在水波平静之后,金块又显现了。

他想:“水中的金块到底在哪里呢?我明明看到了,为什么捞不到呢?”于是他又跳下去捞,还是徒劳无功,他实在不甘心!

这时,父亲出来找他,看到儿子全身湿淋淋又脏兮兮的,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子回答:“我明明看到水中有金块,但是不管怎么捞都捞不到。”

父亲看看平静的水面,再抬头望望树,说:“你看,金块不是在水中,而是在树上!”

这则故事是在譬喻凡夫俗子总是为名利、空幻的东西奔波、辛劳,而这一切都只在一念间。

有的人是因为“人生很苦,要赶快找到解脱的方法”或“我要求神通”所以才修行,但是修行若没有正思、正见、正念、正业,路就会走偏。

一念之间,一个抉择,意味着结束与开始。

可是,我们并不知道是对还是错。一念之前,我们不清楚,之后还可能不清楚。有些事情无法判断其对与错,但你却可以后悔、失意或庆幸。

一念之间的决定,其实能够让自己庆幸的几乎是没有的,因为总会有那么一些犹疑,如果当初……会怎么样?这就如一个人跟恋人分开(什么原因姑且不论),然后跟另一个人结婚了,可是后来发现自己的爱人远没有以前的女恋人理解他(她)、对他(她)好。在这时候他(她)怎么办呢?继续这样思念老情人,还是回头去追求自己的老情人?不论怎样,他(她)都是痛苦的。其根源就在于分手的一念之间,谁让他们当初不够宽容?谁让他们不能够持之以恒地相互理解?这是一个简单的假设,而我们的生活似乎要复杂些。

人,有时候难免进退维谷,举步维艰。世间种种的诱惑和困惑,引领着人世命运的种种交错。

我只想找回曾经迷失的自己。跟一位好朋友聊天,说了很久。总之,最后一个结论:前途迷乱需明辨,一失足成千古恨!只要两心向明月,哪怕时已百年身?

我们要常保知足的心,对人、对事物善解、包容、感恩;如此才能圆融、圆满,才不会一直想要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