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聪明孩子玩出来
14773100000050

第50章 准备上幼儿园

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家长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准备、心理准备和物品准备。

兵兵过了3周岁,该上幼儿园了。

兵兵家附近有个叫菲菲的小朋友,比兵兵大半岁。得知兵兵要上幼儿园了,菲菲妈给兵兵妈讲了菲菲上幼儿园的事,希望兵兵妈有个思想准备。

菲菲第一天去幼儿园,抱着妈妈的腿哇哇大哭,说什么也不让妈妈走,老师过来哄也不行。妈妈狠狠心,撇下孩子走了。妈妈想,女儿看不见她,过一会儿就不哭了。

谁知,菲菲妈刚走没多远就接到老师电话,说菲菲哭得抽风了,让她快来看看。菲菲妈返回幼儿园,发现菲菲已经哭不出声了。菲菲小脸煞白,浑身抽搐。她吓得赶紧把菲菲抱进怀里,不停抚摸并安慰她。过了好久,菲菲才缓过气儿来。

老师允许菲菲妈留下来陪菲菲一会儿。妈妈鼓励菲菲去和小朋友们玩,去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菲菲怯怯地去了,老师趁机夸菲菲,还奖给她一朵小红花。看着菲菲露出笑容,妈妈又开始做菲菲的思想工作。她说:“菲菲大了,应该上幼儿园了,你看小朋友们都在这里呢。”菲菲妈还许诺,如果菲菲听话,周末带她去游乐场玩。劝说了半天,菲菲终于同意让妈妈离开。

下午,菲菲妈去接菲菲。老师说,整整一天,菲菲不吃不喝也不睡哭闹着要回家。几个老师围着她哄了很久,好不容易才让她止住了哭声。菲菲妈心疼地抱着女儿,眼泪都流了下来。老师安慰她:“一般孩子都得经过这一关,过两天就好了。”

菲菲妈期望像老师说的那样,菲菲会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可一周过去了,菲菲反而哭闹得更厉害,还在幼儿园里绝食。晚上她还做噩梦,哭喊道:“我不去幼儿园,我不去幼儿园!”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菲菲终于生病发高烧,住进了医院。

“那怎么办啊?”兵兵妈担心地问。

“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让孩子天天饿着。我只能每天中午把她接回来,只让菲菲上半天幼儿园。”菲菲妈无奈地说。

兵兵妈是个热心人,她建议菲菲妈去向专家咨询,看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菲菲的问题。

菲菲妈说:“就是的,我怎么没想到呢!”

兵兵妈陪着菲菲妈到了专家那里。育儿专家说:“孩子离开温暖的家庭和一直陪伴自己的亲人,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孩子不适应并产生焦虑、哭闹现象是很正常的。如果孩子哭闹的时间持续较长,表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还不充分。年龄已经三岁,进入独立期,但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某些指标仍处于三岁水平以下。孩子出现这种现象往往和家长平时过分溺爱、娇惯有关。无论是上幼儿园还是上小学,年龄并不是决定儿童入学的唯一条件。像菲菲这样,父母可以延缓她入园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家长要做好上幼儿园的各种准备,包括自理能力的准备、心理准备和物品准备。”

自理能力的准备——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类事情包括洗脸、吃饭、穿衣服鞋袜、上厕所等等。在上幼儿园前,如果孩子不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那么当她看到别人样样都会而自己却什么都做不好时,就会产生挫败感。挫败感越强烈,孩子越容易产生退缩心理,就不愿意去幼儿园了。

心理准备——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可以从四点来做:

1.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并注意作出正面的引导。例如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去幼儿园学知识。”“乖孩子、聪明孩子都上幼儿园的。”千万不要说:“你必须上幼儿园,我们太忙了,没时间管你。”或吓唬孩子:“你不乖,我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这样,只能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并对幼儿园产生恐惧感。

2.给孩子讲父母小时候或者孩子熟悉的小朋友上幼儿园的趣事。父母要用生动的语言,突出幼儿园小朋友的可爱、老师的亲切、活动的有趣。当孩子产生“幼儿园是小朋友的乐园”这样的想法时,他就会盼着上幼儿园。

3.带孩子参观幼儿园。父母可以让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健身器材上玩一玩,如钻山洞、荡秋千、跳蹦蹦床等;可以观看小朋友们做课间操;还可以去瞧瞧他们上课的地方或者看看幼儿园的饭菜有多香。父母可以告诉孩子:“等你上了幼儿园,你能过这样的生活哦。”孩子越熟悉幼儿园,就越容易适应。这样,他才不会因为陌生、害怕而不愿上幼儿园。

4.强化语言训练。父母要训练孩子爱说话,敢说话,让孩子大声地、大胆地、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父母可以和孩子玩“幼儿园”游戏。父母当老师,孩子当幼儿园小朋友,让“小朋友”学会举手,学会对“老师”说:“老师,我要小便”,“老师,我要喝水”……。孩子敢说话,才能更快更好的融入幼儿园生活。

物品准备——和孩子一起选购上幼儿园的物品。父母和孩子一起去购买小书包、作业本、画笔等物品,让孩子挑选他喜欢的图案。挑选孩子的被子、枕头时,也同样如此。妈妈可以说:“你到了幼儿园,中午枕着这么可爱的小枕头,盖着这么漂亮的新被子,多幸福啊!”这样的话语能够增强孩子入园的期盼心理,同时也让孩子从参与决定自己的事情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已经长大。

做好了这些准备,尽管孩子入园初期会不适应和哭闹,但只要妈妈“意志坚定”,不久后孩子渐渐习惯幼儿园的生活。妈妈千万不要一听到哭声就折回教室安慰孩子,这样会让孩子继续依赖哭声来唤回妈妈,从而延长孩子的入园适应时间。晚上回到家,妈妈不要问孩子“是否想妈妈了”一类的问题,否则将给他一个心理暗示:“孩子离开妈妈是不快乐的、是不安全的。”妈妈可以问问他:“今天和小朋友玩得开心吗?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你今天学到了什么?吃得好吗?吃了几碗?”等等。如果孩子回答出来,父母要及时表扬,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一般孩子经历两三周的调整,都能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道难关——上幼儿园,父母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按照专家的意见,兵兵妈做好了兵兵入园前的准备工作。果真,兵兵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送进幼儿园。他哭过两三次,就不再哭了。后来,妈妈送他去幼儿园时,还没到教室门口,他就挣脱妈妈的手飞跑进教室,还挥手道:“妈妈再见!”

看着那些从入园到现在还在哭泣的孩子,兵兵妈真想和他们的家长交流一下自己的心得!

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关系着他一生成败的根本。清初思想家颜元有句名言:“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因此,注重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对孩子自身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