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聪明孩子玩出来
14773100000039

第39章 你好,医生!

每隔一段时间,兵兵就要去一次医院,有时是生病了,有时是打防疫针,有时是每月例行体检。兵兵最害怕去医院,才到医院门口,他就由于极度恐惧而声嘶力竭地哭喊:“不去,我不去!”妈妈只好哄他:“兵兵不哭,要做个坚强的好宝宝。”可这些话根本不管用,妈妈不得不在兵兵的挣扎哭叫中抱着他一路小跑冲进医院。

为了消除兵兵对医院的恐惧,妈妈和兵兵在家玩“给娃娃看病”游戏。

为了让游戏更逼真,妈妈专门给兵兵买了一个玩具听诊器,买注射器(去掉针头)、纱布、胶布、棉签。妈妈用一根圆珠笔芯当体温计,还给他准备了一个活页小本子和一支笔。

妈妈把这些道具摆放在桌子上。游戏开始了。兵兵坐在高度刚好的桌子前,拿取道具十分方便。妈妈抱着塑料娃娃“愁眉苦脸”地走到兵兵面前,说:“王医生,我的宝宝肚子疼,你给看看吧。”妈妈坐在兵兵对面,双手托着塑料娃娃。

刚开始,兵兵还不能进入状态。妈妈又当好“导演”,又当“演员”,教兵兵怎么说和怎么做,累得够呛。兵兵练习了几遍台词和动作很快地进入角色。

兵兵一本正经地说:“我给他听听。”他戴上听诊器,听听娃娃的肚子,说:“肚子没事,量个体温吧。”他把“体温计”夹在娃娃的胳膊下,过了一会儿拿出来看看,说:“你的娃娃有点发烧,打针吧。”他拿起笔,在活页本上画了几下说:“去拿药吧。”别小看随便画几下的作用,虽然还不是字或图画,只是胡乱涂鸦,但这可是兵兵写写画画的启蒙教育。实验证明,拿笔早的孩子,写字和绘画能力都高于拿笔晚的孩子。

妈妈抱着娃娃走到另一张桌子前,那里通常都坐着爸爸或者奶奶等家人。他们收了妈妈的“药方”,把注射器和几个空药盒子给妈妈。妈妈说了“谢谢”,又去找兵兵。兵兵接过注射器给娃娃“打针”,他模仿真实的情景,先用棉签在娃娃身上擦一擦,再“打”下去。妈妈在旁边说:“我的宝宝最坚强,不哭啊,打完针病就好了。”兵兵也学医生的口气说:“不哭,好了,好了。”妈妈说:“谢谢王医生,再见。”

整个过程既有语言,又有动作。孩子完全演练一遍,“导演”和“演员”都不轻松。然而,由于这种角色体验,孩子熟悉了医生看病的过程。下次再去医院,孩子虽然还会因为怕打针疼而哭,但内心对医院那份莫名的恐惧感却减轻了。

孩子对医院恐惧很正常,父母要让孩子正视困难,可以用商量的口吻和孩子说:“生病去医院是必须的,不去不行。打针的时候,如果觉得很疼,你可以哭几声,打完就不疼了,就不许哭了,好不好?”孩子也会讲道理,会认可父母的说法。在“给娃娃看病”游戏之后,孩子就不会出现“吓破胆”的现象了。

全家人陪他玩过游戏,换个花样,让兵兵自己玩一玩。爸爸把一堆“医疗”器具放在他面前,然后又把家里的玩具娃娃和玩具动物都放在他面前。爸爸教他先给娃娃和动物们排队,按“一”字队排好,然后找出一本大开本的杂志给当做医生的体重秤,再用一根木棍作为量身高的尺子。爸爸告诉兵兵:“现在开始体检吧!你要做的是,给他们量身高、体重,还要检查一下它们的头、胳膊、腿,有没有异常。”兵兵忙碌切开心地为玩具们体检,他很享受这个“劳动”的过程。

妞妞过来玩,兵兵和妞妞一起玩这个游戏。两个孩子轮流当医生。需要注意,打针时的注射器不再用真实的,可让孩子们用手指头代替。父母先给他(她)一根蘸水的棉签,让他(她)学医生在胳膊或者屁股上擦一擦。这时,孩子会因为条件反射而肌肉紧张或全身发抖。父母要在旁边安慰他(她):“不疼,只是游戏而已。”孩子用手指头模仿着针头,猛一下“扎”下去,大大考验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一般来说,打针最大的恐惧感来自于医生用消毒棉签在皮肤上擦拭的那个时刻。因为孩子知道针即将扎进去,恐惧来源于心理的压力。孩子们多试几次湿棉签擦拭皮肤,慢慢会习以为常从而压力减小,也就不会那么恐惧了。

孩子成长中总会出现让他感到“痛苦”的坎儿,父母要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通过游戏的方式,帮他轻松地迈过去。

厨房是个大课堂,孩子可以在其中学到很多知识,父母不可给孩子学习的热情泼冷水。但是,父母一定要保护好孩子,万不可让他独自在厨房里玩耍,以免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