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兰州历史文化:文物名胜
14799700000024

第24章 汉长城从永登开始

距离永登县城不远的汪家湾是一个普通的地方,如果不是有汉长城,可能没有多少人会知道这个小地方。

这是一处距离永登县城最近的汉长城遗迹。出了县城沿着国道,一直往县城西北方向走,几分钟后,就到了汪家湾,引大工程渡槽横空而过。汉长城遗址就在公路边上,一条如同草蛇般的土墙,不是有人指点,根本看不出来,那就是汉长城遗址。

爬上引大工程的渡槽,低头看,汉长城和明长城就在脚底下。当年纵横河西的防御工事,如今只剩下了一段段的残垣断壁。

永登县有不少的汉长城遗址。在永登大通镇跌马沟保留着一段汉长城的壕沟,那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壕沟位于跌马沟内一处极其险要的地方,保存得很完整。那里地势险要,山谷相连,公路从两山相连处蜿蜒而出,许多地方仅能通过一辆汽车。汉长城的壕沟在路边的山坡上,大约宽三、四米、深三、四米。

考察过的人们发现汉长城壕沟一般选择在山坡中间,距离地面有十米左右的位置上。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少数民族的骑兵从山上冲下来,速度最快的时候正好被壕沟阻挡,充分发挥了长城的防御作用。

汉代除了把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加以修缮利用外,还新构筑了东起甘肃兰州黄河北岸,西达新疆罗布泊附近的河西长城,以及东起内蒙古化德县,西止于甘肃金塔县的漠南长城。汉长城与秦长城构成守护西汉北部边疆的防御体系。

整个汉长城东起朝鲜北部,西达新疆罗布泊以西的库尔勒,沿途经过辽宁、内蒙古、河北、宁夏、甘肃等地。同时,汉长城在许多要地还加强了防守的力度,如河西走廊的汉长城和漠南汉长城,实质上形成了两道防线守护丝绸之路。

汉长城是中国历史上分布地域最广、跨度最长的长城,有资料显示,所有汉长城加起来,其总长度达1万公里。

兰州境内的汉长城主要集中在永登县。兰州永登是汉长城的起点,古老的防御要塞大体沿着庄浪河川、咸水河川而行,纵贯全县南北,总长度达到70公里左右。长城从咸水河中部(今永登树屏镇下滩村附近)开始,从这里沿河谷向北,经过树屏镇陈家台、观音寺、柴家坪西、大同镇青寺村东、南坪、孙家滩、马家坪沙沟、柳乡村荒滩、史家湾、暗门、复兴雷家坪、教场沙沟、黄徐沟口、武胜驿镇最后进入天祝县境内。

河西走廊和其他一些地方原来没有长城,只因为有了需要才修筑了长城。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遣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在河西反击匈奴。之后不久,西汉政府就开始修筑长城了。《汉书·西域传》记载“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今永登附近)以西”;《汉书·张骞传》说:“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臣瓒对这段记载注释说:“令居,县名,属金城,筑塞西至酒泉也。”专家们认为这些记载,明确指出了永登境内汉长城的修筑年代——元鼎六年(前111年)。

长城历代叫法各异,秦叫长城,汉叫塞垣(居延泽边的长城,汉书上又叫遮虏障),明代叫边墙。不管人们对它如何称呼,实质上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军事防御体系。

汉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因大小和用途不同,分为城、鄣、塞、亭、燧、烽、堠等名称。大者曰城,其次曰鄣、曰塞、曰亭、曰燧,最小曰烽、曰堠。城、堡、鄣、堠、燧是长城防御工程系统中与长城相联系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其位置作用各有不同,有些距离长城比较远,有些则是与长城相关联的。一般来讲,城距离长城并不太远,主要作用是供兵卒居住,战时用来守护长城。许多时候人们所说的“城”,不是州、郡、县城,而是与长城关联的防御性建筑。这种城的面积不大,城与城之间相距数十里不等。而“鄣”,则是一种小城,一些古代文献上说是山中小城。

有了长城就会有人驻守,自然也就有了防御体系,制定一整套的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汉长城的管理体系是怎样的呢?

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出土了大量的汉简。其中比较多的有居延汉简、居延新简、敦煌汉简等,这些汉简基本上都是在汉长城沿线遗址中出土的。尤其是居延汉简、居延新简就是从金塔等地的汉长城烽燧附近被人们所发现的。大量汉简的出土,给我们揭开了汉长城的管理秘密。人们综合分析后认为,汉代的长城报警系统是分区管理的,也就是根据不同军事防区的特点,制定各个防区的规章制度。居延汉简中的《塞上烽火品约》简册中规定:发现匈奴人入侵,白天“举二烽,坞上表一,燔一积薪”;晚上则“燔一积薪,举堠离合苣火,并要求毋绝至明。”还规定当“奴人入塞,天大风,风及降雨不具烽火者,丞传檄告,人走马驰。”所谓“品约”,就是规则。“烽火品约”是由都尉府制定并发布的防御条令。如果遇敌人来犯,长城沿线的防守人员就要报警。按照要求夜里点的火叫烽,白天烧的烟叫燧。人们先后发现了好几种“品约”,其中《塞上烽火品约》是居延都尉府发布的,只约束其下属的三塞(甲渠、殄北和三十井塞),而从地湾、肩水金关发现的《塞上烽火品约》是由肩水都尉府发布的,约束所辖的肩水、广地、南部三塞。而敦煌所发现的《烽火品约》简是分别由中部都尉府和玉门都尉府发布的。

这些品约证明,汉长城沿线采用的是分区划片军事管理制度。长城管理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对敌人入侵信号的管理。当时在长城沿线驻防的部队,将敌情根据不同的目的和数量划分为五个级别:敌人在10人以下者称为一品,情况不十分紧急;敌人10人以上500人以下者称为二品,情况稍急;敌人有千人以上且入塞者称为三品,情况更为紧急;敌人千人以上而且攻打亭、鄣者称为四品、五品,情况最为紧急。

不同级别的敌情,有不同的烽火举报信号。长城沿线修筑的大量烽燧会将敌人入侵的消息不停地传下去。史书中说:“烽火台,每隔五里、十里一座,设戍卒望。”夜间遇有敌情,烽火台上的士兵就把扎成一把把的柴草点燃,用辘轳升到三、五丈的高杆上,远在二三十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另一个烽火台看到后,马上点燃自己的烽火,向下一个烽火台报警。这种报警办法可以日传千里,从敦煌到长安四千多里,约两三天就可以到达,这在古代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直到清朝末年这些办法仍在使用。可以这样说,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居民使用的消息树,就是古代烽火台的一种变化。为了统一指挥全国的战斗,西汉政府在陕西淳化县甘泉宫修建了最高军事指挥部,专门负责接收处理各地传来的烽燧信息。

大量的戍边部队,在长城沿线留下了他们活动的遗迹。永登境内的汉长城沿线,至今还有大量的汉代墓葬遗址,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城关满城汉墓群、凤凰山汉墓群、中堡镇汪家湾汉墓群、将军山汉墓群等。这些长城沿线的汉墓出土了铜器皿、铜镜、弩机、五铢钱币、灰陶器残片等遗物,给我们展示了汉代军人的生活场景。

尽管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汉长城的雄魂永存。历经了两千年的岁月,汉长城如今只剩下了残垣断壁,但它所象征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