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菜根谭每日读
14772300000038

第38章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原文: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意乃心之不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蹊。

译文:口是心的大门,守口不严,心中机密就会全部泄露;意念是心的腿脚,如果防范不严,就会摇摆不定走上邪路。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部是开玩笑的。有很多事例摆在我们面前的。

《隋书·贺若弼传》记载:贺若弼的父亲贺敦,为人武勇忠烈,耿直敢言,在北周担任金州总管。

当时朝中有个大臣,叫宇文护,飞扬跋扈,目空一切。贺敦很看不惯,经常在人面前职责他的不是。宇文护大为恼火,恨之入骨,于是借机诬陷,将他判了死刑。

贺敦临刑前,招呼儿子贺若弼上前,告诉他说:“我惨遭横祸,都是因为祸从口出,说话没有顾忌的缘故,你不可不牢记这个教训。”说完,拿起锥子就刺贺若弼的舌头,直到出血为止,借以告诫他以后说话要小心谨慎。

贺若弼最初还能牢记父亲血的教训,几次躲过了杀身之祸。后来,他的功劳越来越大,而得到的封赏却不如别人,他就牢骚不断,说长道短。最终,因私下与人讨论隋炀帝奢侈,在64岁时惨遭杀害。

阎锡山有一句座右铭:“事到万难需放胆,人非知己莫交心。”我们应该好好思量一下。

说话,通常不是说给自己听,而是说给别人听;既然如此,你又怎么能不去考虑一下别人听了这些话,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有些人说话,总是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不管什么场合,也不问对象是谁,不考虑说话会引起什么后果,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直来直去,想说啥就说啥。结果无意中便得罪了别人。

某护士刚从医学院毕业,怀着满腔热情到市里的一家医院实习。实习的第一天,带她的医生让他到6床通知病人,把病情好好跟病人说一下,告诉他只剩下6个月的时间了。

护士听完医生的话,就拿着6床的病历到了病房。一进病房她就大声喊道: “6床的病人做好心理准备啊,你只剩下6个月的时间了。”病人听完后一下子承受不住,当场就昏了过去”。主治医生知道后狠狠地教训了她:“病人因为身体的疾病已经很痛苦了,你怎么可以这样直接就告诉他呢?万一出现什么后果,你负得起责任吗?”9床的患者还有二十几日了,你再去通知一下,要切记,不要大声说,也不可以直接说出事实”。

这次护士很听话,而带微笑地走进病房,轻轻地来到9床病人面前,贴近他的耳朵说:“好好猜猜,20天后谁会去见上帝?”

我们不能说这个护士没有能力,但是她的语言表达方式实 在令人不敢恭维。

在客客气气的社交谈话中,直话直说是致命伤。别误解,这不是在鼓励说谎。这里讲的是一种高深艺术,一种和斗牛相似的艺术。餐桌谈话的高手能够像斗牛勇士一样,挥洒自如地应付、闪避灾难。

一个人只有注意说话时的环境,做到情景相宜,才能取得良好的说话效果,那些不看场合乱说话的人难免要碰钉子。

因此,我们必须牢记“说话莫忘看场合”。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中,人们对他人的话语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正因为受特定场合心理的制约,有些话在某些特定环境中说比较好,但在另外的场合中说未必佳;同样的一句话,在这里说和在那里说效果就不一样,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顾及说话环境,才能取得良好的说话效果。总之惟有巧妙地利用语境,做到情景相宜,才能攻破人们的心理防线,开启人们的心灵之门,才能与人心灵相约,使谈话得以顺利进行,达到自己的劝说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