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构建青春“性”防线
14782400000010

第10章 贞操与生命

“辅导理念”

中国人的贞操观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先有“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将贞女与忠臣同列,后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将贞节提到高于女性生命的高度。贞操观的存在有其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偶婚制的社会中,它将男女性行为限定在一男一女之间,巩固了一夫一妻制,使后代能够健康、正常地繁衍。同时,贞操是对爱情的最终升华,长相厮守,不与他人。

但当生命受到威胁时是否要坚守“贞操”?大多数遭遇性侵害者都极力反抗,以死捍卫,更有甚者自尽身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到传统贞操观的束缚,另一方面是缺乏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本课的主题是当遭遇性侵害时,生命和贞操哪个更重要,旨在通过案例讨论提供一个贞操和生命价值观的探讨空间,协助学生澄清贞操观,树立“生命第一”的原则,学会在遭遇性侵害时作出明智的选择。同时,意识到观念与舆论的利害关系,学会制造良好的舆论。

“辅导对象”

高中学生

“辅导目标”

1.澄清贞操观,明确被迫发生性关系不是不守性道德。

2.意识到观念与舆论的关系,学会制造良好的舆论。

3.懂得生命的价值,树立“生命第一”的观念。

贞操与生命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

“辅导过程”

一、暖身活动:身体力行

1.游戏规则。

(1)下面会呈现二选一的选择题,你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2)选择可以是你的第一感觉,也可以是你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3)请用你的身体表示你的选择——起立或者蹲下。

2.活动过程。

(1)现在有一个香蕉和一个苹果,你会选择吃香蕉还是苹果?

香蕉——起立 苹果——蹲下

(2)明天气温32摄氏度,你会选择穿短袖还是长袖?

短袖——起立 长袖——蹲下

(3)周末有一个同学聚会,你选择去还是不去?

去——起立 不去——蹲下

(4)聚会上有一个异性邀请你单独相处,你选择接受还是拒绝?

接受——起立 不接受——蹲下

(5)如果这个异性对你进行强暴,你选择贞操还是生命?

生命——起立 贞操——蹲下

3.揭示主题。

(1)主题呈现:播放幻灯片《贞操与生命》。

(2)教师小结:有人选择了生命,有人选择了贞操;有的人凭第一感觉,有的人靠深思熟虑。当遭遇性侵害时,贞操和生命哪个更重要?下面我们通过小雪的案例来共同探讨。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的方式引入主题,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课堂氛围,初步了解学生的选择,把握学情。

二、当局者迷

案例呈现:小雪(化名)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辆飞驰而过的面包车劫持而走。还未等小雪反应过来,车上一蒙面男子扒去小雪的衣服,意图不轨。小雪大声呼叫,并极力反抗。该男子便掏出一把尖刀顶住小雪的喉咙说:“再叫,就把你杀了。乖乖的,就留你一条活命。”此时的小雪惊慌失措,彷徨无助,贞操、生命二者,该如何选择?

1.设问:如果你是当局者,你会如何选择?请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分享。

生1:我会选择贞操。我觉得死不可怕,被人凌辱才可怕。

师:你觉得贞操是什么?

生1:贞操就是遵守性道德。

师:被迫发生性关系,也是不守性道德吗?

生1:不是。

生2:我会选择生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贞操虽然重要,但生命更重要。如果为了贞操失去生命,我觉得不值得。

师:小雪如果以死反抗保留了贞操,她会失去什么?

生2:亲情、友情、爱情,生命赋予她的一切。

生3:我选择贞操。因为就算我活下来了,还要面对这些是是非非,我又何必活下来呢,再说名节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太重要了。

3.教师小结:遭遇性侵害是被迫与人发生性关系,不是不守性道德。生命是可贵的、多彩的,我们要珍惜生命。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形象的案例呈现贞操与生命的选择,促使学生投入情境,认真思考,并通过讨论分享,协助学生澄清观念,明确被迫发生性关系不是不守性道德。

三、旁观者清

案例呈现:事发后,小雪报了案,公安机关通过车牌追踪找到了嫌疑犯,并将他们告上了法庭。歹徒受到了法律制裁,但因此一些人也知道了小雪的事。一时众说纷纭,有些人说小雪是明智的,生命最重要;有些人却指责小雪软弱,不守贞操苟且偷生。每次小雪走在路上,总觉得有人对她指指点点,闲言碎语。最后,小雪不堪重压,选择了自尽。

1.小组讨论:对于这个现象,你是怎么看的?

2.学生分享。

生1:小雪是不堪社会的舆论而死的,而这舆论的形成也是由于人们心中传统的贞操观。小雪自己挣脱了贞操观的束缚,却躲不过他人的无端谴责。太悲哀了。

师:舆论的影响力确实很大。你觉得对于小雪的事件该有怎么样的舆论导向?

生1:小雪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她并没有错。我觉得周围的人应该理解她,支持她。而且她很勇敢,选择报案,将坏人绳之以法。这可能让更多的人免于伤害。

生2:我觉得周围的人说小雪“不守贞操”是错的。贞操是对性伴侣的忠诚。且不论小雪有没有性伴侣,她的性行为不是自愿的,她不是主动与他人发生性关系,也就不能说她对性伴侣不忠诚。

3.教师小结:贞操是自觉坚守一对一的性关系,是对伴侣的承认,是对爱情的升华,但不是衡量性行为的唯一标准,不是禁锢思想的麻绳。性侵受害者是无辜的,我们需要给予多一点理解,多一点支持,给予良好的舆论氛围。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讨论,进一步澄清贞操观,意识到观念与舆论的关系,学会制造良好的舆论。

四、异度猜想

1.情境创设:小雪死了。她不会说话,不能思考,没有感受。如果有那么一个异度空间,小雪虽然死了,但她还能看见,还能听见。她能看见相互依偎的父母,能听见痛哭抽泣的声音;她能看见抽屉里关于梦想的作文,能听见校园里的欢声笑语;她能看见指手画脚的邻居,能听见喋喋不休的话语……

设问:如果小雪还有思想和感受,猜想一下,此时的小雪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2.学生分享。

生1:我不应该抛下我的父母走掉。我只想着自己解脱,却没有考虑到父母要承受双倍的痛苦。我太自私了。他们赋予了我生命,我却这样毫不珍惜把它毁掉了。我好想回去,希望他们不要这么伤心,希望能好好报答他们。

生2:梦想,好让我心碎的字眼。我的梦想再也无法实现了。我怎么就这么草率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呢?我真不应该。

生3:我现在才知道上学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有老师们的关心,有同学间的嬉闹,有知识的趣味。可是,我再也无法回到课堂,享受学习的乐趣。

生4:我错了,我彻底错了。我以为我的死可以结束这一切的舆论。我当初真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制止他们,而不是懦弱地选择死。我也可以不理会他们的议论,毕竟无论如何申辩,世间的舆论永远不止,我又何必为此困扰。

设计意图:通过异度猜想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加强“生命第一”的观念。

五、结束课堂

教师寄语:生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可能性,有快乐的,有痛苦的,有你喜欢的,有你讨厌的。但生命一旦结束,呼吸一旦停止,所有一切都会戛然而止,成为泡沫。小雪的生命结束了,但小雪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反思不会结束。当遭遇性侵害时,面对贞操与生命受到的双重威协,请记住:生命是唯一的选择。

“操作建议”

1.辅导教师的理念要清晰,对贞操和生命有全面的认识。课堂过程中价值观的碰撞相对强烈,教师必须思路清晰,立场坚定,明确辅导方向,协助学生树立“生命第一”的价值观。

2.案例讨论时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通过具体化、追问等技术引导学生澄清贞操观和生命观,切勿急于表达教师个人观点。

3.异度猜想的设置是脱离现实的,所以导入时要尽量自然、缓和。可以通过播放背景音乐和抒情朗诵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情境。该环节的重点是通过异度猜想感受生命意义和存在的价值,而不是异度空间是否存在,切勿展开讨论转移课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