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菜根谭每日读
14772300000002

第2章 豁达之心,洒脱人生

原文: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易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译文: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人,阅历虽然短浅,但所受社会不良影响也较少;一个饱经事故的人固然阅历深广,但其阴谋诡计等恶习也随之增加。所以,一个正人君子,与其圆滑世故,不如诚实淳朴;与其谨慎小心,不如豁达大度。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凡有弥勒佛的寺庙里,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幅对联。这幅对联,是讲度量的,人能达到能容天下万事万物的度量,其思想便是进入“禅”的高层境界了。度量,是对他人长处、短处和过错的一种包容。度量大,能得人心、团结人、纳众谋,以成其强大,对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十分有益。

社会是一所大学校,人生是一个大舞台。对刚刚踏入社会的人来说,因为处世的经验很缺乏,还没有被社会不良习气所感染,即使已经感染不太深,因此这种人自然还能保留纯朴天真的本性。而经历了人间种种惊涛骇浪,历尽了人间艰难险阻的人,积累的经验比较多,相应的城府也就比较深。因此,无论社会阅历浅还是社会阅历深的人,都应从能够成功和失败中吸取正面的经验教训,取得人生事业的成功,赢得世人的广泛称赞,而不应吸取反面的经验教训,追求世故圆滑、偷奸取巧,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

统一企业的董事长高清愿说:“待人处事,要包容大度。”这个道理人尽皆知,可是这也是最典型知易行难的事,有人就开玩笑的说:“眼睛都容不下一粒沙,更何况是他人对自己的辱骂与毁谤。”

他认为,要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要有肚量与气度,所谓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泰山不捐土壤,故能成其高。他举了多年前自己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多年前,基于道义与情义,他在台南帮投资了一项自己全然陌生的事业,接手时,这个事业已摇摇欲坠,再加上市场开放竞争,百家争鸣,前景极为黯淡,面对这个必败的局面,他们苦撑多时,亏损连连,最后在兼顾了情理法的情况下,决定退出。

但是事情并不如想像容易解决,这家公司部分的高级员工,以他们退出为由,把问题泛政治化,来凸显劳资对立的问题,这段期间,有很多不实的言论都落在高清愿董事长的身上,加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皆极尽诋毁之能事,对个人造成不小的伤害,很多朋友都替他抱不平。之后,这家公司几番易主,他也逐渐淡忘此事,后来,有朋友告知有一家企业负责人希望能来统一公司就通路销售一事与他商议。

进一步打听之后,才知道这家企业竟然就是当初接手的那家公司,负责人虽已换手,但是当初诽谤他甚烈的一些员工,仍位居高位,在这种情形下,他还是决定和这些朋友会面,并愿意协助他们进行产品的销售,不久之后,又设宴款待这些新朋友,结果,宾主尽欢。

有些熟悉内情的朋友,都认为不值得也无此必要,但是,高董事长的想法是,在成人的世界要化敌为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他仅是顺势帮忙他人一下,再诚心请别人吃饭、谈谈心,即能因此化解误会,何乐而不为呢?

高董事长说,他也是一个凡人,遇到无理或无礼的事,也会生气,不过这些气,常与忘性连在一起,事情过了,也就忘了,每回生气,很少过夜,隔天,就拋在脑后了。其实,我们也都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也都有自己的脾气与原则,遇到不平之事或者遭遇别人恶意的毁谤,也会气愤难平。

我也曾经被落井下石、恶意伤害过,那些伤害在当时的确留下难以抹平的伤痕,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能坦然面对那些落在身上的痛楚,并且学会用另一种宽容的心去面对,我觉得自己并没有损失,反而因此获益。与其在心中还留着怨恨,倒不如把心胸放宽,让自己有更多的包容力来面对人生,迎接未来。

修身养性是中国文化的根本,养性就是养心。心是神之主,情、意、喜、怒、欲、乐、忧、思,俱出于心,养得新兴实,自是忙中不乱,有条不紊。若是再进一步,即使是死亡的考验,也看得破,还有何事能动其心性,故古代一位名人曾经劝家人云:“万里长征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因此,平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耿直的正义感,以及良好的品性,才能临危不惧,遇事不慌,镇定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