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台湾文学史
14789800000031

第31章 古龙与新武侠小说

古龙是台湾文坛极负盛名的武侠小说家。在台湾的通俗文学中,武侠小说是仅次于言情文学的一大类目。早在三四十年代,占据中国武侠文坛的“北派五大家”(即还珠楼主、白羽、郑澄因、王度庐、朱贞木)的部分作品在台湾已颇为流行,这些作家的作品大多继承中国传统武侠创作的写作技法,被称之为旧派武侠小说。50年代至今,台湾当代文坛相继涌出一批武侠小说作家,虽然有些作家仍沿袭旧派武侠小说的创作套路,但更多的是力求摆脱“旧派”的若干束缚,在审美意识与文学观念上都作了某些“改弦更张”的尝试,作品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和文体等方面也都不同程度呈现出新的文学风貌,因此被称之为新派武侠小说。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龙的创作。

古龙本名熊耀华,1936年生于香港,1985年9月去世。祖籍江西赣州。从小因身世飘零,性格孤僻,几度陷人生活困境。从淡江大学文理学院外文系毕业后,就以写小说为生,过着隐居生活。由当初写文艺小说改为写武侠小说后,便一发不可收,在其后的25年间,写了80多部小说,约2000万字,被改编成200多部武侠影视。主要作品有:《孤星传》、《楚留香》、《火匡并萧十一郎》、《流星·蝴蝶·剑》、《陆小凤》、《武林外史》、《绝代双骄)、《圆里弯刀》、《多情剑客无情剑》、《天涯·明月·刀》等。古龙的知名度随着其小说数量的递增和销售之广,超过了众多武侠小说名家。

古龙把自己的小说创作划分为:束缚于传统武侠小说的“闯荡期”;打破传统,赋予新意的“探索期”;风格独特,意境深远的“创新期”三个阶段:显而易见,古龙中后期小说的创造,明显地把握住武侠小说的创作思路,力图开拓全新的主题。作为新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古龙最大的创新就是将强烈的现代意识融入到创作之中。其一,将现代人、情、事融入历史事件的背景中,以感情冲突制造情节高潮和动作。作品中呈现新的伦理准则、道德观念、心理特征。乃至某种偏嗜或忌讳,尤其对于男女爱情的描写,更带有时尚的现代做派。古龙笔下的女性不仅突破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大防,不少人还抛弃从一而终的传统条规,建立了新的贞操观。例如《绝代双骄》中,胡药师与白夫人、又与铁萍姑的三角爱情纠葛,最后以胡药师与铁萍姑的患难爱情的归宿作为终结。另外,古龙对爱情的描写有时还向两极延展,比如,黑蜘蛛对慕容九无条件的爱、沈壁君个性的觉醒,挣脱了传统礼教的樊笼等等。其二,在聚集着古代武林侠士的环境中制造大量的现代侦探推理情节。他笔下的武林高手,不仅多谋善断,而且具有洞察幽微的分析推理能力。如足智多谋的楚留香(《楚留香》)从鉴定海上浮尸入手推理出潜伏在武林的阴谋;精明有致的江小鱼(《绝代双娇》)在对慕容姐妹闺房摆设的精密观察后作出判断,以讹诈讹地让奸诈阴险的江玉郎上当受骗;细心敏捷的沈浪(《武林外史》)从微小的破绽中发现王麟花棺材店的秘密。这类有现代科学数据的分析推理,不仅使作品情节跌宕起伏,而且使之呈现出鲜明的现代品格。其三,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孤绝、深沉感投注到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中去。例如孤独寂寞的萧十一郎(《萧十一郎》)存在主义的影子始终伴随着他,虚伪的围困,过多的伤害,使他觉得这世上没有值得信任的人,终日郁郁寡欢。当然,古龙笔下的萧十一郎与现代存在主义作家塑造的多数人物毕竟不同,在他那似乎冷酷的外表之下,还深藏着一颗炽热的心。萧十一郎的外冷内热的品性正说明其仍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

固然,在古龙小说中具有鲜明的现代品格,但传统的武侠风格仍然存在。描写武功技击的招式和扶弱济危的豪侠精神不乏在他作品中流露。因而,在表现形式上,还保留着中国古典小说的许多特点。首先,按时空顺序结构篇章,强调情节的故事性,追求篇章完整。其次,注意人物外部形象描写。如对萧十一郎等豪侠赋予“野兽般的活力”、“野性的吸引力”的外表,赋予南宫燕、慕容姐妹的花容月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三,短小精悍的语言,洒脱多变,文言词汇的跳跃使用,更能增强小说的时代感。

总之,武侠小说是一种广吸博收、兼容混杂的特殊文体,具备大量文化资料拼凑的特殊的文化价值,古龙与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均有的这种“文化价值”,不同的是,金庸小说中侧重于对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描绘与诠释,而古龙则偏重于对现代社会文化现象的鉴照与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