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兰州历史文化:文物名胜
14799700000050

第50章 明代铜锅与其他文物

兰州市博物馆展厅内有一口大铜锅,这口锅的直径达1.47米,高1.2米,这是一件代表明代兰州地区铸造技术水准的铜器,也是兰州市馆藏体量最大的青铜器。

前几年,人们进行文物定级时,这口铜锅被定为一级文物。人们也许想不到,这是一个从废品收购站淘来的珍宝。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天,博物馆工作人员突然接到红山根废品收购站的电话,说他们收购来了一批古钱币,希望博物馆的专家能够过去看一看,博物馆的专家们随即赶到了收购站。

在收购站,专家们看到了几麻袋铜钱,还有其他的一些小型铜器,这些铜钱和铜器的价值并不高。专家们就在收购站院里四处转悠,无意中看到了废品堆中的这口铜锅有点不寻常。它不仅体形较大,而且纹饰似乎不属于汉族地区流行的八宝图案。于是专家们以废铜的价格,用1000多元钱将这些铜器和钱币全部收购。

这是一件劫后余生的宝贝,锅边上有一个陷进去的大坑,这是在废品收购站保存不善留下的。当初,大锅被送到收购站时,收购站的人试图将它砸烂后融化成铜,谁知铜锅非常结实,难以砸碎,才得以幸免。

铜锅被拉回博物馆后,专家们仔细地对青铜锅进行了研究,发现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文物。根据铜锅上的纹样和质地初步判断这是明代的铜锅。因为青铜器的纹饰和建于明代的白衣寺塔纹饰基本一致;从铜的质地上来说,清朝使用的铜,大部分是黄铜,很少使用青铜。专家们判断这是一件明代藏传佛教寺院使用的铜锅,经鉴定为一级文物。其价值远远超过当时按照废铜收回的价格。

其实,兰州市博物馆还保存着不少的明代文物。1987年兰州市博物馆院内的白衣寺塔维修,在塔刹内发现了诸多文物珍品。其中有一件书画墨迹的香包,长约7.5厘米,宽约4.5厘米,凸型部分长约3.5厘米,宽约4厘米,香包两面有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的书画题字。这是一件制作非常精美的文物,人们推测可能是明肃王赠给王妃的信物,是非常难得的珍品,属国家一级文物。

1958年和1972年人们先后在西果园、上西园等地发掘了几座明代墓葬,出土了不少的珍贵文物。其中有彭泽家族墓地,还有些墓葬与肃王有关。“彭泽,字济物,兰州人。幼学于外祖段坚,有志节,会试二场完后,闻母病,归,母病亦已。”后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刑部郎中。曾担任兵部尚书,死后葬在上西园。

这些墓葬中出土的文物制作非常精美,能够代表明代的工艺水准。其中有一件是明代流行的葫芦形耳环,它是用两颗大小不等的玉珠穿挂于一根粗约0.3厘米、弯曲成钩状的金丝上,小玉珠在上,大玉珠在下,似葫芦形,其上有金片圆盖,其下再挂一颗金属饰珠。还有一件明代的垒丝金凤钗,凤作举首振翅翘尾姿势,极为生动。还有一件明二龙戏珠金簪,全体镂空成云形,中间镶嵌红、绿宝石,顶端自云中升出一回顾之龙头,与簪身一条小龙相向戏珠,龙颈龙背均镶嵌宝石。这可能出土于肃王墓。