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12岁前,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14776900000093

第93章 习惯“妈妈,小卖部多找我一块钱。”——不贪小便宜家教摄像头

楚楚今年10岁了,正在上小学五年级,她是一个活泼聪明的孩子。

星期天的中午,妈妈正在厨房里做饭,发现酱油没有了。于是对正在看电视的楚楚说:“孩子,去楼下的小卖部帮妈妈买瓶酱油。”妈妈给了楚楚10元钱。楚楚接过钱,笑嘻嘻地说:“好的,保证完成任务。”然后,楚楚就“蹬、蹬、蹬”地下楼了。几分钟后,楚楚便拎着一瓶酱油回来了,她走到厨房里,把酱油放到桌子上,悄悄地告诉妈妈:“妈妈,小卖部多找给我一块钱。”妈妈问:“酱油多少钱一瓶?找给你多少钱?”楚楚回答说:“酱油四块八一瓶,应该找给我五块二,可是那位阿姨找给我六块二。”说着,楚楚从口袋里掏出了六块两毛钱递给了妈妈。妈妈看了看,没有接过来,对楚楚说:“孩子,去把一块钱还给小卖部的阿姨。”楚楚说:“算了吧,妈妈,就一块钱,况且是她粗心找错的,又不是我的错。”妈妈告诉她:“一块钱也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做人要有原则,不能贪小便宜,听妈妈的话,快把钱还回去,小卖部的阿姨一定会夸奖你是个好孩子的。”楚楚这才噘着嘴去还钱。

专家如是说

对于没有经济能力的孩子来说,“小便宜”有时是极具诱惑力的,特别是面对送上门来的“小便宜”,许多孩子都会理所应当地将其据为己有。

殊不知,贪小便宜的人表面上多占有了一些东西,但他却失去了一种可贵的品质——诚实。而且,如果孩子在小便宜面前经不起诱惑,还十分容易上当受骗,也容易从贪小便宜发展为占大便宜,甚至触犯法律,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面对不该得的利益或不是自己的东西时应该怎么做,让孩子明白贪小便宜是自私自利、不诚实的表现,贪小便宜的人容易被人讨厌、瞧不起,等等,从而让孩子从心理上彻底地抵制贪小便宜的行为,养成不贪小便宜的好习惯。

好习惯培养

1.告诉孩子贪小便宜吃大亏的道理

孩子贪小便宜多数是希望多弄点儿钱买吃的或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时,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贪小便宜吃大亏”的道理,比如,给孩子讲讲《金斧子,银斧子》的故事:农夫明知金斧子、银斧子都比自己的铁斧子值钱,但他是个不贪小便宜的人,不是自己的东西,再好也不要,所以,他只认了自己的铁斧子。老人夸农夫是个诚实的人,还把金斧子送给了他;财主呢,故意把自己的铁斧子丢进河里,去冒领金斧子,自以为占了便宜,结果反而吃了亏,连自己的斧子也丢了,还被世人耻笑,真是得不偿失。

通过类似的故事,就可以形象、生动地让孩子认识到“贪小便宜是吃大亏”的道理,从而改变孩子贪小便宜的想法。

2.平和地面对孩子的“占有”

当孩子已经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时,父母要冷静地分析原因,不要骂孩子是“小偷”,更不要指责其“屡教不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犯的小错误是不能等同这些话语的性质的,如果孩子听惯了这些消极的语言,不仅会自卑,更会无动于衷,长期下去反而会把孩子推向反面。

当孩子出现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的行为的时候,父母一定要认真、平和地对待,耐心教育孩子,促使他把东西送还给主人,并向主人道歉、解释清楚等,并且要求孩子保证以后不再有类似的错误发生。

3.父母不要贪小便宜

孩子的行为多是从身边的人,尤其是从父母的身上学来的,假如父母爱贪小便宜,经常把单位的办公用品或公共场所的一些小东西顺手拿回家,势必会对生活在身边的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因贪小便宜而触犯法律的案例有很多,他们走到这一步,不能不说与其父母没有关系。因此,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防微杜渐,让孩子从小养成不贪小便宜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