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12岁前,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14776900000077

第77章 习惯“坏爸爸,我不喜欢你。”——尊敬父母家教摄像头

旭旭6岁了,刚上小学一年级,平时非常任性。

星期天的上午,爸爸出门办事了,只留下妈妈和旭旭在家里,妈妈在做一些家务活儿,旭旭则在客厅的门后面玩着积木。妈妈告诉旭旭:“儿子,不要在门边玩积木,进出门时多不方便呀。”旭旭说:“不,我就在这儿玩,我要搭个大城堡,咱们家的门就是我的城门,谁都没有我的城门大。”妈妈没再理他,旭旭继续在门边玩积木,半个小时后,终于搭成了一个大大的城堡。

这时,恰好爸爸办完事情回家了,一推门进来,只听“哗啦”一声,旭旭的积木全倒在了地上。正在玩遥控汽车的旭旭看到这情形,脾气马上上来了,大声说:“啊!我的城堡,爸爸,你赔我的城堡。”爸爸批评他:“你把积木放在门后面干什么?还有,怎么把玩具搞得满地都是?”旭旭更不高兴了,冲着爸爸又喊又闹:“坏爸爸,我不喜欢你,我要你赔我的城堡!”爸爸没有理他,走到卫生间洗了洗手。这时,妈妈已经做好午饭了,叫旭旭吃饭。旭旭生气地说:“我不吃了。”妈妈走过去,对旭旭说:“妈妈不是告诉过你,不能在门后面玩积木吗,看看,爸爸一回来……”没等妈妈说完,旭旭就打断了妈妈:“你帮爸爸说话,我也不喜欢你,臭妈妈。”

面对这样一个不懂得尊敬自己的孩子,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办呢?

专家如是说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尊敬、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来到世上就被父母当作“掌上明珠”一样呵护着、宠爱着,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很容易养成任性的坏习惯,常常为所欲为。父母稍有不顺其意,便顶撞父母,跟父母发脾气,根本不把父母放在眼里,更别提什么尊重父母了。

对于这种坏习惯,如果听之任之,孩子就会变得骄横、无理,不懂礼貌。如果一个孩子不知道懂得尊重自己的父母,那么你很难期望他会尊重别人,这对孩子以后的社会交往也十分不利。因此,必须要督促孩子改掉这种坏习惯。

好习惯培养

1.做好孩子的榜样

父母对待长辈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对待他们的态度,因此,父母在照顾好自己子女的同时,还要孝敬长辈,做好孩子的榜样。比如,每天下班回家后问候一下同样操劳了一天的老人;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要先想到老人,尽量留着给老人享用;关心老人的健康,当老人有病时,要多留心照顾;假如离老人的居住地比较远,那么在休假日应该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活,与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久而久之,孩子耳濡目染、就会逐渐养成尊敬父母的好习惯。

2.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现在不少孩子只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却不清楚父母的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么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让自己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此一来,孩子就不懂得感恩,更不懂得孝敬父母。因此,父母应当经常有意识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工作的不易和赚钱的辛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为这个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逐渐学会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也容易让孩子从心底里对父母产生感恩和尊敬之情。

3.建立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

如今,在很多家庭当中,由于父母的娇惯,孩子一个个都成了“小皇帝”,在家里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父母整天围着孩子转,渐渐地让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性格,有时候根本不把父母放在眼里。因此,父母要根据具体情况为孩子立些规矩,让孩子分清长幼尊卑,不能颠倒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