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14784000000164

第164章 忆故人

王诜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高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赏析]

这首词中是写一女子对故人的忆念,词风浓至沉博,深情继给,宛如出自一个失恋者之口。

开头四个短语,写女主人公深夜酒醒时的情景“烛影摇红”,表现夜间洞房深处的静态,极婉极真。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女主人公刚刚酒醒;睁开惺松的醉眼看看室内,只觉得空荡荡的,静悄悄的,唯有一枝孤零零的蜡烛在摇着红色的光焰,“向夜阑”,是说临近天晓。“夜阑”,是说夜将残尽。在更深夜阑之际,女主人公宿酒初醒,神思慷怠,着一“懒”字,便写出心情之失意。虽未言“忆”,而“忆”字已隐隐逼出。“尊前谁为唱《阳关》,说的是在饯别故人之时,她无可奈何地唱了一曲送别之歌。看到这里,我们才知道她的”酒醒“乃是在饯别时喝醉了的,前后照应,词笔至细。”谁为“二字,饱含着幽怨。《阳关曲》她虽是唱了,但为什么当时要唱呢?又是懊悔,又是怨恨,充满了自想自艾的情绪。”离恨天涯远,蝉联上句,意境又进一步拓开。离恨远至天涯,表明她的思绪也跟踪故人而去,其情之深挚,殆与李、欧之作异曲而同工。

如果说前半阕是写酒醒后片刻的回忆,后半阕则着意写日间的相思。过片起句用了一个典实,表明幽会之后,故人音讯杳然。“云沉雨散”,也透出了女主人公的身分乃是一名青楼女子。在“云沉雨散”之前冠以“无奈”二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以下几句有一个大幅度的时间跨度,即从上阕的夜阑酒醒,到这时的椅阑远队再到黄昏时的庭院。我们似乎看到女主人公斜倚阑干,凝神远望,那双盈盈泪眼饱含着离惜别绪,饱含着怨恨和忧思。着以“东风”二字,主人公的形象便在特定的氛围中表现出苦苦盼望的神情,丰神独具,感人至深。

结尾句纯为景语。“海棠开后”,是说花落春残,象征女子的芳花易逝,境已惨美:“燕子来时”,是以归燕反衬故人之未归,激发和增添女子之离思,情更凄然。接着“黄昏庭院”一句,便把两景融合在一个统一的意境中,自然浑成,思致渺远,做到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