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12岁前,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14776900000091

第91章 习惯“别人都是这样随地乱扔的。”——不乱扔垃圾家教摄像头

繁繁今年11岁了,她特别喜欢吃冰淇淋。周末,妈妈带她去超市买东西时,为她买了一个冰淇淋。

刚出超市门口,繁繁就打开冰淇淋的包装纸,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吃完了冰淇淋之后,繁繁随手把包装纸扔在了大马路上。妈妈看到了,问道:“繁繁,你怎么可以随处乱扔冰淇淋的包装纸呢?”繁繁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个动作,仰着头说:“我刚才扔了吗?”妈妈说:“孩子,随地乱扔纸不好,破坏卫生。”繁繁却根本不当一回事,说:“这有什么关系,别人都是这样随地乱扔的。”妈妈说:“别人那样做是不对的呀,错误的行为你也要模仿吗?你看到妈妈随地扔纸了吗?”繁繁没理了,不再说话。

妈妈还发现,繁繁在上、下学时或在公共场所玩耍时,总是习惯性地随手把废纸扔在地上。妈妈说了她好几次,但她仍旧不改。

专家如是说

生活垃圾是人类生活的副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乱扔垃圾不仅会破坏环境卫生整洁,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垃圾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乱扔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主要危害有:第一,污染空气。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物。第二,污染水源。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垃圾污染源产生的渗出液经土壤渗透会进入地下水体;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第三,污染土壤。垃圾仅经简易处理后便施用于农田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理化性质和保水、保肥能力。第四,成为有害生物的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这些都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由此看来,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是十分可怕的。所以,要保护环境,应从培养孩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开始。

好习惯培养

1.让孩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保护环境卫生,减少制造生活垃圾。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将垃圾进行分类,将报纸、废纸等有回收价值的废品收集起来送到废品收购站,让孩子了解某些废弃材料的回收利用价值。

此外,要让孩子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除了对孩子进行说理教育,做出榜样示范外,还可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使孩子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唤起他保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让孩子见到垃圾主动捡起来

每次带孩子外出时,准备一个方便袋,把用过的废纸、果皮等垃圾随手放入袋中,袋子装满后,再放进垃圾桶里。在接孩子上学或放学的路上,要提醒孩子主动捡起白色垃圾放到垃圾桶中,并告诉孩子:“捡起一张废纸,就是消除一份污染。”如此几次,孩子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就会主动地过去捡起来。当孩子主动把垃圾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时,要及时表扬孩子,夸奖他是一个具有环保意识的好孩子。

3.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孩子

生活即教育,父母应该积极为孩子创造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同时,应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孩子,在家里不随手扔垃圾,把垃圾放进垃圾桶里。见到地上丢的垃圾,主动把它捡起来,然后丢进垃圾桶里。父母不乱扔垃圾,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使孩子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