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寻找教育规律
14792600000038

第38章 《学生学习行为评价表》简析

大兴区亦庄中学 李建平 朱希水

课题名称:中学生课内外学习行为统合研究

课题类别:大兴区规划办重点课题

课题组长:李建平朱希水

研究时段:2002年4月—2004年7月

成果形式:评价表

内容提要:

这一课题的选择,源自不少教师对当前所教学生的课内外学习行为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产生的疑惑与不解:学生课前不知如何预习,课上不知如何听讲,课后不知如何复习,而这些又恰恰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与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这一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教师对学生课内外学习行为的观察、监测与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研究出一套完整的激励学生自我发展的阶梯,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内外学习行为,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对学生课内外学习行为进行观察、评测、矫正,从而逐步使学生改变自己不良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方式,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和强化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良好品质与行为,最终达到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学习行为 统合 研究

课题组成员:张燕清 弥萍 焦艳玲 董银娟 刘洁 徐娜 李红艳 于兰 付春玲 戴玉凤 李雪 刘素梅

一、《学生学习行为评价表》设计思路

1.选择的理由

这一课题的选择,源自不少教师对当前所教学生的课内外学习行为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产生的疑惑与不解。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教师对学生课内外学习行为的观察、监测与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研究出一套完整的激励学生自我发展的阶梯,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内外学习行为,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2.具体做法

在课题研究工作启动之初,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学生课内外学习行为评价表,具体做法是:用“评价表”的形式概括出学生课内外学习行为的各种表现(一份是“学生课上学习行为分类评价表”,包括学生课上的学习态度、表现、效果、收益四个方面;一份是“学生课下学习行为分类评价表”,包括学生课下的预习、复习、作业、收益四个方面,这两份评价表中的各项内容分设A、B、C、D、E五个等级),让学生定期填写实验量表,并进行评价分析,画出自己课内外学习的等级,教师统一收回量表后进行数据统计,通过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促进工作。实验教师对好、中、差三类学生进行个案跟踪调查(有的教师是对全班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学校为每个学生发了反馈日记本,师生通过文本交流,沟通思想,教师对学生的自我评价予以肯定,同时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以此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学生学习行为评价表》的内容

三、《学生学习行为评价表》监测分析

在实验过程初期,通过观察评价表,我们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在学生初次自评中,由于参加课题活动的热情高涨和怀着极大的兴趣,在自评的工作上采取了“严于律己”的态度,我们观察到第一次学生对自己的评测中A等为1人,B、C、D等居多,最后E等是0,说明参加实验学生的自我心理期待值是很高的。教师对学生的第一次评估评价数值更趋于客观,A、B等级的评估远远高于学生,在E等评估上有的也为0人,同时也表现出教师对学生心理期待值也很高。兴趣、情感等因素在第一次实验数据评价上就初露端倪。对比第二次至第六次的学生自评评价图表,我们发现B等人数呈规则的两头高中间低的变化,而随B等的变化,C等数据也相应变化。随着实验进程的深入,课业量的增加,以及参与热情的消退,学生在自评上往往把学业的成绩加诸实验,形成数量的变化。而到实验阶段的中后期,由于复习巩固,学业成绩有所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然,又对自己有了较高的心理评价,加之实验的阶段工作收束,完成一个任务,取得一定的结果的喜悦也充溢学生的身心,从情绪、热情上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而与每次学生对比的教师评价图变化更趋于稳定、客观。

四、使用《学生学习行为评价表》需注意的问题

教师作为实验的实施者与调控者,要有更加成熟及稳定的心理。在实验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也在教师的评估评价中有所体现。观察图表,我们发现在实验前期,教师评定的A等数量与中期、后期数量之比是一个递减的趋势。教师在潜意识里,随实验进程提升了对A等的评估标准,是教师心理期待的一个体现。我们从教师对E等学生的评定上很容易看出教师的心理稳定成熟。从始至终,教师都对参与实验的学生抱以进步的期待。在E等级的评估上始终为0,这也使学生有信心、有热情,参与并完成实验。在整个评估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数值始终是稳定的,客观的。

在实验初期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热情与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实验,同时也要告诫学生要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在实验中期学生的热情与兴趣渐缓之际,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适时调控,使学生在遇到课业难题与思想问题时都能正确对待,认真参与实验。

教师作为个体,既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工作,又要参与科研课研究,负重而行,难免将工作的压力与紧张的情绪带入课题的研究工作中。在对学生的评估上也难免去用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尺去衡量学生在课题实验中的表现。作为教师应积极主动地调节自我的心理状态、情绪,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感染参与实验的学生,以小坡度的变化量去引导学生的进步,不要急于求成。在实验过程的后期,尤其要放低标尺对学生采取鼓励态度,在平缓的小山坡上等待学生们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