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14784000000163

第163章 庆清朝慢

王观

踏青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战破残守?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景的词,写得很巧丽,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是很有特色的。

写春景,大多离不开和风煦日,宠柳娇花,这首词却另辟新境。开头三句“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写出了初春时节人们不大注意的自然景物的变化:雨变成酥,冰化为水。恰恰是这些变化,显示出严寒的渐敛,春天的到来。三句之后,接下去是“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这个疑问句式表明已到残寒尽退、感到轻暖的时候。“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趁着轻暖的天气,姑娘们结伴而行,野外踏春。之所以不写姑娘们的服饰打扮,而只写她们着的是“平头鞋子小双鸾”呢?这正是词人别具匠心的地方,文章是要在她们的鞋子上来做的,不过不在这里,而在下阕,这里只是先把它提出来作为伏笔。“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不仅写出了阳春烟景,且可从“望中”二字体会到姑娘们愉悦的心情。

挽头“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承上阙结句“如有无间”而来,运用口语,生动地描绘出天气的变化。这三句是连贯而下的,“饾饤”一词在这里用得更具神采,天气的阴晴无常,使得踏青的姑娘们的情绪起了变化,她们要赶快一揽春景之胜:“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写出了她们看花觅柳的急切心情与行动,她们只顾忘情地欢笑,“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不提防,一脚踏进泥淖里,浊浆溅涴了她们的罗袜,无限珍惜的心情使她们笑容顿敛,双眉紧锁:“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不是“东风巧”,而是词笔巧,词人捕捉住踏青的姑娘们一瞬间的感情变化,用幽默、风趣的夸张手法,写出了她们有点尴尬的神情。

这首词主要是从春天里天气的变化方面来写春景,踏青姑娘的活动,只是铺叙的线索,沿着这个线索,把天气的变化逐步描绘出来。天气的变化和踏青的姑娘们的活动,和谐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