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骨鲠处世:吴云讲陶渊明
14784400000014

第14章 本书作者著作与主要论文一览

一、著作

鲁迅论文学艺术遗产(资料长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74年

鲁迅论文艺遗产浅探(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

陶渊明论稿(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王粲集注(与唐绍忠合作)中州书画社1984年

唐太宗集(与冀宇合作)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建安七子作品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贾谊集校注(与李春台合作)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孔融集校注(收在《建安七子集校注》内)

建安七子集校注(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汉魏六朝散文精华(主编)中国文学出版社1991年

白话前四史精华(主编)三秦出版1995年

汉魏六朝诗三百首注(与冀宇合作)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丛书: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主编)北京出版社2001年

政鉴易知录(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古文观止译注评(主编)长春出版社2003年

唐太宗全集校注(与冀宇合作)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20世纪中古文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汉魏六朝小赋译注评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

历代骈文精华译注评长春出版社2008年

汉魏六朝赋精品译注评长春出版社2008年

历代骈文名篇注析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二、论文

西汉削藩与反消藩的斗争天津师范学报,1974(2)

论《水浒》中“义”的观念天津师范学报,1975(6)

古为今用的典范——学习鲁迅论文学遗产问题札记文史哲,1976(3)

试论鲁迅分析遗产的阶级观点天津师院学报,1976(5)

鲁迅用发展的观点论述文学遗产破与立,1976(6)

鲁迅批判地继承文艺遗产南开大学学报,1977(4)

鲁迅与屈原山东师范学报,1977(6)

鲁迅与陶渊明天津师院学报,1978(2)

从陶渊明的归隐看他的政治态度开封师范学报,1978(4)

崭新的文学著作——读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破与立,1978(4)

陶渊明创作中反映出的社会诸矛盾天津师范学报,1978(4)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天津师范学报,1979(2)

论《桃花源记》破与立,1979(3)

陶渊明《咏贫士》试析天津师院学院,1980(2)

论陶文的艺术性昆明师院学报,1980(4)

论陶文的艺术风格齐鲁学刊,1980(5)

论曹操诗歌的写实精神昆明师范学报,1981(2)

陶渊明《拟古诗论略》辽宁大学学报,1981(3)

论曹操的游仙诗天津市语文学会1980年年会论文选

曹操在文史上的地位辽宁师范学报,1981(6)

论曹操诗歌的艺术风格辽宁大学学报,1982(4)

略评新校点本《王粲集》(与唐绍忠合作)文学遗产,1982(4)

试论王粲的诗赋创作(与唐绍忠合作)天津社会科学,1982(6)

逯钦立遗著《汉魏六朝文学论集》编后赘记东北师大学报1983(4)

丁炳启《题画诗绝句百首赏析·序》语文出版社,1985年

论唐太宗的文化业绩辽宁大学学报,1985(4)

论唐太宗的诗天津师大学报,1985(5)

试评三十年来出版的三本《陶渊明集》北方论丛,1986(8)

简论孔融的为人及其创作苏州教育学院学刊,1986(3)

建安文学研究述要(与张全生合作)天津师大学报,1988(2)

孔融论《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7楫,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论唐太宗的文北方论丛,1990(1)

梁武帝宫体诗新论(与董志广合作)文学遗产,1990(4)

魏正申《陶渊明探稿·序》辽宁大学学报,1990(4)

两汉魏晋隐逸之风的消长及其意味(与董志广合作)北方论丛,1991(6)

董志广《潘岳集校注·序》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

司马迁与古希腊人的悲剧意识的比较(与董志广合作)齐鲁学刊,1993(2)

豪华落尽见真淳——读李华《陶渊明新论札记》九江师专学报,1993(3)

厚积薄发颇具创见的佳作——评魏正申的《陶渊明集泽注》江西社会科学,1995(1)

陶学一百年《首届中日陶渊明学术讨论会文集》九江师专学报,1988增刊号

学术的传世天津日报,1999(3.15)

“陶学”百年文学遗产,2000(3)

20世纪阮籍研究天津师大学报,2000(6)

功夫在陶外与功夫在陶内——20世纪陶学研究论略九江师专学报,2001增刊号

略评《中国文学史》文学遗产,2001(3)

张连科《王国维与罗振玉·序》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20世纪嵇康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