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台湾文学史
14789800000002

第2章 台湾文学诞生的历史社会背景

台湾正式归入中国版图是在宋朝,属福建省晋江县管辖。赵汝适著《诸蕃志》一书中有:“泉有海岛曰澎湖,隶属晋江县。”赵汝适系宋朝宗室,曾任宋朝“提举泉州市舶使”,相当于海关关长之职。元朝顺帝时设立巡检司,隶属泉州。明朝人陈第,于1603年与明军将领都司沈有容同赴台湾,先击破倭寇,后又击退荷兰殖民者。赶走入侵者之后,他在台湾广泛考察,返回大陆后,著述了《东番记》一书。对台湾的民情、物产、商贸情况作了细致描述。关于沈有容击退荷兰入侵者的战绩,至今澎湖的马公镇仍矗立着纪念碑,上刻:“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碑”。明朝万历年间诗人陈建勋有《谕退红毛夷诗》歌颂此事。诗曰:“艨艟百丈势如山,矫汛扬帆泊海湾。黑齿红毛惊异类,轻裘缕带破愁颜。一尊立解他年衅,寸吞能教即日还。犹恋将军真感泣,无劳飞雁落弓弯。”

关于“台湾”之名的来历,大约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最早称“夷州”、“流求”,明朝时称“东番”。台南有个小地方叫“大员”、“大湾”,用闽南语去读,语音正好是普通话中的“台湾”之音,这就是“台湾”的来历。郑成功消灭荷兰人之后,改热兰遮堡为安平镇,这里就变成了台湾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于是以部分指代全体,“台湾”就成了整个“台湾”岛的称谓了。明朝末年正式起用“台湾”之名。《明史·鸡笼传》写道:“祟祯八年,给事中何楷陈靖海之策云:今欲靖寇氛,非墟其窟不可,其窟维何?台湾是也。台湾在澎湖岛外,距漳、泉止两日夜程,地广而腴……其他,北自鸡笼(基隆),南至浪峤(恒春),可一千余里;东自多罗满,西至王城,可九百余里。水送顺风,自鸡笼、淡水至福州港口,五更可达,”这是官方文书正式叙述台湾的疆域图划。明朝末年,大陆发生大旱灾,许多地方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福建粮荒十分严重,巡抚熊文灿为减轻灾害压力,决定迁移数万人去台湾。明朝天启元年(1621)郑芝龙(郑成功之父)去台湾投靠颜思齐。五年后颜思齐病亡,郑芝龙被推为首领。他将台湾建成自己的根据地,设立佐谋、督造、主饷、监守、先锋等官职,对当地军民实行有组织的管理。在海峡两岸进行大规模的走私活动,趁福建饥荒之年,大力扩展队伍,于是“求食者,争往投之”。他采取“劫富济贫”,来才不拒,去者不追的政策,很快扩展到三万余人的队伍。崇祯元年1628年,郑芝龙归顺明朝,授海上游击,实际上归而不顺,自行其是。在官方的支持下,郑芝龙组织数万移民到台湾进行开发垦植,使台湾人口大增。

明朝末年,台湾处于大批大陆移民开发垦植的初级阶段,生产力低下,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加之明朝政府腐败无能,农民起义不断,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下,没有能力去保卫和管理台湾。于是,日本、荷兰、西班牙几股殖民势力垂涎台湾的鹿皮等贸易,不断对台湾进行侵扰。台湾原住民和大陆新移民对几股外国势力进行了反复地坚决抗击,但弱不敌强,致使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在台湾获得短时期盘据。荷兰人从1624年至1661年,对台湾统治37年。西班牙人从1626年至1642年,对台湾统治16年。不管是荷兰,还是西班牙,他们的势力均未能控制台湾全境,只是海盗分赃式地同时各控制一些商贸较为发达的城市和村镇。

朝廷虽然腐败无能,对外国势力的入侵掠夺自顾不暇,视而不见,但是爱国的民族英雄却不能容忍殖民主义对国土的任意掠夺。从1646年起,台湾就不断传出郑成功要攻打台湾的消息,荷兰殖民者闻讯惶惶不可终日。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2.5万大军乘坐400余艘舰船,从金门岛的料罗湾出发,直取澎湖,22日占领澎湖,人不解甲,兵不歇刃,29日直指台湾。30日黎明通过鹿耳门进入大员湾,势如破竹直逼赤嵌城。郑成功5月1日命令荷兰长官揆一投降。在兵临城下,水断粮绝的困境中,荷兰殖民主义者于5月4日签署了投降书。台湾宣告光复。郑成功光复台湾之后,将热兰遮堡改名为安平镇,将赤嵌地方(今台南市)改名为东都明京。在台湾设立一府两县,设立南路安抚司。北路安抚司和澎湖安抚司,规划基层社区组织,基层设里。将明朝的规章典籍、行政区划制度运用于台湾。

郑成功特别重视文教事业,将一大批反清复明的文人学士延揽重用。郑成功的参军陈永华是个饱学之士,在文教建设上起了重要作用。他建议设孔庙,建立各级学校,起用科举取仕制度。于是,一套自上而下的较为完整的文化教育体制便创立起来,中华文化很快复盖全岛。经济上组织军人拓荒屯垦,对外开展贸易,郑氏政权很快将台湾理得井井有条。文学方面,以沈光文为代表的一批大陆来的文人,积极投入创作,使台湾由无文人到有文人,由无文学到有文学,开启了台湾文学的发展里程。郑成功实现了他的“开国立家”,建立“万世不拔基业”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